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2|回复: 1

页岩气开发提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 0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壳牌中国公司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该公司中国首个页岩气项目已获中国政府批准。同时,国家能源局石油和天然气司副司长杨雷称,页岩气产业政策的相关细则已经成文,即将发布。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页岩气开发将全面启动并加快开发进程,国内管材类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外商助推页岩气开发

  2012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2015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页岩气勘察开采方面施工钻井80余口,其中水平井20余口,去年的产量不过0.5亿立方米。显然,按照这样的进度,《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难以实现。

  不过,记者注意到,最近国家在页岩气政策上有所转变,就是鼓励外国公司开发中国页岩气。新近批准中国石油与壳牌签署中国首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是标志之一。

  据了解,受政策鼓励,壳牌将加大对华页岩气投资,法国第一大石油公司道达尔、雪佛龙集团、BP中国公司也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中国页岩气开发。这些国际巨头已拥有美国等地30来年的页岩气开发经验,它们的加入将加快中国页岩气开发的进程。

  高端管材需求大增

  页岩气开发的提速,除使石油设备制造商进入长期的高景气周期外,相关油井管和输气管制造商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钢铁行业协会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油井管的年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随着页岩气开发的提速,预计未来油井管的需求每年增长30%以上。其中,高端油井管的增长更快。

  同时,根据“十二五”规划,2015年末全国油气输送管总长度将达约15万公里,以全长9035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消耗440万吨钢管来测算,则“十二五”油气管需求量近3500万吨。

  页岩气井的地质条件要比常规油井复杂得多。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工程技术人员何宇介绍,页岩气井钻探的深度往往要达到3000~5000米,甚至7000米,如川东北地区的高酸性油气田,油气资源中含有很高的硫化氢,又含有二氧化碳等腐蚀性气体,需要使用镍基合金油井管。

  据中国钢协专家介绍,镍基合金油井管有多个型号,含镍量从8%~20%不等,有的还需要加钼、加钨、加碳,国内这类管材的售价也从10多万元/吨至20多万元/吨不等,进口的则要达到100万元/吨。目前,500万吨/年油井管需求中,镍基合金油井管等高端管材占10%左右,因此,尽管国内油井管总体上供大于求,但高端管材需求旺盛,并呈快速增长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5 11: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页岩气大比拼
中国能源报 2013-3-21 10:04:47

美国“页岩气革命”撼动了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格局,其开发速度之大、产量增长之快使美国“能源独立”指日可待,这让页岩气储量丰富的中国也看到了希望。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达165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将升至32%。消费量、进口量的增长无一不成为页岩气开发的动力。
  在受到各界关注的同时,页岩气开发也不免被过热炒作。近日参加两会的中石油、中石化老总相继对国内的页岩气开发“泼冷水”,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认为“页岩气商业化开采至少还需10年”。
  中国页岩气现状究竟如何,各界说法不一。为此,《中国能源报》编辑“中美页岩气大比拼”,将中美页岩气进行对比分析,内容涉及中美页岩气储量、分布、勘探技术、政策法规等,供关注国内页岩气开发的相关企业和专业人士参考。
  
  储量
  中国:2011年4月,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中国页岩气储量约为100万亿立方米,其中可开采资源量为36万亿立方米,位居全球第一,这是关于中国页岩气储量数据的首次公开发布。
  2012年3月1日,国土资源部对外宣布,经初步普查,我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地区)。
  美国: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2年度能源展望》显示,美国页岩气技术可采储量为13.6万亿立方米。
  点评:储量居全球前茅 经济价值巨大
  据美国能源部情报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计,中国的页岩气储量超过其它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技术上可开采的页岩气要比全球任何国家都多,按当前的消耗水平,这些储量足够中国使用300多年。
  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另一方面,生产周期长也是页岩气的显著特点。页岩气田开采寿命一般可达30?50年,甚至更长。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沃思堡盆地Barnett页岩气田开采寿命可达80?100年。开采寿命长,就意味着可开发利用的价值大,这也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
  尽管中国也希望能像美国那样迎来页岩气革命,减轻对石油、煤炭的依赖,但目前为止,中国几乎还没有商业化的产出,2015年产能达65亿立方米的目标看来也遥不可及。为此中国还是需要研制自己的技术,虽然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广阔,但商业开发还需要时间。
  分布
  中国:中国的页岩气大部分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
  美国:页岩气分布北美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侏罗系、泥盆系,密西西比系富集多种成因、多种成熟度页岩气资源。
  点评:中国分布广而散 埋地深且水源少
  中国的页岩气储层分布广泛,主要有海相和陆相两种类型,页岩气资源的主体是海相,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而陆相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江汉、吐哈、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及其周缘。
  中国大多数页岩资源都比美国的页岩资源埋地更深,而且分布更散,这使得中国很难采用美国的勘探技术。包括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内的大型石油公司们正在一些最具开采前景的贮藏点进行勘探,但进展缓慢。
  到2012年5月为止,国内已钻井60余口,其中大部分都处于四川盆地之内。截至2012年11月,中石油在最具开采价值地区的产量只略高于1,100万立方米。2011年,美国页岩气的产量上升到了2,400亿立方米,约占美国油气产量的3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页岩贮藏点缺少水力压裂需要的水资源,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美国,开钻一口页岩气井需要三到四亿升的水。而分析人士指出,根据地理特性的不同,在中国将需要四到五亿升的水。
  技术
  中国:3月12日,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对外宣布,中石油自主攻关初步形成成套页岩气开采技术,已在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投入使用。
  美国:已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页岩气井的产量并降低成本。
  点评:开发技术依然面临风险
  中国页岩气藏的储层与美国相比有所差异,如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甚于美国。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此前表示,美国的页岩气开采条件大大优于中国,大部分在平原,分布稳定、埋藏浅,3000米已经比较深。中国则大都分布在西南部山区,3000米属于浅层,一般是4000?6000米。
  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我们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了难度。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技术和多层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及最新的同步压裂技术,这些技术正不断提高着页岩气井的产量。正是这些先进技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快速发展。如果能引进这些先进技术,将为中国页岩气开发助一臂之力。
  而正是由于国内技术不够成熟,在一轮、二轮页岩气招标中竞标胜出的公司将不得不购买他们缺少的专业技术,向外国专业公司,如斯伦贝谢等提供利润丰厚的合同,以获得开采页岩气所需的“水力压裂技术”。这种方法是将岩石层压裂,从而释放出其中的天然气,该方法压低了天然气价格,为美国和一些国家的能源市场带来了革命性巨变。
  在基础设施方面,傅成玉表示,美国的基础设施完善,管网是成系统的,打井后,接1到2公里就是管网了,虽然每天的产量低,但还是可以赚钱。而我们的管网不发达,基础设施投入成本比美国要高出很多,比如,在打井成本上,在山区,我国平均钻出一口井要7000万元人民币。需要每天产出4万立方米产量来支撑,目前很少有井能够实现。  
  傅成玉表示,一些企业认为,既然美国有现成的技术,我们就可以直接借用美国的技术来开采国内的页岩气。但殊不知,技术是有局限性的,美国技术针对3000米左右的,并不适合中国市场。中国还是需要研制自己的技术,虽然我国的页岩气资源前景广阔,但商业开发还需要时间。
  开采历史
  中国:起步阶段。到2012年5月为止,已钻井60余口,其中大部分都处于四川盆地之内。但到11月时,中国石油在最具开采价值地区的产量只略高于1,100万立方米。
  美国:美国页岩气开发有80多年的历史,参与的石油企业从2005年的23家发展到2007年的64家。2000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为122亿立方米,2011年,美国页岩气的产量上升到了2,400亿立方米,约占美国油气产量的30%。
  点评:十年内都将处于起步阶段
  美国页岩气产量2006年只有280亿立方米,2010年是1360亿立方米,预期到2035年产量3580亿立方米,将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9%,成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气资源。
  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历程,从Barnett页岩开采看,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以前??直井大型水力压裂;第二阶段:1997~2002年??直井大型清水压裂为主;第三阶段:2002~2007年??水平井压裂技术开始试验;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水平井套管完井及分段压裂技术,逐渐成为主体技术模式。
  相比之下,中国页岩气还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2 年4 月,我国共确定33 个页岩气有利区,页岩气完井58 口,其中水平井15 口。随着页岩气勘探权逐步向民间开放,未来十年页岩气开发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到2015 年末,仅页岩气开采阶段设备需求超过150亿元,至2020 年末相关设备需求则超过1000 亿元。
  傅成玉表示,国内页岩气开采技术在深设备上还存在一定制约,从目前开始的十年,中国页岩气开采都将处于起步阶段。
  政策支持
  中国: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的通知》,2012年至2015年的补贴标准为0.4元/立方米。
  美国:美国政府在《能源意外获利法》中规定非常规能源开发税收补贴政策,并专门设立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基金。
  点评:发展迅速离不开政策支持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替代能源发展的税收激励或补贴政策,这些政策法规包括:1980年的《能源意外获利法》出台替代能源生产的“税收津贴”条款,对1979~1993年钻探的非常规油气,包括2003年之前生产和销售的页岩气和致密气实施税收减免,对油气行业实施5种税收优惠;1990年的《税收分配综合协调法案》和1992年的《能源税收法案》扩大了非常规能源的补贴范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1992年取消了管道公司对天然气购销市场的控制,规定管道公司只能从事输送服务,这使得非常规天然气的供应成本大幅度降低;1997年的《纳税人减负法案》延续了替代能源的税收补贴政策;2004年的《美国能源法案》规定10年内政府每年投资4500万美元用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研发等;2005年美国《能源政策法案》将水力压裂从《安全饮用水法》中免除,解除了环境保护局对这一过程的监管权力,从而让水力压裂技术很快应用起来。从2005年起,美国政府加大了开发难采天然气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大降低了天然气开采税;为激发土地所有者与开采公司签署土地租赁合同的积极性,政府给土地所有者增加了25%的强制提成;并且鼓励天然气企业积极开展水平井钻探和多级地层水力压裂工序等技术创新。在这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的推动下,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果。
  可以说,美国政府对页岩气开发的重视为页岩气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对页岩气这个新生事物而言,有利的政策支持无疑会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刺激页岩气的发展。
  专家表示,美国页岩气发展速度之快,离不开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先进的开发技术,而这也是我国目前所不具备的。
  
  观点集纳
  “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了57%,具体到湖南,更是缺油少气。初步估算湖南储量就页岩气资源潜力达9.2万亿立方米,这将是我们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摆脱能源资源缺乏的最大机遇。建议国家统一组织技术攻关,自主研究与对外合作、技术引进并行,尽快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以及装备自主生产制造的技术储备和突破。同时,国家在产业政策上要给予大力支持,鼓励企业参与页岩气开发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潘桂妹
  “环境问题一直是发达国家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短板,如美国在开发初期,环保立法落后于技术创新,以致近年来环境问题集中显现,延缓了开发步伐。为了避免页岩气开发重蹈稀土开发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破坏的覆辙,建议尽快出台配套产业政策,制定相应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科技攻关,探索建立环保监管示范区,为大规模开发页岩气积累经验、储备技术,并且慎重选择和引进国外技术。”
  ??环保部副部长 吴晓青
  “目前四川只是打了几口试验性的页岩气井,大规模开发还有待时日。虽然我省页岩气资源丰富,但是大规模开发还需要时间,目前还在试验阶段。现在页岩气开发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水和设备。页岩气的开采需要大量的水,但水用过后会有污染,在工艺上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而设备目前主要依靠进口。”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 唐利民
  在争先恐后挤进页岩气行业的新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开采页岩气方面经验不足。这一现实情况,使得中国的页岩气开采在获得天然气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中标者将不得不购买他们所没有的技术,和诸如斯伦贝谢及哈里伯顿之类的国外专业公司签订会让对方赚取大量利润的合同。中国页岩气大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 李毅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23 17:34 , Processed in 0.0205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