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成为天然气发展项目 9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于2007年8月30日正式颁布实施。
国家发改委出台《天然气利用政策》的目的是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家发改委认为《天然气利用政策》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天然气利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天然气利用政策》在天然气利用领域的主要规定有如下几条:
天然气利用坚持全国一盘棋,由国家统筹规划,考虑天然气产地的合理需求;坚持区别对待,明确顺序,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天然气利用领域归纳为四大类,即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根据不同用户用气的特点,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城市燃气列为优先类,禁止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禁止在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区建设基荷燃气发电站;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LNG项目。
对已建用气项目,维持供气现状,特别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化肥项目,要确保长期稳定供应。天然气供应严重短缺而又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煤代气项目改造。对在建或己核准的用气项目,若供需双方已签署长期供用气合同,按合同执行。新上用气项目一律严格按该政策执行。天然气产地也应严格遵循产业政策。
评论:
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调控侧重需求侧管理
受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相比于替代能源如原油、油品、煤、电等,按照相对热效率实现等热制等价格)以及天然气利用基础设施(天然气长输管线、城市天然气管网)的日益完善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国内天然气需求急剧增加,而供应受产能制约增长相对有限,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供应侧短期受资源及产能的制约,调控的空间不大,因此对天然气供需关系的调控侧重于需求侧。
价格杠杆是最有效的调节手段,国内天然气价格上调是趋势
《天然气利用政策》偏重于用行政性的审批手段来控制天然气需求的过快增长。目前国内天然气需求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而言价格过低,这也是国内天然气化工和天然气发电项目纷纷上马的主要原因。
调控天然气供需关系既要重视需求侧也要重视供应侧,应确保天然气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具有商业可行性。目前以及将来国内天然气的来源有三个:一是自产天然气;二是东南沿海进口的LNG;三是即将从中亚和俄罗斯通过长输管道进口的天然气。调整国内天然气价格以保障进口天然气这种商业行为有利可图是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的一个方法。
目前,我国西气东输出厂基准价的定价机制是每年调整一次,调整系数根据原油、LPG、煤炭价格的5年移 动平均变化情况,按40%、20%、40%加权平均确定,相邻年度的调整系数小于等于8%。其中,原油价格根据普氏报价WTI、Brent、Minas算术平均离岸价确定;LPG为新加坡离岸价;煤炭价格为秦皇岛车站山西优混煤、大同优混煤、开滦优混煤的简单平均价。但这种定价机制一旦遇到较高CPI就得不到执行。这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实施有共同之处。但国内天然气价格的长期趋势是上涨,这一点没有疑义。
从国内天然气历史分类价格来看,化肥用气价格最低,工业用气和工业燃料用气价格其次,城市民用气价格最高。从天然气最终用户的支付能力来看,城市燃气用户的支付能力最强,天然气化工支付能力最弱,《天然气利用政策》优先发展城市燃气,禁止发展天然气化工项目将有利于天然气平均销售价格的提高,另外,天然气不同用户价格的比价关系是否会有所变动,拭目以待。
各行业影响不一,天然气化工行业负面影响最大
城市燃气属于天然气利用优先发展的行业,原因是天然气属于优质、清洁环保型能源,从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的角度来看最适于用作燃料;天然气化工属于天然气利用禁止类行业,原因主要是天然气化工(如用天然气制甲醇、二甲醚、GTL)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对于大型煤炭基地附近用作基荷电厂的天然气发电项目《政策》明文禁止,对用作调峰电厂的天然气发电项目未做特别规定;对天然气制化肥项目《政策》规定要保证长期稳定供气;另外《政策》还禁止LNG项目。
《政策》实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天然气生产企业,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海石油有利。即使发改委不上调国内天然气价格,但用气结构的改变将带来天然气平均销售价格的上涨。但同时用气结构的改变也将带来天然气生产企业生产调度的困难增加,原因主要是用气的波峰和波谷的差额将拉大。
《政策》的实施对天然碱博源联合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甲醇二期项目现有业务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进一步的能力扩展;广汇股份的LNG项目一期不受影响,但二期的扩产计划将受到影响。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企业如川化股份、云天化、泸天化、沧州大化、建峰化工等,其未来承受的压力将主要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上调所带来的成本增加的压力。 (国信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