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广告风

学习之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aou2008 发表于 2012-1-16 17:23:54 :
有时候感觉道理很简单,但在投资过程中自己遭遇时,情绪的自我很可能战胜理性的自我,感觉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难以执行,最折磨的莫过于此

laou之所言,正是我们学习投资,或者任何事中碰到的问题。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转化成“本来如此”,也只是在“见”的阶段。这还处于学习的非常初级的阶段。

(这个初级阶段以前,还有一个树立这个“道理”的阶段,古人所说“于见宗未得印证,则虽修亦无保任之境,故以印证见宗为首要”,这个“见宗”就是根本所指,是最大的指导原则,最高的理念,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这个根本之理念,是统领一切的。论语中说,群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见宗正了,方法自己会有的,不懂的也知道从哪里学。因地不正,果遭迂曲。见宗不正,后面一切都是白搭。)

道理树立起来以后,就要把这个道理转化为“自方承许”。这个道理开始是别人的,可以叫作“他方承许”,是一种他境界,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知道这点,就开始把这个道理一步步地转成自境界,用“认识和实践的逻旋式上升关系”,在实践中明这个理,用这个理再在实践中试。理和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磨。磨到最后,差不多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知就是行,知就是知。知行合一了,理事一如了,有为无为一如了,这个时候,差不多了。

到了“一如”的境界,算是悟了吧。但并不通彻。一般学人,到了这个境界,可以为人师。否则是“一个瞎子牵了一群瞎子往火坑里跳”。自己理数都不清楚,还要给别人指东道西。拿一些片面的,零碎的,感悟的,概念的,甚至是别人的东西当作真理。这个要认识清楚。时刻明白自己处在哪个位置。

上面这个简单的学习之过程,不知能否回答laou所提之问。大家学习投资,要谦虚,合乎中庸之道。能够搁置别人的说法,只明自己的理,只往自己内心看,不必争,亦不必固执一个死理。理是因事而发的,事没了,理也就消失了。事一出现,不管有没有人总结提炼,这些理都在了。上古以前,还有甚投资之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初级阶段以前,还有一个树立这个“道理”的阶段,古人所说“于见宗未得印证,则虽修亦无保任之境,故以印证见宗为首要”,这个“见宗”就是根本所指,是最大的指导原则,最高的理念,是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这个根本之理念,是统领一切的。论语中说,群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见宗正了,方法自己会有的,不懂的也知道从哪里学。因地不正,果遭迂曲。见宗不正,后面一切都是白搭。)

有道是“志同道合”,亦有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大家讨论问题,一开口,即知道对方是那个“道”上的,是“价值派,还是投机派,亦或者骑墙派”。这也是不得已而作这样的区别,其实是没有高下强弱好恶之分的。就象筷之与勺,功能作用不同而已。“见宗”一致之人,可以同语谈道论法。不一致的话,合掌令欢喜。根本之道如果不同,对于异于自己的宗见,我们没有理由指三说四。先不要说在别人的见宗上,我们不可能达到自境界,即其理数,亦未必清楚。

明白这一点,于学习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但这些,仍然只是打了一个稳固的地基。基础很重要。见宗很重要,除了自己学习经结归纳演绎之外,简接经验或者真理亦很重要,这涉及到学习的方法和效率方面的问题。我没有作过深入研究,就不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09: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灶下添一把火,池中破一道梁。

学而致用,就象一个池塘里的水,由于一道道的隔梁,所以互相不通。这样,水就彼此不能联系起来,所学终归于一些概念语汇而已,得不到学问之真谛,指导不了事用。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打掉这些隔梁,让水互相流通起来,达到融会通变,学而致用的目的。这样智慧就现前了。知识间的联系,并不是靠自己下意识的用想象力而强迫得来,而是一种自然的互相联系,自然的通融,自然的显现。于世法上讲,这是学习之最重要的目的。

这样看学习,就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但肯勤添灶下火,何须过滤釜中冰。于所学,只是积累。有道是“为学日益”,日日实践,日日明理,日益积累,积滴水而成河海,时间长了,池塘的水就满了。水满了,就互相联系起来了,就互相通起来了,知识间自己就联系起来了,智慧自然就现前了。这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第二:打破隔梁水自通。要使池塘的水互流通融,亦可先打掉隔梁,如此池水自然流通。所以,有人从此入手,学习进步即很快。(此法即是所谓之哲学,先明大理,以知小义,以世界观来统一所学,亦即所谓万法归一。)其要即在“除见”,没有固执的一个见解在里面。这颗心就象镜子,无论事理,照而不染,明明白白,而不作结论,无有见解。知道事物是如何,却不下结论。见犹是见,见不能及。无见之见,是名真见。如此池塘之水,亦可流通。

上面的第二点“打破隔梁水自通”是根本。为什么,因为其从根本上除掉了知识间,或者事物间,理论间之矛盾对立,使其统一。

如果第二点可以比作“根本智”的话,上面的第一点即可认为是“后得智”。后得智要靠后天的学习,也很重要。根本和后天,二者相辅相成,但以根本为体,后天为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的文采我真是佩服之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2 17: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已远,一些简单的常识,都经常被大家视而不见,而去追求眼花缭乱的数字游戏。人的本性喜欢复杂,本末倒置是人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大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

广告风兄 用心良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xds5188 发表于 2011-8-12 21:15:24 :

佛走的是形象思维,是潜意识,是人意识最深的那一层,那里没有逻辑,没有数学,没有分别,无形无相,恍恍惚惚,似有似无,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前五识,我们平常眼观色,耳闻声,舌偿味,鼻嗅香,身感触,是靠这前五个识,这些心理学都有研究。再深一些,研究到第六识,也就是意识。你所言第六识的深层,起了个名字叫潜意识。这个领域弗罗伊德有研究。但仍未脱出意识这个圈子。

xds5188 兄所言,潜意识里面的那个恍恍惚惚。我说一下供参考。一个人,如果只往外追求的话,比如贪心,嗔恨,追求身体的享受,物质的享受,权利享受等等,那么这个人,就不太可能静下来,体会一下自己的这个识,体验到自己这颗心。自然不会明白,自己这些所谓的享受,是那里发出来的。那么就有人,开始“反求诸己”,来认识到底什么是自己,认识外面的这些境和自己到底什么关系,这些境又是那里来的。这些搞清楚了,宇宙的本源问题自然也就有了答案。这些人,即成为哲学家,宗教家。但哲学的研究,目前也只是到意识这个地方,就卡住了,没有推进。我泛读过西方哲学史,还有一本叫心的分析(罗素)。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这些大哲学家和大心理学习的研究,非常复杂,但并未脱出意识这个领域。

在宗教这个领域,是非常注重实证的。也就是说,佛陀或者中国的老子,孔子,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的话,他是不会有这个言论的。佛陀比孔子早几十年。这就是我们说的圣言量。佛经是圣言量,道德经也是圣言量。孔子的《易经系辞》也是圣言量。这些圣言量,修行的人学习之后,就开始体会,按照他们的方法走,然后对照这些圣人的话,到了那个阶段,会是什么,再是什么。他一步一步走过来。发现是对的。确实是圣言所宣。这样,这些真理,就被一代代的印下来了。所以,我们国家,是有大儒大道也有大佛的。这是一定的。

宗教里面有一句话,“信为道源功德母”。这句话亦是普世之智慧。比如大家搞投资,看券商的报告,只研究到两三年内的业绩,乘个市赢完事。真正的价值投资的人会觉得报告不得要领。只在伤口处敷药,不在筋骨上动刀。究实了,是一个“信”的问题。一个信根扎得很深的人,价值投资已经成为一种现量,自方承许,本来如此。这样的人,他的思维方式,一定是究其实质的。这是要中之要。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方法则因人而异。大家谈选择基金经理。即此一点,高下立判。信根不稳的人,他的投资一定是东摇西摆的,没有主见,随风而动,有小才能,无大智慧。

基于圣方量,另外还有两个识,心理学领域并未认识。第七叫末那识(或者传送识),第八是藏识。xds5188 兄所言,学人“反求诸己”后,尚能认识到这个第六识。再往深的地方探,是一些微细的杂念妄想,很难识别。学人就以为到此为止,有人即取认这个恍恍惚惚认作本来。大错特错。《坛经》上讲,“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意识”和这个“传送识”(这个传送识,前六识所摄通过他传到第八藏诸起来,以便后面碰到事情,使我们能够象调硬盘中的数据一样应境而用,本来没他什么事,但他在此过程中,以为这一切都是我之所能,执着了一个“我”),是我们学习的入手处,是因,是种子。把这个意识转了,也就是归到一,究竟处连这个一也都给它转成妙观察智。同时,这个“传送识”(佛经的专门名辞叫末那识)也转成平等性智。这两个一转成功,这个人就没有贡高我慢了,所谓群山万紫千红花,佛陀八万四千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同时,自己的杂念妄想转成妙观察智,不为外境所牵的一种观察。这个时候,人的“见惑”才算是破了,才会不为邪见所迷,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为什么说是普世的智慧。因为他是本来如此的。现量的。没什么道理可言的。圣言量。但仍是指非月。真正的月亮。正如xds5188 兄上面所言。是要下真功夫的。

所以,学习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转”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一个是把妄想杂念这些杂乱的意识,用“正见”给他转过来,二是一定要谦虚,把那个“我执”给他转成平等性智。如果没有转过来的朋友,我不主张为人师。佛家有句话有人说是自欺欺人,我引用一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不要求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我们只看自己这颗心,是不是夹杂情执,是不是还有“自以为是”的骄气在,这些不好的东西,我们给他除掉,给它转过来。这样,定力日增,而后静,后安,后虑,终必能得。

密宗大手印“以印证见宗为首要”,后面如果有机会我谈谈“见”的重要性。上面的文字,研究挑选基金经理的朋友,也可以参考一下。

本来回xds5188兄 关于意识的一段话。写了这么多文字。有兴趣的话,可以挑着看。

[此帖子已被 广告风 在 2011-8-16 10:46:1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17: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从佛来说我是门外汉,因为没有得到,说什么都是错的,顶多是从文字上认识点概念性的东西。从投资上我也仅是从理论上认识到一些投资的概念,假设一个投资人没有商业经验,不在所投资的企业里,不去企业调研,仅凭自己的感觉认识,我看是悬的厉害,就是问问某些网络里高手张三或者李四大多数的结果也是盲人问瞎子,没有意义,在对企业的认识上仅凭几页报告是绝对不够的,要想真知须躬行说的一点也没错。

再有我发现对企业的认识是个性非常强的东西,每个人认识角度不同,对于企业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才出现对企业不同的意见。而且人的投资观念不同,也无法统一,即便是别人说的好企业,自己没有觉到,最后还是什么也得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23: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bole 发表于 2011-8-11 21:08:33 :

我小时候很喜欢看日本的一些动画,现在还偶尔看看,喜欢不是因为单纯的好看,而是因为能够感受到其中人物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次倒下后再站起来的精神,每当看到这些我都热血沸腾,哈哈!


热血系机器人动画:真盖塔,勇者王,超极机器人大战OG,OG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xds5188所言极是。“假设一个投资人没有商业经验,不在所投资的企业里,不去企业调研,仅凭自己的感觉认识,我看是悬的厉害...,在对企业的认识上仅凭几页报告是绝对不够的,要想真知须躬行...”。

您的贴子,我经常拜读。写得非常好。对于投资的理解非常深。我要向您学习。我想,这与您的阅历,有一定的关系。我始终以为,阅历之于智慧,是有一个函数的关系。四十以上的人,他的妄想,或者对于生活以及事业抱有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急躁的性格,少了很多。他们遇事沉着,不抱怨,接受发生的一切,谦逊,坚定,不放弃等等,这些其实正是我们的根本智所本来具足的。

树欲茂而根先壮,鸟欲飞而翅先强。人欲智则必安其心。我写文字,无非是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引起重视,让我们这个根本智慧,显现出来,帮助我们完成事业。当然,根本智显现了,还需要后天具体技能的学习,这叫“后得智”。您讲到的,是属于这此领域。这恰如您上面所讲到的,不历苦寒,不闻梅香。另外,根本智和后得智,并不矛盾。没有先后之分。

我们学人,当净自心。没有一个固执的“见”在里面。心如虚空,包容万物。这样,对待出现的问题,自会有一种超然的、高级形态的、不是被自己的意识框住的分别,这种分别,有人叫真理,有人叫无为,也有人叫本质,实相。等等。

但除其“情”,不除其“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2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苦才有甜,才有乐趣,经受过苦难磨练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这样的生活也才更有意义。

我喜欢长跑,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我认为这既是对身心的锻炼,也是对意志力的一种磨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3-28 22:12 , Processed in 0.02189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