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3|回复: 3

乙醇刹车 甲醇翻身 替代能源引爆比较优势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乙醇刹车 甲醇翻身 替代能源引爆比较优势之争

针对2006年以来部分地区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的过热倾向和盲目势头,2006年岁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和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等原则发展生物乙醇燃料。许多业内人士对此的判断是:甲醇的机会来了!

二醇之争

作为替代能源的两个主要方向,关于甲醇和乙醇在中国谁更具优势的争论由来已久。据了解,甲醇可以作天然气、石脑油或重油为原料制取,也可以能过煤化工的方案获得,而乙醇则主要是能过粮食玉米加工提取。一段时间以来,发展乙醇燃料的呼声与动作都高过甲醇。

大力发展乙醇燃料是建立在这样的判断基础上,我国是产粮大国,每年有大量粮食因供过于求而变成陈化粮,损失巨大。与其白白烂掉,不如大力发展乙醇燃料,这是可再生的生物质的循环。到2006年,我国以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已有5年。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以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

与乙醇燃料的迅猛发展势头相比,甲醇燃料一直处于受压抑的弱势地位。由于生产甲醇燃料的来源是煤,因此,从环保优势上看不如乙醇燃料。然而,若从成本角度分析,强果却恰恰相反。专家们算了笔账,生产1t乙醇需要3.3t左右的粮食玉米外加1.2~1.5t的煤,而生产1t甲醇只需要1.6~2.0t的煤显然,资源和成本上的优势完全在甲醇一方。

甲醇能源化工专家们反复强调,不应用粮食而应当用非粮食的木薯、脚板薯等低档生物质和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取乙醇燃料,这也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甲醇后来居上

粮食玉米生产乙醇燃料的强劲发展势头在2006年末遭遇两部委“紧急刹车”。这份名为《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能知》认为,最初,乙醇生产以国内囤积的近1亿t陈化粮为原料,而目前陈化粮已经基本消化完毕,乙醇生产开始转向使用新粮。“有些地方甚至大量采用玉米等粮食作物来作为原料,这无疑对国家的粮食安问题埋下了隐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如是说。

不知是不是巧合,200612月中旬,河南义马煤化工园举行了300t/a甲醇项目签字仪式。该项目建成后,义马煤化工产品产能将大幅提升,这里将形成河南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也是在同时,我国最大焦炉煤气制甲醇装置在山东兖矿集团建成投产。这一20t/a甲醇项目是焦炉煤气再利用项目,而与之相配套的200t/a超大型焦炉项目在亚洲也是规模最大的。

据了解,以河南、山西、山东为代表的产煤大省一直有着强烈的发展煤化工的愿望,而目前限制乙醇燃料的盲目发展,将在客观上为甲醇燃料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替代能源政策谋变

在限制乙醇燃料过度发展的背后,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读出替代能源政策将要发生变化的含义。

据了解,早在2004712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发展煤基醇醚燃料是我国替代石油的根本出路》的建议书,有关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批示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对此问题提出意见。结果,两个部门提出的建议迥异。

随后,乙醇燃料在原国家计委的支持下开发,而甲醇燃料则在原国家经贸委的扶持下开发,一直维持着“乙盛甲衰”的局面。

20061112日,局面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天,国务院召开了研究发展替代能源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讲话尤其引人关注。他说:“当前,要重点发展车用燃料和替代石油产品,搞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和煤基多联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开发应用。”这是中央政府最高决策层首次公开表态,对甲醇燃料予以了肯定。

专家们认为,紧急叫停乙醇项目实际是对发展替代能源政策的调整,是对过去“粮多煤少”判断的否定。据介绍,目前国内能源资源的总状况是富煤炭、缺油气、可再生能源总量有限,项其中“只有煤炭能开采百年以上”,发展以煤为主的能源产业链是大势所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乙醇和甲醇 哪个更适合中国汽车的新能源战略


  乙醇和甲醇,哪个更适合中国汽车的新能源战略?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便于发展甲醇;吉林是农业大省,生产乙醇得天独厚。一切看实际情况而定。

  既然欧洲的柴油之路眼下还难以效仿,那我们不妨把目光移向南美的巴西,当中国汽车业还在反思其当初产业空心化带来的恶果的时候,这个国家已经走向能源独立之路???只不过不是依靠石油。

  巴西蕴藏着丰富的甘蔗资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国甘蔗工业出资赞助成立的圣保罗甘蔗技术研究中心开始研究利用甘蔗大量生产乙醇。这并非出自酿酒的需要,而是因为乙醇已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生物燃料。在这个拥有1.85亿人口的国家中,全国加油站的汽油都是至少含20%乙醇的混合型汽油。乙醇已经代替了巴西汽油消费量的40%,甚至有些车型可以使用百分之百乙醇的燃料。在那里,纯乙醇价格优势巨大,每升价格为53美分,而汽油每升99美分左右。现在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出口国,连美国都为之羡慕不已。

  在中国也已经开始了巴西式的探索,从2001年4月开始,中央政府宣布在全国推广使用燃料乙醇,建立四大酒精厂,利用陈化粮生产乙醇,并将河南、黑龙江、吉林列为试点省份。但是在中国的试点推广中,只是使用添加10%乙醇的汽油,替代作用仍然有限。

  由于国际油价与乙醇价格时刻处于变动之中,所以汽油与乙醇的混合比例未必能固定在某一数字上。大众汽车公司最早向巴西市场推出了第一款灵活燃料车,而通用福特、三菱公司等也随之效仿。这种车的特点是你可以在燃料中添加10%的乙醇,也可以添加85%的乙醇,大众公司认为,如何以最佳方式实现车用燃料的过渡,任何国家都难以决策。中国在这方面已有尝试,本届上海车展上,奇瑞将展出他们的灵活燃料汽车。

  目前,中国至少已经有9个省份开始试行乙醇汽油,但其他一些省份则有自己的打算。在这些地方,用燃料甲醇(俗称煤变油)替代汽油的呼声正越来越高。

  以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大省是支持燃料甲醇的中间力量,早在2003年,山西大同、临汾、晋中和太原四个城市的汽车,就改用由燃料甲醇和普通汽油按15∶100比例混配而成的“甲醇汽油”。据了解,甲醇卖给中石化的价格约为1800元/吨,每吨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在4500元-5000元之间,甲醇的成本优势相对明显。

  山西甲醇代油工程的最高领导机构???山西省燃料甲醇与甲醇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醇汽办)设立于2001年。据了解,该领导小组组长由山西省省长兼任,另外设两个分管副组长,分别由两名副省级干部担任。如此设置显示了山西政府的决心。

  就在上海车展前夕,山西省政府刚刚下达了《山西省关于推广甲醇燃料与甲醇汽车的有关规定》。山西省醇汽办副主任石磊称,该《规定》草稿早已递交山西省政府有关部门,随后一直在完善甲醇燃料的有关标准,《规定》一旦实施,山西全省境内的加油站必须强制销售甲醇汽油。原先加油站销售的90#、93#、97#汽油将统一调配成M15型号甲醇汽油(添加甲醇比例为15%)。

  参与《规定》起草工作的山西华顿(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孙茂华称,M15型号甲醇汽油相当于90#汽油,社会车辆可以正常使用,无需对发动机进行改造。目前,M15甲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已经扩大到山西全省范围,但非强制使用。而M30、M85、M100三种型号甲醇汽油的地方标准还没有出来,目前,主要还在太原、运城、长治、临汾等城市试点使用。

  除了山西之外,还有四川等几个省份也在部分试行燃料甲醇,那么乙醇和甲醇,哪个更适合中国汽车的新能源战略?清华大学汽车系教授王贺武表示:“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使用替代能源,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便于发展甲醇;吉林是农业大省,生产乙醇得天独厚。一切看实际情况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7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未来替代能源首推醇醚燃料(上证报5,17)</DIV>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加快了中国启动替代能源的步伐。记者获悉,历时半年的《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日前已完成初稿。

  据透露,该报告的研究重点是煤基燃料和生物质燃料在汽车方面的运用。

  中国替代能源的研究在今年年初启动。此项研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国家能源办、科技部、卫生部、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并组织煤炭、化工、汽车等行业的10位权威专家。研究工作组分成综合组、标准组、技术组、环境卫生组和经济评价组。

  上述报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直接送达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决策中国能源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一位参与研究的专家指出,车用燃料的替代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在中国的石油消耗中,交通占到50%左右。车用燃料基本来自石油。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45%左右,2020年,这一比例还会有所提高。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进口石油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受挑战;另一方面,中国车用燃料需求增长强劲。据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3年的2400万辆左右增加到1亿辆左右。届时我国车用汽、柴油需求量将占全部汽、柴油需求总量的65%。

  《报告》讨论稿指出,中国应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包括煤基醇醚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煤制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发展。

  在各种可用于车用燃料的替代能源中,工作组经过调研论证,提出的初步结论是:

  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在经济上可行,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外界所担心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会很大;二甲醚前途很好,原料应以煤为主,重点考虑年产20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生产项目;包括乙醇汽油在内的生物质油应“不与民争粮,不与民争地”,扩大原料来源,并合理考虑运输半径;对于煤制油,将在201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应防止盲目投资。

  “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可能将成为最近几年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内容,”报告指出。

  替代能源知多少

  二甲醚从其燃烧特性看,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对二甲醚汽车进行了研究,二甲醚汽车排放能达到欧III标准。上海在推动二甲醚汽车产业化。

  乙醇燃料是指用甘蔗、木薯、甜高梁等制取的燃料乙醇。中国还在进行燃料乙醇按10%比例掺烧到汽车当中的试点。现状表明,应用燃料乙醇,发动机不需改造。

  生物柴油是指用油料作物、油料林木果实、油料水生植物等为原料制取的液体燃料。

  甲醇掺烧汽油的研究、示范工作,在山西进行了试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我国财政支持新能源的重点有三个方面(能源网)</DIV>

在“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2007”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经贸处处长郎福宽表示,我国对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支持重点将放在能对石油进行替代的产品和技术上。

  郎福宽说,我国能源替代应以石油替代为核心,因为我国能源最根本的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特别是石油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努力提高我国石油安全保障能力是我国发展新能源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煤的替代,从总体上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按照上述思路,并结合我国资源状况,我国财政支持新能源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点支持石油替代产品,包括生物液体燃料、煤制油。二、重点支持技术成熟,近阶段可实现较大规模煤炭替代的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浅层地能等等。三、重点支持技术先进、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项目,如太阳能光伏发电。

  据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支持发展替代能源的财税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也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制定发布了《关于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通知》,目前还在制定一些实施细则;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此外,初步研究形成了煤制油财税政策的扶持框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9:45 , Processed in 0.0210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