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72|回复: 17

长江电力的机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0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电力近2年的股价表现令人失望,但其基本面并没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个人判断,可能很快将有“重大利好”。

这个预期中的“重大利好”就是大股东三峡总公司的整体上市。今年国家大力推动优质央企整体上市,并且通过资本市场的集资和溢价鼓励这些国家的支柱企业更大更强;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国家对大型国企的业绩考核应该慢慢加入市值和股本溢价等的指标,加强国企领导把资产推向资本市场的欲望,这是个大环境。再看看长江电力,是大股东唯一的电力融资平台,并且从长电上市之初就签订有不竞争协议,那么除了不断地把电力资产装进长江电力外,我实在想不到三峡总公司海油什么其它选择。具体时间上,等权证融资完成后的下半年,也许就是定向增发开始的时机。

长江电力的高价值原因在于先天因素导致的超长期高利润和稳定巨额现金流,以及后天因素国家政策的倾斜,这些无需赘述。目前长电的总资产是葛洲坝机组+6×三峡机组,注入剩余三峡机组后,资产膨胀为目前的3倍;下一阶段再注入金沙江4个发电站的资产,资产再膨胀3倍。而且必须注意到,这些发电资产与目前长电的发电资产一样,同样具有长期的超额收益能力!这里还没考虑参股广州控股、湖北能源以及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溢价。

现价的长电,P/B大致是4.2,静态地看也许有点高,但如果考虑到可以预期的资产注入,其P/B将不断地下降到2~3之间。作为早期的投资者,可以很好地享受后期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所带来的溢价。

上述的意见是个人基于公司基本面的合理推测,无任何“内部消息”,请各位斟酌,也欢迎各位提出不同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6-5-15 15:33:31 :

“五一”后,大盘暴涨。对于即使是老股民而言,这种场面也是久违了。于是,一个自然的念头来了:是否要见顶然后大跌?
仅仅从指数意义看,这种可能性当然不能排除。但是,只要看一个个股,就会明白,现在对于自己研究透了的股,现在是不是要担心“系统性”风险。
这个股就是长江电力。
长电,在我看来就是大盘价位高低的“计量尺”。长电,以其清晰的增长方式和不受任何宏观经济影响的特性,几乎应当成为一切超级大资金的首选。因为大资金的选股思路不是去追求最大收益,而是在确定性前提下能够跑赢债券、通胀等。所以,在一些激进型基金(比如易方达、广发等等)一看市道转暖后抛弃“增长缓慢”的长电后,保险资金基本照单全收。依我看,最合适长期持有长电的应是社保基金(但我们很多基金管理的社保基金居然乱买股票,去追求什么“超额收益”。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高西庆会把这帮基金全炒掉)。
因此,判断清楚长电价位的高低,就知道大盘目前的点为从中期看风险究竟有多高了。按我的估值法,以最保守的计量,长电能够跑赢一切债券和通胀的价位(用买入成本按权益法记帐的帐面值增长计算,长期年平均收益跑赢一切通胀和当前债券)至少在10元以上。
或者说,10元以内的长电,都是保险、社保等最合适的长期持股对象。
长电与大盘的关系,长期看肯定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用长期平均收益而不是某些天的涨跌幅体现的。
我的结论很明显:长电既如此,大盘又如何?

当然,若你的股是与盘脱离太厉害的股(价位奇高或基本面等奇差),不在此列。


楼兰:

上面是我在去年这个时候长电6.5元/股时发的一个贴。其实,象上面表达的,长电的基本面太透明了,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数,现在的股价14元多,相比去年,已经有了很好的表现(为什么你说没有什好的表现呢?),我认为现在的价位已基本合理,未来难以有超过大盘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你说的未来收购26台机组,已完全体现在目前的股价的估值定价中了。

个人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兄,如你所言,长电是个基本面十分透明的公司,现价基本反应了对三峡资产持续收购的预期。而我的主要不同看法在于,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长电有加速发展的必要行和可能性,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机会。

1、关于收购母公司水电资产。长电在2015年前通过持续收购母公司剩余三峡电站资产稳步成长,这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在于未来金沙江发电资产是否注入?而从当前中央对于大国企的发展思路看,从长电作为母公司唯一电力资产经营公司、唯一融资平台来看,个人认为将是大概率事件。

2、关于央企整体上市。大型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大力支持优质央企做大做强。如何支持?除了政策上的倾斜外,绝对少不了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而且是要抓紧资本市场的好时机运作,我相信以后公司的市值等资本市场的指标将会成为考察国企领导班子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如果长电按照上市时的既定计划慢条斯理地每年2~3台收购母公司资产,那么其管理层会被炒鱿鱼的。

3、关于管理层。长电虽然是“傻瓜都能经营好”的公司,但其管理层并非无所作为。参股广州控股、湖北能源和上海电力都是有远见的电力投资,可以想象在今后的627电力资产拍卖中长电同样能有所作为;参股建行、工行和国航等稳赚不赔的金融投资,也体现了公司获得国家资源的能力。另外,股权分置改革让大小股东的利益在大方向上趋于一致,这些都让长电加速发展的可能性大增。

那么,我认为长江电力新的机会在于公司逐步把原先的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把原先10~20年收购完成的电力资产在5年内收购完。当然,上述仅仅是我的推测,我们目前仍然看不到长电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一孔之见,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些关于长电的看法:

长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电力资产的超额收益能力以及获取国家优质资产的能力。一般投资者对于长电和三峡电站的超额收益能力这个“先天优势”已经了解很多了,但是对于长电的逐渐显现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获取国家优质资产的能力,可能关注还不够。

长江电力现在是一个每年有50亿稳定经营现金流的公司,以后将会有几百亿的稳定现金流。假设长电的管理层具有“巴菲特”式的能力,能充分利用巨额现金流再成功投资,那么公司的估值无疑将更高一线。从长电这1年来的行动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层的逻辑是:尽量收购其它优质电力资产,同时做些金融参股赚点零花钱。个人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在现阶段的中国,拥有好的资产肯定是比拥有货币更好。参股广州控股渗入广东,参股湖北能源渗入湖北,参股上海电力渗入华东,还有近期在安徽频繁活动,长电的战略布局很清晰。管理层虽然距离“巴非特”还差很远,但起码这个思路和作为是很进取的,值得进一步期待!

至于是否加速收购内部资产或者外部资产,个人认为国家意志和大股东的需求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看比较好得出合乎逻辑的判断。

再声明一下:本人虽一直是长电的长期投资者,但推荐股票并非我之本意。我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验证我个人的判断,或者发现自己判断错了,再看看问题在什么地方,由此增加自己对企业的认识能力。也十分希望能听到各位不同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3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暗撒克兄:

把你转的关于长江电力的贴转至此,将原贴删去。请理解。今后在讨论某公司时,最好把贴发到已有的贴中,这样便于网友讨论。

??????????????

楚国能源兵团

想配置电力股朋友建议你们满仓长江电力

长江电力是中国最大水电公司,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拥有中国最优质的水电资源长江干流、金沙江干流等流域的垄断开发权。在长江电力上市的时候,控股公司承诺在2013前将三峡电站的所有机组全部注入上市公司,还将充分利用长江电力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筹集金沙江水电项目开发资金。基于控股股东的承诺和控股股东当前庞大的在建和拟建项目。可以断定长江电力在未来的15年将保持高速成长性。

以下介绍三峡电站的基本状况:

三峡电站共有单机70万千瓦的机组26台,总装机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大亚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70千瓦时电。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都堪称世界第一。 大江截流后6年内,三峡电站首批机组即可投入发电。到2008年全部机组发电后,三峡电站向华东、华中、川东供电,并与华北、华南联网,成为中国电力布局的中枢 不仅如此,与火电相比,三峡电站等于省了10500万吨的大型煤矿,如果加上运输专用线、电厂、供水、污染处理、煤渣运输等投资费用,效益更为可观。与此同时,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减少5000万吨煤炭运量,大大减轻煤对交通运输的压力。

以下介绍金沙江水电开发的基本状况: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河段,全长3364公里,流域面积47.32万平方公里。金沙江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达1.124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的1/6,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8891万千瓦,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的水电基地。
开发金沙江水能资源对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西电东送,优化和改善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发展西南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更好地发挥长江三峡工程的效益,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金沙江中下游规划兴建梯级电站12座,装机总容量为585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632亿千瓦时。
2002
年,国家正式授权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先期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4座电站的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
目前,溪洛渡电站已经于20051226正式开工建设,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施工区域已经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向家坝电站于20061126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乌东德、白鹤滩两座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顺利进行。

溪洛渡电站、工程静态投资459亿元,动态投资792亿元,1870万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71亿度,建设工期15年零2个月。

向家坝电站、工程静态投资290亿元,动态投资434亿元,875万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01亿度,建设工期10年。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装机870万千瓦,年发电量394.6亿度。白鹤滩水电站容量130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69亿度。以上两个电站由于正在论证阶段暂无详细资料。两个电站计划09年左右完成论证核准,2010年以后开工建设。

以下介绍公司当前的基本状况:

2006公司的股本状况 总股本81.87亿、无限售流通股32.37亿、限售流通股49.49亿股。2006年公司全资拥有葛州坝电站和三峡电站6台机组目前的权益装机容量720.6万千瓦。发电量357.37亿度。2006年公司总资产407.64亿、股东权益242.99亿、银行借款103亿,主营收入69.18亿、净利润36.19亿、净现金流入49.99亿、每股收益0.442元。

投资要点

1、未来两年存在重大注资机会、收购三峡电站的进度将加快。

由于国家加快水电项目建设,控股股东在金沙江的两个大型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两个电站的总投资额超过1200亿。余下的两个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也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勘测,估计将在十一五末期开工建设,基于控股股东当前庞大的在建工程和拟建工程,我们断定控股股东存在巨大的资金压力,在这种环境下控股股东将充分发挥长江电力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加快向长江电力出售三峡电站剩余机组。目前长江电力只拥有6台三峡电站机组,2006年公司派发的融资认股权证已经进入行权期限,该部分融资将用于收购两台三峡电站机组,认股权证完成行权以后,公司将在二季度完成收购机组的交割。届时长电电力将拥有8台三峡电站机组,尚有18台机组供其收购。经过和公司证券部沟通得知长江电力正在做下一步机组收购计划,具体情况正在研究论证。基于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十一五的中后期存在巨大的资金需求和公司证券部透露正在做下一步的机组收购计划言论,可以断定,未来两年公司存在大规模注资引发三峡电站资产整体上市的预期。在此我估计2010年前三峡电站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提前3年完成既定的收购任务,由此可以得出长江电力2007~2010年的符合增长可达200%以上。

2、稳定而又巨大的净现金流,筑就其独有的且力量强劲的外延式扩张力量。

从公司披露报表上我们可以得知公司发电的原料为长江上游自然来水所带来的径流。这就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费用极低,不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且规避了上游原材料波动的风险;由于国家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对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发的电要全额销售。公司作为水电企业,也属于这个范畴所发的电量将是按发定需直接与电网公司签订全额上网合同。这又使得公司不存在因市场发生波动而影响销售的问题;这样的特性造就了公司长年稳定的净现金流。2006年公司全资拥有葛州坝电站和三峡电站6台机组目前的权益装机容量720.6万千瓦。2006年在长江出现百年大旱和库区水位大幅提高的不利环境下实现发电量357.37亿度,实现主营收入69.18亿、净利润36.19亿、净现金流入49.99亿。未来4年公司将完成三峡电站机组的全部收购,届时公司的装机容量将超过2100万千瓦,发电量将超过1000亿度/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50亿/年,净利润140亿/年,净现金流180亿/年。三峡电站的全部建成将使公司拥有数量非常庞大的净现金流。在沪深上市公司中既能达到如此规模,又能常年基本保持如此规模的净现金流的公司能有几家。这仅仅只是一个三峡电站和一个葛洲坝电站带来的净现金流,倘若在2010~2020年公司全部收购了控股股东在金沙江上建设的四个大型电站,那公司的净现金流比目前还要增加2倍以上。(撤远了我们现在只说2010年前要发生的事情吧)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每年保持180亿左右的净现金流入说明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倘若运用得当,将这部分资金用于能源行业和电力行业等收益稳定产业收购和兼并会产生什么效果。每年180亿,10年就是1800亿,按10%的收益率计算相当于10年再造一个半长江电力。这些投入又回产生多大净现金流!这里就不去计算了!长江电力已经从2006年开始的动作,公司耗资31亿收购了湖北能源45%股权、耗资10.60亿收购广州控股11%股权,耗资8亿收购上海电力10%股权等等都说明长江电力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准备和谋划。中国的实业市场才刚刚进入大规模的并购时代,拥有稳定而又如此巨大净现金流的长江电力在未来外延式并购扩张上大展拳脚显示出其强悍的实力。

公司当前的发电成本为0.05/度,是国内发电企业中发电成本最低的。

3、公司大量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存在巨大的浮动盈利。

2005公司参加建设银行(HK0939)的股份制改造以1/股的价格认购建设银行20亿股。同年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公司持有的股票转为H股,将于2007在香港联合证交易所上市流通。截止20075月公司已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出售了8亿股建设银行股票,为公司2006年增加8.14亿的净利润、为公司2007年增加8.50亿的净利润。经过这次出售后公司还持有12亿股建行股票。截止2007518收盘建设银行H股价格为4.86元港币,浮动盈利46.32亿

2006年公司收购广州控股(SH6000982.30亿股,收购价格4.58/股未来广州控股战略投资者,截止2007518收盘广州控股A股价格为14.86元,浮动盈利23.73亿

2006年公司参加中国国航(SH601111)的A股发行,认购股份3500万股,认购价格2.80元,截止2007年518收盘中国国航A股价格为10.33元,浮动盈利2.64亿。

2006年公司参加工商银行(SH601398)的A股发行,认购股份1.12亿股,认购价格3.12元,截止2007年518收盘工商银行A股价格为5.49元,浮动盈利2.65亿。

2007年公司参加云南铜业(SZ000878)的A股发行,认购股份2000万股,认购价格9.50元,截止2007年518收盘云南铜业A股价格为22.92元,浮动盈利2.68亿。

2007年公司参加中信银行(SH601998)的A股发行,认购股份2586万股,认购价格5.80元,截止2007年518收盘云南铜业A股价格为22.92元,浮动盈利1.30亿。

2006年年底公司参加920资产出售,竟标上海电力(SH60002110%的股权,这部分股权已经确定转让给公司,数量为1.6亿股,转让价格估计4.50元左右,截止2007年518收盘上海电力A股价格为10.46元,浮动盈利9.50亿。

通过以上的数据表明公司现在大额持有的6家上市公司股权,通过920项目的收购潜在持有1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浮动盈利高达近90亿。未来这些股票变现将极大的提升公司利润。

4、三峡大坝的全线建成将提高发电能力。

2006年三季度,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四季度水库水位提高到1562008年三峡水库水位将提高到185。水库水位提高以后将增加现有机组出力,公司机组的利润因此提高20%左右。

5、两税的统一将增厚公司的利润

2007年人大通过新所得税法,进行了两税的统一,公司的所得税将因此降低,当前公司的所得税为33%。两税的统一以后公司的所得税将降低为25%,公司的净利润将因此提高15%左右。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知道了长江电力的价值所在,我认为目前的市场根本没有注意到长江电力具有的价值。在这里建议前段时间没有买电力公司,而现在又想买电力公司的朋友,你们现在可以满仓长江电力,等待奥运会的召开!等待三峡工程的竣工!等待高潮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3 09: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我就楼兰兄的贴谈一点长江电力的“风险”问题吧。

1。错误的股利政策。本来长江电力是个要不断复制其基本的盈利模式??不断收购具有一定超额获利能力的水电机组提升价值的公司,长期需要大笔的投资现金,但却实行了错误股利政策,股改时承诺:每年赚取的利润50%现金分掉。这样的结果,就是今后要不断进行本来不必要的权益融资,这降低了公司本来应有的价值提升成分,更不用提分红时白交的税和融资时的成本。不要小看这一点,这是完全不懂公司理财的表现(由此也可知其管理层极其落后的经营观),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公司的价值。当年我看到这一承诺的时候,立即将长电的投资评级下调。

2。机组出力均值低于预期,导致超额收益率下降。对照这几年长电的盈利状况及招股书中的一些陈述,可以发现,随着机组的不断增加,其最初的机组出力的均值在下降,这正是公司近年来发电业务收益率下降的基本原因。令人怀疑今后2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的单台机组发电出力能力会否下降。

3。环保和资源成本日渐浮现。这也是以前未考虑过的一个负面因素。05年年初国家环保局对长电母公司项目环保问题的的叫停,已经折射出这个问题(长江三峡的环保问题一直就有巨大争论,那次事件不过是利益集团冲突的一个体现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无偿使用国家资源的现象将不再会“理所当然”,随着法规的逐渐完善,交纳资源使用税、费等将逐渐实现,这是大势所趋。

另外一提的是,很多人喜欢用“垄断”一词,但它们忘了,“垄断”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矛盾的,即便是用竞争的手段换来的“垄断”都要被国家强行消弱(如美国的反垄断法把多少大企业给肢解了),更不要说自然取得的。

说到底,长电的盈利模式产生的超额收益率可能低于预期??这是我近年来对该公司研究后的一个基本判断。这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竞争型的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好象连老天也不做美,长电的水电业务一直低于原先的预期,它才不得不去向火电“进军”,这更加让人对其原有业务的预期下降,以及公司未来保持超额收益的能力。

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5-23 9:34:3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3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福兄的回帖。就福兄所谈的风险,逐点谈谈个人看法:

“1。错误的股利政策。本来长江电力是个要不断复制其基本的盈利模式??不断收购具有一定超额获利能力的水电机组提升价值的公司,长期需要大笔的投资现金,但却实行了错误股利政策,股改时承诺:每年赚取的利润50%现金分掉。这样的结果,就是今后要不断进行本来不必要的权益融资,这降低了公司本来应有的价值提升成分,更不用提分红时白交的税和融资时的成本。不要小看这一点,这是完全不懂公司理财的表现(由此也可知其管理层极其落后的经营观),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公司的价值。当年我看到这一承诺的时候,立即将长电的投资评级下调。”

完全同意!而且个人推测这也许是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产物。引用本人早期在其它地方的发言,里面同时谈到长电原先的另一个风险“大股东的利益问题”。如下:

“无论是整体上市,还是以后收购三峡机组或其它机组,大股东的利益和态度都是一个无奈的隐患。从长电的人员结构和以往大股东的作为来看,长电谈不上是一个独立的发电企业,很大程度受制于大股东。因此以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大股东会很大可能尽量实现大股东利益最大化,而非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小股东的无奈啊!

当前的派息和融资架构的确是对大股东最有利的,一方面充分享受未收购机组的产生的收益,另一方面还能从长电身上分到巨额派息收益;以后还能在最有利的时候来个左手倒右手的收购。先前一直忽略了这点,思想出现盲点。谢谢!
但是个人认为融资收购对长电的价值而言,只是瑕疵,而非不可原谅的缺陷(当然,这不是个对全体股东最好的方案)。大股东和其它股东的利益冲突确实存在,而且大股东一直有欺负小股东的案底和倾向,但是并非不可调和。
长电对大股东进行资产收购和扩张有以下几种:
1、通过自身的现金流收购余下三峡机组,这是对全体股东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实现的前提有2个:长电的分红要降低甚至不分红,同时可以自主收购新的三峡机组,缺一不可。目前长电的高分红派息实际上不利于长电的成长,如果收购机组的主动权掌握在长电手中,那么股东的收益用于机组收购而减少分红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可惜最关键的问题是:何时和如何收购,大股东说了算。因此以上方案无法成立。
2、维持高分红,通过债务融资收购也是个次优方式。由于长电的现金流稳定,业务可预测性强,目前它1.77的财务杠杆明显太过保守了。也就是说,长电有能力通过大举借钱来收购优质的发电资产!但是面临和方案1同样的问题:要买的东西不由自己作主,所以有钱没地方用,只能小打小闹去参股建行和广州控股。
3、通过股权融资收购机组。只要其收购不要太“创新”,参照长电上市时和05年进行机组收购时的价格和方案,股东相当于以净资产的价格收购发电资产,45~50亿/台机组,每年产生7.5~9亿的现金,营业和管理费用极低,远远超过30年的机组实际使用年限。这样的股权融资收购对流通股东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我觉得就算是债务或者融资收购,对于小股东不算是很坏的情况,关键在于其收购价格是否合理!从历史记录来看,个人认为可以接受。
长电的可悲之处在于其未来很大程度掌控在大股东手中,使长电每年产生得巨大现金无用武之地。设想一下,如果长电管理层能自主制定适合公司自身的扩张和财务政策,甚至有个“巴非特”式的投资大师在,其巨额现金创造能力才能源源不断为股东创造财富。呵呵!扯远了,目前还是只适合先把其管理层当作“傻瓜”式的。
如果大股东异想天开,不把长江电力作为唯一的电力资产平台,或者未来转手发电资产时来个“高溢价”,对长电的打击都不小。不过,个人认为是小概率事件。
合理情况下,2006应该是长电最坏的1年了,以后将逐步向好。大股东会在这个向好的趋势中尽量捞便宜,但是只要它没有惊人的“创新”想法和做法,不会影响长电长期的各种利好。作为小股东,与强势的大股东合伙做生意,可能类似于嫁入豪门,受点欺负难免啊!”

因此,我不太认同错误的股利政策是管理层弱智的表现,也许是当时大股东的利益和需要决定的。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在新的形势下,此政策对于普通投资者无益,对于需要大笔钱做工程项目的三峡总公司何尝不是如此呢?大股东如果把心思放在整体上市或者资产证券化上,获得的收益远远胜过贪这些小便宜。正是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我们希望可以看到纠错的曙光。

(待续)。。。

[此帖子已被 楼兰 在 2007-5-23 22:09:3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楼兰 在 2007-5-23 22:12:0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7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犹豫什么,出手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关于长电的超额收益率问题。

先看我的一些统计数据:

三峡工程电厂名称总发电量(亿度)机组利用小时
2006年三峡电厂492.49 5025.00
葛洲坝电厂146.31 5389.00
2005年三峡电厂490.90 5352.00
葛洲坝电厂162.49 5985.00
2004年三峡电厂391.55 6709.00
葛洲坝电厂170.10 6265.00
2003年三峡电厂E53.00  
葛洲坝电厂E153.00 5635.00
三峡工程电厂名称总发电量(亿度)机组利用小时
完全投产后预计三峡电站847.00 4660.00
完全投产后预计溪洛渡电站571.20 4533.00
完全投产后预计向家坝301.30 5022.00
历史水电行业平均水平  3200.00
国家规划到2020年水电 8407.00 3114.00

上面的简单数据表明了长电超额收益率的原因。水力发电的生产成本基本上是锁定的,同样的机组如果每年发电的数量越多,那么超额发电部分几乎都是利润。我们可以看到三峡机组和金沙江机组的收益能力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根据原先葛洲坝实际效率超过设计效率15%~20%的历史,和三峡电站这3年的实际发电表现以及后几年超额发电的预计,即使考虑后面投产机组的分水效应,仍然可大致判断三峡电站以后稳定的平均发电效率可以在5000~5500小时,超过原先设计的4660小时。金沙江在建的2个电站不会比三峡电站的超额收益差!这种先天性的优势难以撼动。

另外,从长期看长电的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因为国产水电机组的成熟和大量运用。右岸已经用了几台的国产机组,以后金沙江电站大量使用是必然的趋势,减少的折旧将直接体现为收益;同时长电的电价长期看却有上升的潜力,因此长电的长期利润率不止目前的水平。

至于资源税和环境问题,倒真的是长电发展的一个隐忧。目前无法得出有多大影响的判断,我们需要密切留意资源有偿使用等的变化。也希望大家能多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共同探讨。

这2天公布收购上海电力10%股权的消息,又是长电低价获取国家优质资产的例证(仅比净资产溢价7%)。政府是恨不得自己的这些亲生儿子赶快“做大做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疯狂的石头”,

兄的意思是什么?我N个月前就已经出手了。

但在这里讨论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趋势比讨论股价和操作更能让人有收获。

[此帖子已被 楼兰 在 2007-6-1 11:35:5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2 10:16 , Processed in 0.0238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