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6|回复: 1

中国新能源投资被看好 开征能源税条件已具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9 1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中国新能源投资被看好 开征能源税条件已具备(新华网5,28)</DIV>

2005年-2020年,中国需要能源投资18万亿元,其中节能、新能源、环保需要7万亿元。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已经“嗅”到了广阔的商机,他们于26日在第十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就新能源投资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热烈讨论。

  风险投资扎堆科博会

“根据我们和中国国家发改委联合预测,中国需要能源投资18万亿元,其中新能源、节能、环保需7万亿元。”美国能源基金会副主席杨富强在分论坛“中国能源政策于投融资峰会”上表示。

杨富强的话音刚落,中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强就对这个数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8万亿元可不是个小数目,中国每年的GDP才有多少啊。”他的对比没有错,2006年中国GDP总量不过20.96万亿元。

除了杨永强,还有高能资本有限公司、IDGVC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SKY MINING投资集团……金凤凰的现身无疑说明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吸引力。

另据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主任苏贵光透露,目前已有十多家风险投资商看上了园内的节能技术企业??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包括高盛在内。

  积极对待与谨慎出手

“积极对待,谨慎出手。”杨永强的话或许代表了大多数投资商的态度,因为“机遇与挑战永存,收益与风险永存”。

他们担心的风险,首先来自政策方面。“政府政策抑制了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地方政策的扶持给当地企业带来了风险,因为当地企业对政府政策过于依赖。而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同时借助政策和资本。”杨永强如是说。

IDGVC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李莹认为“中国是垄断的能源消费市场”,担心“新能源产品的消费渠道能不能脱离控制”。

此外,技术方面的风险也是投资商重点考虑的问题。高能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滨最害怕的是,投下去的设备,但是没有投产的时候,又有新的工艺产生了。节能技术是不断创新的,对于已经投入的项目会产生风险。

  新能源企业的渴望

李莹介绍,IDGVC的投资标准是:项目本身在企业内部细分领域中处于前3名的位置,所投资的企业需有一定的规模。

目前投资机构看上的基本上都是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正如王晓滨所说,在初创期的新能源企业,是很难有贷款或者是风险投资进入的。

然而,在嘉宾与观众互动环节,台下高举的手表露出了新能源或是节能企业对资本的无限渴望。

“给一个支点,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到2020年不再进口石油。”第一位提问的观众来自南京巨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介绍其公司研发的大比例车用甲醇汽油的优点以及面临的困难。

另外一个提问的观众来自一家研制出用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企业,称其发电成本比煤电等其他发电方式都要低廉并且绝对环保。“为什么没有人给我们投资呢?”

专家观点

《节能法》修订案有望6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下简称《节能法》)修订案乐观的话下个月就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

这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周伏秋26日在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的。

周伏秋指出,这次《节能法》的修订,主要在于明确了节能的主管部门,明确各机构职能和权限。在加强监察的同时,明确了监察职责。周伏秋同时强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当设立节能专项基金,将其纳入政府预算。另据周伏秋透露,财政部也将针对这个问题出台相关的实质性措施。

据了解,《节能法》于1997年11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但由于我国能源管理、节能机制、节能技术和能源供给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3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牵头正式启动《节能法》修订工作。

  发改委专家:中国具备开征能源税条件

中国目前是否具备开征能源税的条件?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李俊峰在论坛上向记者做出肯定的回答。他的同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副主任周伏秋进一步表示,制定能源税是多种利益协调的结果。

周伏秋表示,一种税的制定是多种利益协调的结果,能源税这条路肯定是要走,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这个事情,已经纳入了视野。能源税从国际上看作用是多方面的,促进节能只是一方面的考虑。

作为能源税的一种,燃油税在我国最早于1994年被正式提出。此后,何时开征燃油税的话题几乎每年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反对者的理由是目前油价太高;支持者反驳:油价高说明供应紧缺,紧缺下需要节油,促进节油则需要开征燃油税。

我国现行的养路费,归交通部门管理,属于地方政府收入;税改费后,就将交由税务部门管理,上缴国家财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DIV>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2007”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经贸处处长郎福宽表示,无论是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还是从降低环境污染,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考虑,发展新能源都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均化石能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保障的压力很大,只有通过不断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方式,开辟新的能源供应途径,有效增加能源供应增量,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给压力。

  其次,发展新能源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资料表明,目前二氧化硫排放量90%是能源生产和消费活动造成的,大气中70%的粉尘也直接来自于燃煤。我国能源消费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煤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清洁环保是新能源最典型的特征,也是世界各国发展新能源最主要的动力。比如风能、太阳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燃料乙醇试点地区的试验结果显示:与使用普通汽油相比,使用添加10%左右燃料乙醇的混合汽油,一氧化碳排放量可以降低7%,碳氢化合物可以降低48%。

  再次,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发展新能源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特殊意义。郎福宽说,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证实。一是可以丰富农产品的转化渠道。比如我国现有的4个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年度间的过剩问题。二是扩大新能源植物种植,可以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在未利用土地,包括盐碱地、荒草地等等,培育种植木薯、甜高粱等,在山区、林区种麻疯树等油料作物,能够扩大农民增收领域。三是将秸秆、农作物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作为生物质能能源,可以变废为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9:45 , Processed in 0.0193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