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2|回复: 19

[分享]结缘之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想到第一次参加证券的培训课程就给我留下了如此强烈的欣喜、兴奋,当然还有更多的思考,也许唐博士为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崛起时代而深感幸运,而令我更加深感幸运的也许是能在我投资生涯的路上结识了福探这样一位导师,尽管福探并不太喜欢过多的赞美之词,但我还是忍不住由衷的说声:幸运和谢谢。

本人1997年学校毕业后开始接触股市,当年投入2000元并立下一个目标,用3年时间去研究它,如果3年后自己不能有系统的方法去把握它,就远离股市。在接下来的3年里,自己不可谓不辛苦,有过废寝忘食,有过夜以继日,有过兴奋,有过成功的喜悦,当时更多的是热衷于投资之“术”的研究,所谓的庄家成本分析、量价关系分析,当然后来还进行了各种指标的研究、波浪理论、趋势理论。。。。。。

最终的结论是我无法把握他,我必须放弃。由于对我而言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因此最终的结果并不与我的辛勤付出成正比甚至并不相关。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无奈的离开了股市,到了2005年,由于网络的帮助,我学习了许多投资之“道”,并读了一些书,意识到了系统投资理念和投资哲学的重要和伟大,并重拾信心利用房子上掘到的半桶金再次入市,运用我一套所谓的“价值投资”的系统方法,尽管取得了暂时的成就,但我清醒的知道,要学习补充的还很多,那哪是价值投资,简直价值投机都不能算,也许只是因为牛市。

06年在55168上读到BBSZX关于“天士力”的讨论贴,我大为兴奋,并决心找到他,通过闵发知道福探是他,后来找到徐星,所以才有了这次的深圳之行,我深知在充满诱惑和陷阱的股市中能长期快乐的存活下来决非易事,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更多的意味着只是增加了使你长期能存活下来的概率,而且价值投资也决非读几本书、听几次培训就能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长期坚韧而艰辛的修行。

关于此次培训我聊点个人感受。

1. 两张统计图表,它让我更深的理解了价值投资的理论逻辑基础,股市和企业的短期、长期的内在关系,它也许能使我们在表面喧闹非凡的股市中平静下来。

2. 用企业经营的知识去理解一个企业,用适当的财务知识去读懂财务报表的会计语言,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适当的估值(Q公式),这三方面的知识也许都要从K线图之外去补充。

3. 更深的理解了一个企业在竞争异常残酷的市场上能长期获取超额收益率的根源---无形资产的价值。这正如生活中每个人一样,仅仅靠体力和工作时间来获取报酬的工作者肯定是最低层的。

4. 更深的理解了超复利增长的可怕,他也许是会让你坚定你长期持有优质企业的法宝,其实他才是使你通往财富王国的捷径。

5. 我把福探老师的选股归纳为2类,第一类象宝新能源、长江三峡等,他们后是R在未来比较确定,而且在未来的扩张期能维持在一定的高位,他们的投资价值凸现时,清晰可见,也极容易被别人理解接收,但也许会越来越难有这种机会,而且给你的时间机会也很有限。第二种也许就象天士力、柳化等,他们的无形资产普通人不易理解和接收,这类企业往往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所以留给投资的时间机会就很充分,但同样企业的质变也无法准确预知,长期持有有时变得是唯一策略。

6. 我不认为,我们听完课后就急忙找一些公司运用Q公式去进行估值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我认为化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前面的过程也许更重要,就象程序设计,也许需求分析、概要设计、框图才是程序设计的核心部分,最后的代码编写更多的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实现步骤而已。

7. 最后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幸认识了福探老师和那么多全国各地的朋友。

虽然本人信奉价值投资,但从未否认甚至怀疑其它投资模式的合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你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先恭喜一下,我觉得道和术的比喻非常贴切,就像军事上的战术和战略一样,论战术蒋介石的黄埔嫡系水平绝对不下于任何一个共产党的优秀将领,但是在战略上,却缺乏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大师,所以最终强弱之势逆矣。对于投资,其实包括对人生的感悟,也应该追寻这个思路去思考,什么是道?什么是术?认清了这个问题,才能够真正超凡入圣,巨眼看世界,而不是囿于一个狭小的空间来坐井观天。术的境界究竟是小了,就好比精明的上海人一样,留下的永远是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的印象,真正的求道者恐怕求的是对整个投资甚至人生的深邃领悟,非大智慧者无以谈真正的得道,恐怕更多的人毕生求道而不可得吧?我一向以为投资、生活、工作、人生、感情这所有和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东西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为什么要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要获得和付出什么,最终会如何?把这些想法贯穿在整个投资活动中,可能更加有助于我们成长,为什么现在的风云人物巴菲特、盖茨不约而同的捐出绝大部分自己拥有的财产?这些问题也值得深思,我想要在投资领域甚至人生的舞台上获得成功,没有绝大的胸襟和高远的理想,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吧?看看像李莫费尔这样一辈子挣扎在投机边缘的人,他的人生结果只能是幻灭,所以,我认为,求道之路既容易,也艰难非常,为什么崇尚价值投资的人无数,成功者也就寥寥如巴菲特、费雪数人,这其中恐怕不仅仅是理论问题,包括了信念、毅力、坚持、忍耐、朴素、容忍、无私等等众多的因素,非一日而成的,因此,若只是普通的理解价值投资,只要选择好合适的投资品种,长期持有就可以了,但是要做一个集前人之大成的大师,那可能就要做更多的付出了,哲学、历史、人生观的修习和顿悟,自身性格缺陷的改造,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恐怕都是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问题,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价值投资大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 [此帖子已被 herozzy1975 在 2007-6-6 1:04:0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认同herozzy的观点.非常非常认同.剩下的就是去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但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星公司培训教材中关于股票与公司的二个图,及由此分析得出的道理,从事实上印证了一句我们一直听到的话:股市从长远来看是称重器,从短期来看是投票机。其实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是那样的简单明了,只不过在喧嚣的市场,浮云挡住了我们的双眼。所以说股市就是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7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价值就在每个人心中,的确不是用几个Q S 符号可以替代的,对于一个公司,观察的角度不同,理解的肯定也不一样,当然伟大的公司必然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但是也必然也有个性,这些个性的东西可能才是每一个价值投资者重点分析跟踪和理解的要素吧?说真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 个人,好比进了少林寺,最终也还会有高手和绝顶高手之分吧,消化了东西,打通了任督二脉,才能实现由李铁向马拉多纳的飞跃。上次跟你聊天收益菲浅,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7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很少有人不知道“过马路不应该闯红灯”这样的道理,但试想在深夜12点,马路上根本无人无车时,还能有几个人做到“过马路不闯红灯”?也许很多人认为那种情况下还等绿灯行,简直是过于迂腐和死板。

联想到我们所讨论的价值投资,大盘和短期股价的波动等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态、信心和操作吗?也许你能把握到几次逃顶或波段操作,但这种成功也许最终会导致你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有百害而无一益。

归根结底那就是对事物的理解深度决定了你的行为,理解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成为信仰,价值投资能成为我们的信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4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这个贴,想问一下,怎样才能参加徐星公司培训?我想系统学习一下。

福尔摩斯先生或者谁能回答一下?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4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分析结合的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2 10:46 , Processed in 0.0225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