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oolman转贴好文!可能有不习惯繁体阅读的战友,下面是简体中文: 刀口与人口 资深投资家◎范从容 中国于十月十二日第八度调升银行的存款准备率,进一步紧缩银根,沪、深及香港股市指数未受影响,短线依然上涨,表面上,巴菲特大卖中国石油,中国连续性的紧缩、美股大跌,似乎都挡不了股市的温度。 实际上,十月中旬虽然深沪三百指数在五千八百点附近,处于历史新高,今年以来上涨二倍,但已有一半以上的公司,股价比指数五千点时要低,大型权值股领头创新高时,中小型公司股价却早已作头。 香港、中国股市指数气势如虹,背后存在结构性因素,指数深受权值股的左右。近年来中国将资本市场改革列为重要的战略,推动大型国企股上市,等到中国移动、中国石油都回去A股上市后,再加上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平安保险、神华能源、中国石化、中国电信等,前十大国有企业的总市值,将占深沪三百指数的五成以上,而这些重量级大公司的筹码,约有七成以上掌握在政府手中。 中国少数的国企大型股享有高权值,七成股份又在政府手中,意味着政府对股市的操控力强,要维持指数高档的荣景,并不困难,不过,若回归到价值投资的规范,会发现存在许多矛盾,或可称为「非理性繁荣」。 中国工商银行总市值居全球银行股之冠,达到九兆元台币,较花旗银行七‧五兆元台币为高。工商银行的本益比近四十倍,股价净值比近五倍,以中国境内业务为主;花旗则是全球布局,本益比约十倍,股价净值比一‧八倍,两者的投资价值一看便知。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石油,巴菲特出清,市场却完全不在乎,目前本益比约二十三倍,是世界上最贵的石油股,净值比高达五‧七三倍;而全球市值最大的Exxon Mobile公司,本益比十三、四倍,净值比四‧五倍,也不及中国石油,比较两家公司后可以直言:巴菲特的中国石油只会「卖早」,不会「卖错」。 金融股、能源股是国家主权级的重量公司,如果中国公司要走向全球资本市场,最终就要接受世界公认的评价基础,现在整体A股本益比达六十倍,只是筹码遭到锁定的特殊现象,并不代表长期的经营价值。 台湾在台币升值、股价狂飙的一九九○年代,三商银(彰银、华银、一银)股价冲上千元时,股本不过四十亿元左右,又有过半的股权在政府手里,才能造就千元股价,如今股价只有二十多元,这就是泡沫的代价,少数人从中赚大钱,多数人惨遭长期套牢。 总之,中国股票无论用何种比价方式,结果都差不多:中国股市的泡沫显而易见,破灭时机谁也说不准,未来有多少「刀口舔血」的利润?端视投资人如何把持贪念、克服无知、战胜恐惧。 观察全球股市的变化,八月中因为次级房贷,各股市跌得又急又快,唯中国、香港独强,时序进入十一月后,今年的获利、本益比的重要性大为降低,明年的展望才是投资焦点所在,一旦有较大的调整,反而是布局明年的大好机会。美国明年经济成长率较今年下降,欧洲在欧元汇率高涨后,也有损及出口的隐忧,反倒是亚洲及新兴市场,明年展望不错。 再从经济成长的角度,既然欧、美明年景气动力不如今年,亚洲及新兴市场看好,牵引出来的投资思维也不同,欧美市场以创新、质量取胜,但新兴市场则以人口、数量取胜,中国、巴西、印度等地的消费热点,必定和欧美等精致路线不同。 数人头赚钱的产品以民生必需品为主,销售到中国等新兴市场机会看好,以大陆为生产基地,外销出口到欧美的公司,千万不要碰,台商在香港上市公司中,例如木制家具的顺诚控股,灯具的真明丽,就是属于市场在欧美的厂商,上半年营收及获利都大幅衰退,就连手机龙头的富士康,业绩成长都不如预期。 最近有报导指出,非洲人开始穿鞋子,从无到有的新需求,带动相关塑化原料上涨,这是过去没有的现象,也令塑化二线股拉出一波行情。相同的逻辑也发生在面板,过去人口大国买不起计算机,现在富裕起来,厂商又顺势推出低价的计算机及电视,自然带动计算机组装、面板的需求。 二个半月前,大家对于面板回春还不当回事,如今面板业真的开始旺,谁是下一个面板业?我认为,同样的情形也会出现在DRAM,产业不被看好有种种原因,但利空消息见报股价不再大跌,也是转机的起步。 现在的DRAM有可能是二个月前的面板,像台塑集团的华亚科,大股东的投资成本约每股三十元,接近这个价位就相对安全;投机标的以力晶为首。 再从产业结构分析,台股以传产、金融、电子三分天下,简单来说,传产看中国,金融靠政策,电子则有欧美及新兴市场两只脚。 中国市场带动传产的利多,人尽皆知。从油价衍生出的塑化、钢铁、航运股行情,在巴菲特卖光中国石油后,长线高潮已过,景气循环股当中,以二线的塑化股,以及化纤业较有机会,尤其是棉花站上每磅六十美分之上以后,具替代效果的化纤业不容看淡。 台湾电子股,有全球的竞争力,如果是成熟的电子产品,卖到新兴市场去,也是一大成长动力,和传统行业一样,重视经营的效率,产品靠着人海战术也会赚钱,像是计算机组装的华硕,或者以新兴市场为基地的联发科,都有机会,如果再加上面板及DRAM两大景气循环产业,尤其面板业,还遇上模拟电视改数字电视的换机潮,总之,电子业明年并不看淡。 整体而言,台股到明年第一季前,有机会再次冲关,主角很可能是电子、金融双主流,两者在次级房贷时,股价已经修正,筹码经过整理,加上产业转机已现,是涨势的主角。 金融股上涨一向是多头的押阵将军,一九九○年台股大多头时,产业龙头股如台塑集团、台泥等,都在一九八八年时股价到顶,指数在冲万点的行情中,以金融股为主角,这次不管陆股或者台股,金融股也有后劲十足的架式。 狸猫换太子? 财讯执行长◎谢金河 近年中港股市的大涨,让中资企业市值跟着水涨船高,去年底以前,全球前十大企业还找不到中国进榜的公司,如今在全球前十大市值企业当中,中国居然抢下一半的席次,这有如中国崛起之前,全世界的奥运比赛,中国拿到金牌数寥寥可数,如今中国在奥运场上金牌数早已超过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历来奥运大赢家。 中国迈向经济大国从全球十大市值企业看出一些端倪,根据彭博信息的数据显示,到十月十六日为止,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石化及中国人寿已挺进全球前十大行列。中国大型股市值是实是虚,大家心里有数。相较于过去一年来,微软股价上涨六‧三四%,GE上涨一四‧○三%,AT&T上涨二五‧八六%,荷兰壳牌石油上涨一六‧一二%,中国企业股价动辄大涨一至二倍,使得中国企业市值也跟着暴涨,不过这种情况如果继续演进下去,除了看出中国、香港股市泡沫化问题严重外,从企业市值来看,也逐渐看出这个不合理与吊诡之处。 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虽然惨遭股神巴菲特出清二四‧三六亿股的考验,但是股价却是愈卖愈高,中石油在香港挂牌的H股只占流通的一成筹码,未来中石油回到A股市场,市值恐怕还要大跃进,但是,中国石油如果论获利与经营体质,会是艾克森美孚石油的对手? 再看中国移动市值冲过三千四百亿美元,比起美国AT&T多出一千二百多亿美元,也远超过全世界最大的行动电信商英国VODAFONE市值,几乎是其两倍,也是西班牙电讯(TELEFONICA)市值的两倍以上。 最近中国移动公布二○○七年上半年的中期业绩,纯益达三七九‧○七亿人民币,EPS一‧九元,成长二五‧七%,目前用户总量超过三‧三二亿户,是全世界拥有最多大哥大手机门号的公司。不过从全年获利来看,去年中国移动获利约六六○亿港币,与西班牙电讯的六○八亿港币旗鼓相当,比法国电讯的四○四亿港币多出五成,但市值却比法国电讯高出五倍。如果以EBITDA(税前息前折旧前盈利)计,中国移动是一五八六‧七亿港元,VODAFONE是一八三六‧七亿港元,西班牙电讯是一八六六‧八亿港元,法国电讯是一七八二‧三亿港元,即使是德国电讯也有一五八六亿港元,这些大型电讯商获利都旗鼓相当,但是中国移动市值却称霸全球。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全世界金融股的比价上,中国工商银行流通的A股与H股总数达三三四○亿股,目前已将市值拉升到三三四四亿美元,相较于目前在全世界经营有口皆碑的花旗集团市值约二四三○亿美元,汇丰控股约二二六二亿美元,中国工商银行股价大涨拉大了市值,比起全球大银行,也显得价昂无比,因为工商银行的经营绩效比起花旗集团或是汇丰控股实在逊色太多。 例如以○六年总资产来看,花旗是一‧八八兆美元,工商银行只有一‧○八兆美元,工商银行只有花旗集团的五三%;若以今年第二季获利来看,花旗集团全球获利达六二‧二亿美元,单是花旗一季的获利已超过中国工商银行今年上半年约五十亿美元的纯益。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本益比已超过卅倍,相较于花旗约十一倍、汇丰控股的一三‧八倍,中国工商银行市值与股价可说是高不可攀。 纯粹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明显的泡沫,从全球股市暴涨后又暴跌的景况来看,一个市场一旦泡沫吹破,一定有人会受到重大伤害,国家经济也会受到创击,正如同日本一九九○年资产泡沫吹破至今,日本经济调整了十七年仍未见明显起色,日本的投资人也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迄今仍不愿积极投资。 一般都认为泡沫是有害的,但对中国来说,○五年股市、房市大涨吹起来的泡沫却对中国国家经济力带来正面的贡献,其一是中国的国企股七、八成的筹码都在国家手上,国企股股价大涨,中国政府是最大受益者,像中国工商银行上市便创下二一九亿美元的集资纪录,上市首日单是香港股市的成交量就达三七四亿港币。国企股上市,国家用股票换到更多钞票,国力大增。同时也因为股价大涨,全球投资人对中国企业趋之若鹜,中国政府也把风险转嫁到全世界投资人身上,将来一旦泡沫吹破,股民财富可能受创,但是中国政府毫不受影响。 其次是中国股市在股民追捧中,市值扶摇直上,中国政府除了更容易找来策略合作伙伴,例如交通银行与汇丰控股,花旗插旗在浦发银行、国泰航空入股中国国航、新加坡航空入股东方航空外,中国政府也因为汇入中国的FDI水涨船高,再加上贸易顺差暴增带来丰厚的外汇存款,如今中国钱满为患,中国开始思考资金泄洪之道。今年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牛刀小试,投了黑石基金卅亿美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也投了英国巴克莱银行卅亿美元。 这次召开十七大,负责外汇投资的楼继伟公开表示,十月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会在全球找标的,范围涵盖港台,在台湾掀起一阵涟漪,下一个政策如果中国把股价高涨、市值水涨船高的中国企业筹码分散给全世界的股民,而以国家的资金在全球买进具有战略价值的跨国企业,这将形成有趣的「狸猫换太子」戏码。 例如中国政府把中国工商银行筹码释给一般股民,大力换进市值比工商银行少了一千二百多亿的花旗集团,或是其它具有国际背景的美国投资银行;中国政府也可卖出中国石油的股份,转进艾克森美孚、英国BP或荷兰壳牌石油这些国际级大石油公司;或卖出中国移动转向收购VODAFONE、西班牙电讯…。 这些年来,凡是能够彰显中国主权的标的,从石油、电力、电信、航空到银行,公司名称之前冠有「中国」两个字的公司,股价少则涨三至五倍,大则涨了十几倍,中国政府用股价来彰显国家主权。反观台湾的民进党政府天天发动入联公投的造势活动,可是所有彰显台湾主权的企业,在台湾股市却有如乏人问津的弃婴。台湾的主权概念股与中国主权概念股命运迥异,这个结果值得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