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5|回复: 5

国家能源办负责人:能源行业应警惕经济周期来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15: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能源办负责人:能源行业应警惕经济周期来临

国家能源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周喜安昨日在“2008年中国能源发展形势预测研讨会”上表示,当前国内能源行业应该警惕全球经济面临拐点的问题。

周喜安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能源消耗强度是与工业化过程密切联系的,同时与经济增长态势高度相关。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美国经济下滑恐将成为事实,这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对于我国而言,能源消耗在今年有望达到峰值后,极可能出现短期下滑局面,值得市场警惕。

周喜安指出,能源价格上涨是长期性趋势,在能源供应稳步增长、煤电油运压力缓解很多的情况下,能源价格仍然持续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需求拉动。我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国内资源价格提升。其次是成本推动。进行价格改革,能源行业逐步市场化,要把环境成本、资源成本、污染成本、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反映到价格里面,必然对价格有推动。三是流动性过剩,大量热钱进入能源领域推动价格增长。当然还有很多国际因素,如美元走弱、地缘政治问题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5: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季度能源消费或将现拐点 今年电力供应仍紧张

1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肖鹏在2008年中国能源发展形势预测研讨会上表示,2008年的电力供应仍然将紧张,为此南方电网公司向国家发改委发了一份紧急报告,指出南方电网今年煤炭需求缺口达到1000多万吨。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办综合组组长周喜安表示,这一轮经济周期正逐步结束,而能源供需波动比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要大得多,到2008年第二季度,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幅度要到顶。

  “经济加快时期也不要过于加快能源生产,经济放慢时期也不能快速减产,要有利于节能减排,采取结构调整措施。”周喜安说。

  2008年是关键年

  周喜安指出,2008年是经济形势的关键之年,这也是要把握好经济周期运行态势,实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及早发现苗头性的问题比较重要。”他说。

  周喜安参与了经济周期与能源供求关系课题研究。根据这项研究,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能源供求关系的波动,比起经济增长来说,幅度要大得多。

  过去几年,中国每次经济周期都会导致能源消费的大幅变化,同时能源消费系数、能源消费强度也随之变化波动,由于波动剧烈,某些时期甚至出现无法计算系数的时候。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的一份<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研究报告,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此前的10%以上不断向下,到1998年增幅回落到7.8%。此期间能源消费也大幅波动,从1996年的增长5.3%,骤跌到1998年的负增长4.1%。

  但是从2002年以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从9%恢复至两位数,能源消费增长才同步回暖,一度甚至攀升到16%以上。

  不过,周喜安指出,以年度来讲,这一轮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增长周期到2007年可能是最高点,从季度来讲,波峰将在2008年第二季度出现。

  周喜安认为,目前一些机构对于世界经济形势的预估可能过于乐观,中国经济将逐步放缓,“先从11%以上降到10%左右,而不是大幅下降”。

  目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前者认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为3.3%,其中预期中国增长10.8%。后者认为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在4%以上,比2007年降幅不大。不过世界大型企业组织中国项目顾问鲍泰利则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可能还远没有开始,目前估计太乐观。

  周喜安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美国经济不是是否衰退的问题,而是影响程度如何的问题。而对中国的影响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此前中央财经办副主任刘鹤也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大于内部,2008年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短期内不会涨价

  此前,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而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答记者问时表示,是否批准加价“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不过,如果这一轮经济周期真的在2008年第二季度逐步结束,那么能源消费增幅将同步下降,短期内调整能源价格似乎并无必要。

  2006年年底因为煤电价格联动,导致煤价上升5%,2007年年末的电煤衔接会导致电煤价格再次上升10%,这给电网和发电企业给电价一定的上调压力。同样,由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达到100美元附近的高位,也给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提供了理由。

  不过,进入2008年元月,国务院先后两次会议均强调稳定物价。

  1月1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提出,当前要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

  前不久,广东省物价工作会议透露,由于近年来广东电网效益可观,因此考虑下调广东工业和居民销售电价。电价改革的方案将提交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如果顺利通过,并得到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将予以落实。

  本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7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大致为6.5%。相比11月份的6.9%增幅有所下降。而这是否是经济增长,以及物价开始出现拐点的开始,目前还需要时间检验。

  根据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的研究,2008年尽管山西、广东地区仍然会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南方电网会供需偏紧,但是全国总体电力供需将趋平衡。

  周喜安则认为,即使是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能源供应也不能过分满足需要,原因是要考虑节能减排问题。而如果是经济放缓期,能源供应也不能太低,可以利用机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周喜安的观点和目前各大电网、发电集团、能源公司的一些想法一致。记者获悉,近期中石油公司刚刚召开工作会议,提出要实现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量、海外油产量要达到相当于亿吨的水平(天然气要达到1250亿立方米,相当于1亿吨石油)。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周庆祖由此指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未来将会有更大发展,这对于能源结构改变来说是好事.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1-16 15:50:1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5: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南方电网供需偏紧

路透 2008-01-16 13:46:48   

中国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称,2008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偏紧,山西、广东等地区仍将会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

  他在中国能源发展形势预测研讨会上称,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很快,2007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为7.12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全年用电量超过32,40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8%.

  他并预测,"如果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在10.5%左右,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37,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左右,2008年底装机将达到8.0亿千瓦."

  胡兆光并称,2008年华北和华东电网总体供需平衡;华中、东北、西北电网电力总体富裕.

  他表示,2009-20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07-4.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12.5%;201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4.4-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10.5%.

  他并预计,2010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5亿千瓦,届时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7: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电价:广东想降南方电网要涨

魏黎明 李平

  电价涨还是跌?也许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的案头正躺着两份内容迥异而又互相矛盾的报告。

  1月12日,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透露,广东省物价局通过一年多的成本监审发现,电网公司利润空间非常大,投资回报率高达11%,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广东计划下调电价。

  而随后的1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肖鹏在北京提出,迫于煤价上涨成本压力,南网区域内已有超过1000万千瓦机组停产。南方5省和南方电网公司已就此向国家发改委递交紧急报告。报告的潜台词至少包括:电力紧张电价下调不可行。

  降价与停产

  1月12日,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在该省物价工作会议上宣布,广东计划下调电价。其中,居民用电平均每度下降1分钱左右,而工业电价每度下降2到3分钱,一年下来广东可以少交50亿元以上电费。据悉,相关方案已提交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方案最终需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早在2006年11月,广东曾召开听证会计划将居民电价上涨3分/度。后因国家发改委紧急通知要求依法进行成本监审,该听证会被叫停。

  在这一提价听证会搁置一年的时间里,全国煤炭价格持续冲高。去年12月举行的全国煤炭交易订货会上,煤炭价格在前一年基础上普涨10%。2007年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向国家发改委建议,在今年上半年适时实施煤电联动,建议提高电价。

  时隔不久,国内最大的电力用户广东省便突然提出要下调电价。广东省依据的正是由上述听证会引发的电力行业成本监审。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发现,南方电网旗下广东电网效益最好,2006年的利润有120多亿元,到2007年更是高达142亿元。而整个广东电网的资产才只有800多亿元,算下来资产回报率超过11%,远远高于国际上6%到8%的平均水平。”谢强华表示。

  就在广东欲下调电价的消息传出后的第三天,1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肖鹏在北京一次会议上透露,近来南网区域内已经有1030万千瓦的装机因为缺煤停产。

  肖鹏当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停产的原因主要是缺煤,这跟煤价太高有关系,“比如贵州吨煤涨了80多块钱”。

  近年由于电力紧缺,广东用电一直依靠南方电网将云贵等 “西电东送”,云贵等地机组停产势必对广东造成影响。

  事实上,南方电网已于上个月同意云南电网从当月1日起至31日,每日减少2000万千瓦时送粤电量。

  引资与谋利

  广东欲下调电价的举动引起震动。长期研究电力市场的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院长张尧对本报表示:“不可能吧?”据他所知,尽管当前电力紧张局势稍有缓和,但由于煤油运都涨价,广东仍将面临电力紧张局面。

  广东有自己的考虑。在提到电网公司利润空间非常大的同时,谢强华还表示,广东省的电价水平一直偏高,这加大了经济营运成本,影响了广东的发展后劲。

据悉,广东21个地市的工业电价都不一样,最高的每度0.67元,最低的是0.53元。每度电比长三角贵8分到1角钱。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广东欲下调电价,其中工业电价降幅是民用电价的2-3倍,显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其实早在2004年,降低工业电价就成为众多专家的共识。但2005年,广东面临史无前例的电力紧张局面,不可能下调电价。

  电力紧张之下,南方电网公司获得快速发展。2005年,南方电网公司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2006年,南方电网公司排名继续由第316位升至第237位。

  针对广东工业电价较国内其他地区高的现状,谢强华在会上表示:“这很不公平,也不利于竞争。南方电网要上市,企业要做大做强,但也要考虑一下广东省的利益。”

  事实上,广东省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却一直未从中直接获益。2002年底成立的南方电网公司,整合了原广东电网公司,广东省以控股70.4%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是,南网公司作为央企,其高层领导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其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南网公司尽管利润丰厚却长期未分红,令广东省无法获得相应收益。仅在2006年底,广东省国资委向中国人寿(52.85,-0.48,-0.90%,股票吧)转让南网公司部分股权,直接套现350亿元。

  度过了电力最紧缺时期的广东,再次开始谋求“电价改革”,让电网公司的利润留在广东。

  两份报告

  谢强华透露,有关此次下调电价的“电价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据悉,作为调价前提的成本监审,由广东省物价局完成。

  16日,广东省成本调查队人士告诉本报,国家发改委全程参与并指导了此次成本监审工作。

  早在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即赴广东参加该省价格成本工作会议,他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电力等垄断行业成本监审办法。

  在会上,广东省物价局副局长表示,要充分利用居民电价听证会这个契机,打响成本监审这个品牌,树立成本监审的社会权威。

  据知情人士介绍,在这起针对广东电网公司的成本调查过程中,面对电网公司的高额利润,连调查人员都感到惊讶,“真是不审不知道”。

  而由谢强华透露的部分成本监审结果一公布,便引起轰动。但谢强华同时强调,广东方案能否顺利实施,除了要由国家发改委最终拍板之外,还需要“得到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

  南方电网公司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表示,广东方面目前仍未就此与南网公司进行沟通。他同时表示,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电价已经偏低,已不能反映“西电”的真实价格。况且目前由于缺煤,电力再度趋于紧张。

  他表示,南方电网公司作为企业没有定价自主权,最终还是要由国家发改委或更高层面决定。

  国家发改委正面临两难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9 17: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下调电价会不会是一场空欢喜

北京青年报

日前召开的广东省物价工作会议透露,物价部门监审发现去年广东电网利润高达142亿元,利润空间太大。对此,广东将提出电力价格改革,全面下调工业和居民的销售电价。据悉,降价后广东省每年将少交电费50亿元。(《南方都市报》1月13日)
在听取涨声一片的气氛中,广东省物价会议上却传出了让人吃惊的消息。该省副省长谢强华公开表示,广东省将提出电力价格改革,打算全面下调工业和居民的销售电价。

新年以来,围绕CPI的所有话题都让人神经紧张,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就是电价的调整。由于2007年度电煤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超过了国家煤电联动政策所规定的5%比例,发电企业的涨价冲动变得日益强烈而难以抑制。但是,就在几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宣布,成品油、天然气和电力价格近期不得调整,打消了整个社会对于能源涨价的预期。在此基础上,广东省方面再次提出下调电力价格,确实让人们吓了一跳。难道说,像野马一样发飙的CPI真的有可能被勒住缰绳吗?

广东省提出下调电价的主要理由是,广东电网的“效益非常好”、资产回报率很高,与此同时,广东省的电价水平也一直偏高。这是由当地物价部门经过一年多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既然如此,从电力系统的巨大蛋糕中切下一块奶酪来,让老百姓都尝到一点甜头,应该说很合理、很必要也很可行的。但是且慢,问题真有这么简单,形势真有这么乐观吗?

在有关广东省下调电价的新闻中,有一句话让人看了之后大跌眼镜,那就是,广东电价改革的方案只有经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能得到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广东的电价才真的能够降低。这就让人不禁想问,如果南方电网不支持广东的改革方案,是不是意味着广东下调电价的决心就成了一纸空文,大家就又空欢喜了一场?又或者,广东省副省长声称下调电价并不是一个决策,而只是一种博弈的招数,是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在讨价还价?其中的微妙意味,确实值得反复琢磨。

众所周知,广东电力由南方电网管辖,广东电价下调与否确实不由广东省自己说了算,甚至南方电网也没有最终决定权,因为我国电力的上网价格和销售价格都是实行国家管制的。从理论上说,如果南方电网同意下调销售电价,国家发改委没有理由不支持,因为那不仅能让老百姓和地方经济得到实惠,还能对消费价格的稳定起到压仓石的作用。但是,有什么样的办法能让南方电网同意吐出50个亿的利润呢?这确实让人为广东省捏一把冷汗。

舆论普遍认为,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真正占据垄断地位又享受垄断利润的,就是电网公司,具体地说就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巨头。从目前的形势看,受电煤不断涨价的催逼,发电企业要求调高上网电价的呼声非常大,客观上对电网公司形成了一定压力,电网公司根本不存在下调销售电价的意愿。此外,由于南方电网下辖南方多个省区的电力供应系统,很难想象南方电网会单独为广东省分配奶酪。更让人困惑的是,从电力系统改革以来,几乎就没听说过下调电价的事情发生,似乎也缺乏下调电价的决策程序,广东省想从南方电网分得一杯羹,少不了要遭遇许多麻烦。如此分析,虽然确实有点悲观,但好像更符合人们所面临的现实。

但也不能低估广东省在电价下调方面的决心与实力。如果此次广东下调电价的决策能够真正得以实施,就会给能源企业的涨价呼声以当头一棒,也能给人们带来更加乐观的生活预期。

但这件事情中最富营养的,还要算它给电力博弈格局所带来的改变。有了地方政府的入场,电网公司的垄断地位多少有点摇曳。笼罩在电价成本之上的那层薄雾,也有可能被物价部门的审查风暴所吹散。这一点,其实比50个亿的利润分享更值得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3: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art_title align=center>五大电企基本签订电煤合同 电价是否上调成悬疑</DIV>

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正在河北香河召开。昨天,五大发电集团已经基本签订电煤重点合同,电煤价再涨一成多。至此,2007年以来电煤价已<SPAN id=S__699_ADDIV_1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上涨','1',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上涨','1',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1');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上涨两成左右,电价却一直未调整。煤电联动会否再启动、作为基础<SPAN id=S__699_ADDIV_2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价格','2',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价格','2',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2');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价格的电价在CPI大涨的情况下会否上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电煤合同早早签订

  “还有一天呢,重点合同量已超过国家框定的数。”身在会场的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脸露喜色。

  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原定18日<SPAN id=S__699_ADDIV_5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结束','5',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结束','5',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5');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结束,12月14日―18日,全国各地煤炭企业汇集河北香河天下第一城进行合同汇总。

  所谓重点合同,是针对普通合同而言,由于我国运力限制,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等联合制定跨省区煤炭铁路运输调控目标,纳入跨省区煤炭运力框架的合同为重点合同。

  重点合同超量签订打破了近年来电煤合同迟迟不签的尴尬局面。此前,2005年度电煤合同曾在国家规定时间内一单未签,2006年电煤合同也是用了整整一个月才签订。

  “今年是国家彻底断奶的第一年:国家明确表示不再干预煤电双方,让他们根据供求关系等进行谈判。”梁敦仕分析,或许正是因此,去年还仰仗“如果上涨幅度过大,国家仍要干预”的电企,为了争夺到紧张的运力在今年20天不到就已签订合同。

  截至昨天下午2点半,汇总的煤炭合同总量超过10.85亿吨,重点合同8.75亿吨,与市民密切相关的电煤重点合同6.18亿吨。重点合同超过框定数约1 亿吨,电煤重点合同超3000多万吨。值得关注的是,华能、华电、国电等五大发电集团电煤重点合同基本签订,合同量达到2.9亿吨,基本占到电煤重点合同量的一半。

  煤价普涨一成多

  五大发电集团签订合同如此爽快,并不是因为煤炭<SPAN id=S__699_ADDIV_4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价格','4',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价格','4',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4');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价格降低造成。“电煤价平均上涨一成左右。”梁敦仕介绍,“这也是今年煤价普遍上涨的幅度。”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大同煤业合同价就上涨40元/吨左右,从原先的一吨420元左右涨到460元上下。至于电煤中重点合同的普遍涨幅,则为30-40元/吨,比去年的300元/吨左右涨了10%,不过仍比市场价500元/吨便宜不少。

  之所以如此,一位内蒙古青煤公司人员介绍,他们的客户就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电煤重点合同便宜是因为电企是大客户,需求量大,“批发价总要比零售便宜”。

  此外,冶金煤等价格也上涨10%左右,涨幅为每吨100-200元,不过因为下游钢价已完全市场化,因而签约没有障碍。

  就价格上涨<SPAN id=S__699_ADDIV_3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原因','3',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原因','3',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3');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原因,梁敦仕认为,是供需、成本、比价等多种原因造成。目前,煤炭需求旺盛,供需偏紧,今年我国一度从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全年总体来看,进出口规模相当。而大环境上,国际市场煤炭供应依然偏紧。此外,随着山西等地方征收一金两费(即:可持续发展基金、环保资金和转产资金,每吨计提40元左右),煤炭成本刚性上涨,这些成本应该是上下游一体承担的。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武承厚表示,煤价上涨,体现了国家对<SPAN id=S__699_ADDIV_6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资源','6',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资源','6',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6');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资源类产品的定价政策,将有利于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回归其本身价值,也促使高耗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能耗。

  引发电价涨否之争

  综合算来,2007年和2008年两年,电煤价一吨已涨50-70元,幅度为20%左右。

  据2005年第一次启动的煤电联动政策:若半年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即相应调整电价。不过,2007年以来,电价未做调整。

  稍早,发电企业的最大协会组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启动煤电联动,缓解火电企业的发电成本。事实上,这已不是第一次上书,不过国家并没有给出答复。

  对于明年是否有必要启动煤电联动上调电价,国泰君安电力行业分析师姚伟表示,电煤的普遍上涨将对发电企业明年的利润影响巨大,由于目前火电企业的利润水平已经很薄,并且经营成本已经趋于刚性化,要想改变发电企业利润降低的状况,只能看国家明年会不会提高上网电价。若按一吨煤发电2000度计算,每吨煤价上涨20元,每度电价上涨约1分钱。照此计算,若启动煤电联动,我国电价每度需要上涨3分多。

  与此同时,业界也有不少反对涨价的声音。他们认为,在CPI上涨超出预期的情况下,一旦作为基础价格的电价上涨,必然引发工业、<SPAN id=S__699_ADDIV_7 onmouseover="S__699.SHOWFLOW('农业','7',event);this.style.textDecoration='none';" style="CURSOR: pointer; COLOR: #6600ff; BORDER-BOTTOM: #6600ff 1px dotted;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onclick="S__699.SHOWFLOW('农业','7',event);" onmouseout="S__699.hidden('7');this.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 oncontentextmenu="return false">农业、生活等全方位价格联动。而一个最大的反对涨价的业内声音是:占据电煤需求另一半市场的电厂(包括原七大发电集团的浙电、粤电以及电厂后来者华润),他们一致承受着比电煤重点合同价更高的介乎市场价和重点合同价之间的价格,为何他们能承受这样的成本,五大发电集团却不能。

  事实上,在今年国家发改委等下发的“关于做好2008年跨省区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中,往年出现的煤电联动一词没有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9:43 , Processed in 0.0219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