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原文由 midsmile 发表于 2011-9-26 16:55:25 :“无论你多么了解保险股,你都不了解保险股。”关于保险股,这样说不知道是否恰当?
“无论你多么了解保险股,你都不了解保险股。”关于保险股,这样说不知道是否恰当?
嗯,比较赞同. 郑裕彤虽然减持了,但是其71hkd的仍购价是目前a股价格(35人民币)的1.7倍. 我选择少量买人, 我不信郑老板能够在股票高估50%以上的价格参与增发. 如果byd跌到6元人民币,我也会买人,那就是巴菲特也不会把一个企业看走眼30%.
傻子过年看街坊!
中国平安是怎么回事?港股平安暴跌13%,A股暴跌8%?
又回到了08年9月份时的股价,当时跌是因为平安在欧洲的投资一次性损失了几百亿,现在都3年多了,又回到当时的股价,是否低估了?
万科、平安的黄金发展期是不是告一段落啦
我理解的金融系统的成功的商业模式之一应该是:客户资源管理(CRM),即抓住了一个优质客户后,从贷款,到理财,再到保险,全部的金融问题一站式解决。
从这个层面说,相较招商银行,我更看好平安保险。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混业经营。
据说公司要求平安的员工不但要会保险,还要会证券和银行业务,绝了。
个人看法,金融业的成功本质上是投资能力上。就跟巴菲特的“以保险为零成本的资金来源”的证券投资商业模式一样,其核心是巴老的投资能力而不是其业务方式。
混业经营的竞争优势不在规模和种类的齐全,而在于一整套的投资保障能力上。客户关系是外在的,是需要时间积累形成的。相对于客户数量,我个人更看重客户忠诚度。
我有个平安的做某个险品种主管的亲戚朋友,至少在现在从他那里我感觉不到平安能对客户产生强大吸引力的长远因素。
这次美国次按风波,同样国内银行都买了次级债,招行去年很早就抛出了,中行持有一肚子直到现在被迫大幅计提,能说明一点问题的。
招行的投资能力,从这一点看非常好
三九、海王的垮掉其实正是典型的深圳企业“机制领先+规模扩张”后的结果,只不过这两者不幸是在一个本来要求高度差异化的行业里,在一个要求很长周期的投入积累的行业里。所以这两者的垮掉速度就最快了。
还有,象当年的深石化等结局一样。
凡是内地没有或以前不怎么发达的行业,深圳的企业都能在这十几年里脱颖而出;而凡是内地以前有传统的行业,深圳的企业基本上竞争不过人家。??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福探,招行还是有差异化服务的。他的特殊处在于“全球的资金管理视野”+“本土的服务和智慧”。最近同很多银行交流,综合比较招行还是很不同,特别体现在为企业提供全球性的资金服务上。感觉招行的优势远远不是马行长谦虚的“好一点”而已。从早期优秀的个人金融产品到现在发力的企业资金服务,招行都靠一种内涵的特质做得很好。招行目前最不好的是股价过高,除此之外感觉招行很象本土的汇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17:16 , Processed in 0.0226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