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06|回复: 44

估值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6 14: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灾的2008年,股市也跟着闹了股灾。在跌了近50%后,股票还贵吗?如果从某期公司赢利角度看,似乎没有绝对标准,比如有人说如果企业盈利不再增长或下降,那么20多倍PE的定价仍然贵。虽然这么看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只知道这么看的话,那么估值实际是为短期投资服务的。其结果究竟如何,我想回想一下历史就知道了。

另一个有启发的方法是从历史来看。除了比较历史PE、PB外,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市场的历史平均收益率角度看。比如,以深综指为例,统计从1991-1995年开始,从每年的年初指数做长期投资,到现在(深综指数大约1000点)的长期复合收益率,可以发现,从1991-1995年至今,历史平均复合收益率收敛于12.8%左右。

12.8%是个什么概念呢?再统计一下1992至今的上市公司权益收益率的复合平均值,大约为11.7%左右。或者说,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要比公司的收益率略高一点。这就有两个含义:

1。股价还有点高。今后投资股市的收益率可能要略低于实业的收益率。当然这是就系统平均而言的;

2。如果未来公司的收益率能比过去的高,那么现在的股价就基本合理。

第2点是这么考虑的:因为中国的上市公司权益收益率ROE从1992年开始就“单边下跌”,从18%一直下跌到2002年的5%左右,然后回升到目前大约14.6%。如果有信心认为未来ROE5年以上能保持在11.7%(历史平均)以上,那么未来公司的权益收益率肯定要高过历史平均值,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现在的股价仍然“过高”,股价今后还要如何如何长期跌。

其实,估值是为长期投资服务的,而不是为短期投资服务的。纯粹用某期的PE来指导投资,那么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比如,1932年如果你用PE来看美国股市,那么绝对仍是“高估”的,因为当时的PE相比崩盘前的1929年差不多(原因是大萧条期公司业绩都很差),你就要错过历史性的大底机会;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很多基金经理认为美国股市“太贵”,无它,因为PE不具吸引力,但随后去爆发连续十几年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牛市。如果用历史收益率看美国股市,当时美国股市的长期收益率才5%不到,显然无论如何不能算太高,那时正是战略性的入市或持仓的时机。这不是用PE能解释,或者任何经济学家能预测到今后美国经济情况所能得到的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20: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探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在最近写的一份文字中抽取一小段如下:

“2007年度GDP246619亿元,GDP未来15年保持7.5%的平均复合增长率,到2023GDP总值为73万亿元,预计我国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为当年GDP130%,即94.9万亿元。”

而直至昨天,3350点的位置,总市值是21.78万亿。也就是说,15年后,总市值为目前的4.36倍,年均增长率是10.31%。换言之,只要我们用最简单的操作方法,买入指数基金,未来15年应该能获得每年约10%的复式回报。和福探上面的计算差别不大。

可以大胆地说一句,现在这个位置开始买入指数基金,如果用长线投资(10-15年)的角度出发,绝对是收益远大于风险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即使你认同这点,而且觉得没有必要择时交易的话,也应该做好买入后被打5-6折的心理准备,市场的底在哪里,谁也无法猜测,但可以计算的是,如果一个市场下跌70-75%的话,即使是在已下跌了一半时买入,还会再打一个5-6折。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某天看《财富非常道》采访一位香港的股坛前辈时她说的,她说,73年港股在1700点见顶后,一直杀到800点喘定,当时这一波杀伤力有限,最令人受伤的是市场由800再向下跌时,因为当时很多人以为跌了一半都够多了,后来见底是150点,离800点再打了个2折。当然,我不相信这种极端的情形会发生现在的A股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6 22: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未必会在合理的价位买入股票,他说过“波动”??等待低估的时候才会考虑购买。

(也许这是老巴的耐心吧。)

低估到什么程度呢?这要看参与市场的投资者的情绪了。

世界上那些极端股灾的发生,不是通过合理分析能弄清楚的,否则也没有股灾之说了,让我们敬畏市场吧。

很赞同LEWIE研究员说的,现在投资长期会不错,但中短期“应该做好买入后被打5-6折的心理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16: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数势均力敌的搏斗,都会演变成持久战,不仅心理要有准备,资金上也要有准备.

有了估值,心里就有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4: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几位谈得很好。估值,只是为长期投资做个参考,而对短期投资基本上没有帮助。如果能找到短期投资的法宝,我相信没有人愿意长期投资。

股市获利,除了理性的股估值,也许更重要的是人性的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14: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确实给了野草一个新的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1 2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危机中市场的跌幅大多都很大73年港股在1700点见顶后,后来见底是150点,跌90%,美国跌60%,英国跌70%(这两个数据不知道准不准),估计当时还有很多股票市场跌幅超过了50%;

97亚洲金融风暴泰国跌90%,还有很多亚洲跌幅都在50%以上

这次的通胀从大的环境更像70年代,越南股市的跌幅有70%了,估计这次会有很多股市跌幅在50%以上

具体跌幅数据大家也帮忙找找,可能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此帖子已被 精灵鼠 在 2008-6-21 21:42:2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22: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政策走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还在不断上挑准备金,形式还没有开始恶化,除非有极为看好长期持有的标的,否则不急不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wordtree:

你的问题很典型,也许是你我对价值的理解不同,对投资的理解不同,所以一切全是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11: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精灵鼠 发表于 2008-6-22 20:48:11 :
现在的估值什么最合理20pe,还是???也许,张的时候疯狂,跌的时候一样疯狂,也许会在合理的情况下,在打折把

涨时疯狂、跌时同样疯狂,几乎总是发生,可能与国外成熟股市相比,我们的疯狂的程度常常要更大些吧?

也许现在已经合理了,不过野草还是在耐心等待跌到不合理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0:38 , Processed in 0.0244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