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 牛市当中的明星,如今纷纷成了烫手山宇。短短半年时间跌幅超过60%、70%、80%,……这里面肯定有被“错杀”的,但是,总体而言,是市场的基本选择。某阶段跌幅超过70%、80%也没什么,只要这家企业是真正的优势型企业,时间还是它的朋友,它还会显示出应有的长期回报率。 但“大众情人”式的股票,由于某阶段涨幅的耀眼而被捧成“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皇冠明珠式的企业”。如果我们抛掉其中的主观情绪因素,这些企业为什么难以真正成为长期优势型的企业呢? ??垄断型?这个词太流向了,甚至在垄断之后还要再加上个“持续成长”,惟恐天下的好事不能全安在一家企业身上。是的,中石油中石化是典型的“垄断”经营,但因为垄断却被国家限价成了通胀时代的牺牲品。其实,全世界都如此,连美国这样的最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还有个“反垄断”法。给这些“垄断型”企业无尽的各种限制。其实,只要明白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就不难明白垄断型企业的日子未必一直很好过。 ??名牌或名气型?就象赵本山的小品和流行歌曲一样的家喻户晓,但其实际价值却象飘落的轻叶一样,经不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虽然听得人不多,但即使是在伊拉克这样的国度,最高的艺术代表仍然是演奏这些音乐的国家交响乐队而不是流行歌星。 ??大款型?“大蓝筹”、“行业龙头”……这些浮躁的名词充斥着媒体和一般投资人的耳朵时,却掩盖不了其周期性盈利的本性,其实际盈利能力的脆弱就如同轻气球一样“随风”飘荡,行业形势或经济形势一变,它们变得比谁都快。 …… 长期投资的最大敌人,其实不是市场的巨大波动,而是错误地认识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