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4|回复: 5

宋鸿兵:何为优质货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31 09: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究竟是该升值,还是贬值的争论不绝于耳。但是,大家实际上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货币的购买力本来应该是越稳定越好。升值也好,贬值也罢,问题的核心是货币应该“保值”。换句话说,货币必须拥有内在的价值锚。

  货币四大功能

  当人们谈到要拥有财富时,他们实际上是希望拥有别人的劳动产品或服务。当人们希望获得货币时,其实是要拥有在未来某个时刻,能够得到所需要产品或服务的兑现能力。这种出售商品与服务而获得货币的过程,体现的是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未来兑现的过程则体现出货币“支付手段”的作用。

  而这种推迟兑现行为,反映出货币必须具备“财富储藏”的功能,存钱实质上存的是未来财富的兑现能力。最后,人们还希望今天“储藏”起来的财富兑现能力,可以在将来得到完好无损的兑现,这就是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货币与财富的完美对应关系。

  越是优良的货币,就越是能够方便快捷地拥有市场上的产品,而且不受损耗地在将来任何时刻拥有同等的兑现能力。

  其实在货币的四大功能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储藏财富”的功能,越是拥有完好无损的财富兑现能力的货币,就越能实现“价值尺度”的重要作用,在市场中就越受欢迎,也就越容易流通,从而成为优质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

  那么,货币的“财富储藏”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实际上货币的“财富储藏”功能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比较”出来的。在这一“比较”的过程中,交易双方必须依赖公平原则。这种公平原则并非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等价原则,事实上在实际的交换过程中,人们难以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

  所谓公平的获得,是参与交换的双方根据自身对需求的不同优先顺序来评估交易是否公平,正是由于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的定义不同,交易才能在互补的情况下得以实现。而社会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最需要”的兑换比率最终形成了市场价格。

  在没有货币的社会中,100种不同的商品需要近5000种“兑换比率”,而1000种商品更需要50万种“兑换比率”。可见,在货币进化出来之前,原始社会几乎不可能拥有1000种以上的不同商品,因为没有人能够记得50万种以上的“兑换比率”,这是个过于复杂的系统。因此,货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关键性发明。没有货币,复杂的社会分工是无法想象的。

“双重偶然性”难题

  同样困难的是,在没有货币的社会组织中,任何交换都必须克服“双重偶然性”难题,即两个生产者必须同时需要合适数量的对方的产品,交易行为才能获得成功。这种交易行为必须是“同步”实现,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交易的成功率。

  为了克服“双重偶然性”难题,商品的生产者总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对方所需求的商品,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广为人们需求的商品被发现出来,并成为交易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中介商品。当生产者第一次为了自己所不需要而纯粹满足对方需求进行交换时,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并导致了通货的诞生。

  通货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它本身必须是商品,也同样是人类劳动所创造出的产品。通货的选择越是合理,商品交易成本就越低,交易效率就越高,社会分工就越是细化,财富创造能力就越强,该地区的经济实力就越强。

  随着更多的地区愿意接受该通货,从而加大了通货的流通域,扩大的流通域反过来又提高了该通货的资源整合能力,并使得使用这种通货的地区经济发展更加迅速。通货最终成为货币。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2000多种不同的通货,经过世界各个地区的反复市场竞争与淘汰,结果是黄金与白银成为了最终的世界统一货币,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货币并非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天生是货币。”

  所以,货币的“财富储藏”能力的发现过程是在通货与商品兑换过程中“比较”出来的,“财富储藏”的本质就是通过货币来发现商品之间的“兑换比率”关系,而这种“兑换比率”体现了货币的购买力。

  优质货币铁律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能够实现“财富储藏”功能的优质货币,前提必须是商品。任何脱离这一历史铁律的货币,最终都难逃不断贬值的下场。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与黄金彻底脱钩,人类社会第一次一起进入了一个没有商品作为内涵的纯粹信用货币体系时代。所谓信用,其本质就是债务,信用货币体系的要害就是剥离了货币的商品属性,从而使通货所具有的发现商品之间的合理“兑换比率”关系的基本功能紊乱,并最终丧失“财富储藏”的可靠性,使整个货币的四大功能失调。

  信用货币存在价值的前提就是创造信用的人必须守信用,以此为基础的货币才会有价值。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本质原因就是债务人无法遵守信用,所以依托这种债务所衍生出的美元也就必然出现巨幅贬值。信用货币的痼疾就是债务永远存在违约风险,而基于这种风险之上的货币就不可能保持稳定的购买力。

  1971年以来,几乎世界所有信用货币都在贬值,现在的1美元的购买力仅相当于当时的6美分。从整个人类文明史上来看,至今还没有一种信用货币能够避免不断贬值的下场,直至帝国崩溃,王朝倾覆。

  从1971年到现在,世界范围的信用货币体系总共不过37年而已,人类也许是在进行一次空前的货币试验,而试验的结果还要有待时间去验证。比起人类实践了数千年的黄金货币而言,信用货币的时间还太短。从目前爆发的以美元危机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速度与广度而言,断定这一纯信用货币体系一定能维持下去也许有点过于乐观了。

  (作者为宏源证券结构融资部总经理)

长期持有现金也是有危险的,我们可以没有黄金,但我们一定要拥有优质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0: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名人张卫星破产-ZT

一周之内,北京高德黄金颐合金银制品有限公司(下称高德黄金)的400多名客户接到了公司要求其平仓的通知。他们均是“高德黄金通”产品的投资者,初始投资金额约两千多万元,在接到通知之时,他们的账户大多浮亏累累。

  “高德黄金通”是一种以黄金“现货订金延迟交易”为名,诱导投资者参与其中的黄金期货产品,投资者可以5倍的杠杆率在高德黄金提供的交易系统上进行合约买卖,号称“做市商”的高德黄金则一方面收取佣金,一方面自称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和境外交易所实现风险对冲交易。

  此前的7月15日,国际金价自见顶988元美金之后,近一个月内急跌逾200美元,自8月15日起才从772.80美元低点反弹。

  8月20日起,高德公司开始以包括政策市场风险在内的种种理由,要求其“高德黄金通”客户平仓出局,这意味着众多客户的巨额账面浮亏将成为实际损失。8月28日,高德黄金大股东、总裁、长期高调唱多黄金的国内投资界知名人士张卫星对和讯网承认,他在境内外的黄金期货交易中损失数千万元,已爆仓出局。

  张卫星对和讯网保证,高德黄金将如数清退客户的账面余额,并返还交易佣金。他表示,截至目前,400多名客户的平仓清退工作已接近尾声,只剩下十多名客户尚未达成协议。

  按国内期货业法规,期货公司严禁从事自营业务。从原则上讲,期货公司的收益来自佣金,如有自营业务则有可能将风险转嫁于客户。然而众多类似高德黄金这样的黄金“现货”公司缺乏金融监管,自营巨亏后便丧失对冲能力,必须让客户清盘出局,甚至卷款而逃。

  业内皆知,张卫星长期乐道于自己对黄金牛市的“准确预测”。此次折戟却归咎于国际炒家的“围剿”,众多受其诱导的投资者则已然损失惨重。自7月14日至8月28日,高德黄金的网站始终在发布单方多头信息。张卫星本人对和讯网承认,截至目前“黄金通”客户的损失已逾千万,但他认为这一损失责任应由投资者自负。

  就此,黄金投资专委会秘书长郑润祥在接受和讯网连线时表示,目前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单位可以提供合法黄金现货、期货交易服务,而其它不是这两大会员单位的企业,所从事的黄金期货以及相关现货转期货产品的业务均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郑润祥称,目前,全国约有7000家公司非法从事黄金期货交易,在黄金价格剧烈波动以及国家加强外汇管制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的倒闭是必然的,且“爆仓”现象亦会在近期陆续出现。

  紧急清仓

  8月28日中午,张卫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外面,仅有两名工作人员在陪着他。面对前来质询的客户,张卫星说自己已经连续工作3天3夜。

  38岁的他显得苍老憔悴,足足老了10岁。

  张卫星对客户直言不讳:我彻底崩盘了,在这场赌局中,我输了。这个周末,也就是明天(8月29日),高德黄金将进入关门审查程序,下周,你或许就见不到高德黄金这个公司了。

  高德黄金在网站里如此自我介绍,“公司经北京海淀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特别批准注册(注册号:110108009844213)是中国境内专业从事黄金业务的公司。高德黄金2006年成立,以黄金业务为核心,提供黄金投资、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

  “高德黄金通”是高德黄金提供给客户的一个产品。高德黄金对其定义为,客户以交易保证金的方式按本公司即时报出的高德标金价格买卖高德标准金条,延迟至第二个工作日后任何工作日进行实物交收的鲜活黄金的“订购与回售”的交易业务。

  无论公司对产品如何表述,在客户的实际交易过程中,因为高德黄金对这项交易提供1:5的杠杆,因此客户们把这项交易视作期货交易。

  8月22日,珠海的刘先生接到帮其代理高德黄金产品的经纪人电话,说高德黄金面临破产,为了减少损失,最好及时清仓。刘先生起初没有同意,23日下午,经纪人又打来电话,说他得到可靠消息,国家有关部门要整顿黄金交易市场,可能会冻结高德黄金的资金,到那时候高德黄金和刘先生的钱都拿不回来了,就是拿回来也要等3年到5年。刘先生怕了,赶紧做了清仓。

  刘先生说,为此,他损失了2万多。

  接下来,刘先生还发现自己的帐户已经被取消。他很奇怪:怎么连帐户都取消了?那以后想再继续操作的话怎么办?是不是公司恶意诱导客户清仓?

  张卫星承认,请客户清仓,是公司为了减少客户损失的一个举措。

  在张卫星的办公桌上,还摆放着一张未清户客户名单,“此项业务原有几百个客户,目前只剩下十几个没有清户,估计近期会全部清户完毕。”张卫星手持名单对和讯网表示。

  张解释,因为国家政策风险,国际国内经济风险以及国际黄金市场上出现了近十年来最大的价格波动等这些风险近期集中出现,导致高德黄金出现重大风险。高德公司经过审慎评估各种风险情况后,所以特别提醒本公司的各位客户注意资金帐户权益风险。于是从上周四起,他要求高德黄金的经纪人通知客户及时清仓,这项工作目前仍在进行,如果客户不能及时清仓,客户账户上的钱只能随着高德黄金的破产而拿不回来。

  对“高德黄金通”的风险提示,现在也被挂在高德黄金的网站上,滚动显示:高德黄金通的现货黄金延期交收业务由于具有交易资金放大的杠杆效应,客户利用这种资金杠杆效应在交易中可能获得很高收益,同时也可能在交易中产生亏损,所以“高德黄金通”业务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高收益高风险”是高德黄金通现货黄金延期交收业务的特征之一,在决定交易之前,投资者应该仔细审慎考虑投资目的、投资经验和投资风险,并确信已经完全明白并能承受交易中的风险。

  多头认输

  28日中午,张卫星在电脑前,点开交易系统中的好几个黄金交易操作账户,一笔笔的亏损赫然在目。8月1日之前,账面上还只是偶有亏损,盈利占主导,8月1日之后,就几乎是笔笔亏损了。

  这位长期在各家媒体抛头露面,得意于准确预测黄金牛市的多头论者。第一次坦承自己在2008年8月的这场赌局中彻底输了。“我本金投了8000万,到现在我名下所有公司一共亏损了1.8个亿,其中高德损失3500万。”张卫星说。

  2003年,张卫星进入黄金交易领域,2006年投资高德黄金。高德黄金以黄金业务为核心,提供黄金投资、融资、资产管理等业务。

  28日,张卫星向客户解释,整个变故的发生也就是10多天的时间。8月20日,高德黄金在发给几家重要客户的纸质公函中还表示,高德公司正在面对市场风险,努力扭转当前不利局面。但两天之后,他决定放弃努力,接受崩盘现实。

  “最开始,我确实想过效仿华夏现货商品交易所老总郭远峰,携款潜逃,后来我觉得全国人民都认识我,我怎么逃?而且也不应该逃,于是我决定接受这个结果。”张卫星说,“接下来,我估计会有很多的债务问题和诉讼问题,我都得面对。”
------------炒黄金也是会亏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31 22: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批牛逼灭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0: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鸿兵-《货币战争》作者,该书只是一本武侠小说,从学术来说,该书作者对西方30年代后的资本主义金融发展历史了解的不够。西方30年代前的原始资本主义,该作者阐述的还是不错的,可惜的是,作者没有混淆了原始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资本家、国家、劳动者的关系。

如果想弄清这个问题的朋友,建议阅读“西方金融史”。千万别被宋鸿兵的“九阴真经”忽悠的去“自宫”,复辟“金本位”的理想有点走火入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1: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廖子光的《金融战争》也不错,都可以作为普及性的东东来看,了解一些金融知识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贬值与否根本不是判断货币优质与否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0:44 , Processed in 0.0217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