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7|回复: 2

四大巨变见证中国电力工业历史性跨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8 0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大巨变见证中国电力工业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个令世界惊异的“速度之变”:不到5年的时间,中国电力装机连续实现4亿千瓦、5亿千瓦、6亿千瓦、7亿千瓦四次大的标志性跨越。

  这更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30年,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一个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

  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中国3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发展速度的“惊人一跃”

  起始于1882年的中国电力工业,至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仅为185万千瓦和43亿千瓦小时。从185万千瓦,艰难地攀升到1978年的5712万千瓦,中国用了整整29年的时间。1978年至今,在几乎同样的时间跨度中,“速度、对比、巨变”,成为异常醒目的突出主题:

  2007年底,中国发电装机规模已达7.18亿千瓦??这个数字是1978年的12.6倍。

  激荡的岁月,辉煌的巨变中,数字的强烈对比几乎无处不在:

  1987年,我国发电装机首次达到1亿千瓦??从新中国成立算起,用了38年。但从1亿千瓦发展到2亿千瓦,已大幅度缩减为8年时间……而从5亿千瓦发展到6亿千瓦、7亿千瓦,都分别仅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  从1996年起,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1978年,全国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仅为23.05万千米,到2007年底,已达110.63万千米;除西藏、新疆、海南及台湾外,全国性的互联电网已初步形成……

  持续、快速、稳定的电力增长和电网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更为中国经济列车的飞快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石油报

  “体制之变”影响深远

  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背后,是中国电力巨人深刻的“体制之变”。

  1981年12月,山东龙口坑口电厂正式开工兴建,这是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兴建电厂;1993年,国务院证券委批复同意山东华能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到美国发行股票。次年,两公司成为中国内地在纽约上市最早的企业;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明确:撤销电力工业部;2002年12月,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电力投资集团等??厂网分开、发电侧充分竞争的格局正式形成……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价制度改革、电力资产重组、政企分开改革……不断的变革中,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政府调控、机构监管、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的电力体制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

  实力之变:在世界舞台崭新“亮相”

  2008年3月14日,中国华能集团全资拥有的中新电力公司与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收购大士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这并非中国电力企业的首次海外收购??此前的2003年,华能集团以2.27亿美元中标,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OzGen公司50%的股权。

  从改革初期的电力投资匮乏,到实施跨国境外收购,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整体实力在30年中所完成的非凡巨变。

  截至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程承包、委托运营等境外业务。2007年,电力行业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逾155亿美元;国家电网公司的境外企业达到12家,累计投资额达6770万美元。

  发展模式之变:一个电业大国的崭新起点

  与装机规模的突飞猛进相比,近年来,中国电力工业日益清晰显现的“发展模式之变”无疑意味深长。

  2008年8月,中国最大的“风电巨子”国电龙源集团风电装机成功突破200万千瓦??这一风电规模,在亚洲同类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六。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世界上首台使用AP1000技术的核电机组??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将于2013年11月投入商业运行。

  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是:2007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605万千瓦,跃居世界第5位;水电装机1.4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在节能减排、上大压小的行动中,仅2007年,全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远远超过原定1000万千瓦的计划。目前,30万千瓦、60万千瓦及以上大机组已成为“绝对主力”,10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投运。

  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56克/千瓦小时,比1978年下降了115克/千瓦小时。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8-11-28 9:01:2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0: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荣融:新上电力项目资本金至少50%

本网综合报道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昨日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发电企业进行项目投资时,要保证资本金不能低于50%。如电企确实有好项目,国资委可帮其安排部分资本金。
据国资委统计,今年1到10月,五大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和售电价格倒挂影响利润551亿元。不少发电企业的负债率已达到80%以上。由于业绩不佳,坊间一直传闻发电企业将得到国资委注资。
最新公布的547.8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中,有大约270亿元是用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点中央企业新设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东航和南航已先期分别获得各30亿元资本金注入。
李荣融表示,需要补充资本金的国有企业并非少数。如发电企业新搞项目投入,国资委要求资本金不能低于50%,并不是25%的审批标准。但现在很多发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过高。加上现在电力需求下降,明年电力企业的还债负担会很重。
他还指出,如果省市确实有好项目需要发展,国资委要安排给资本金。要保证企业的资本金不低于50%。
有关分析人士表示,五大发电集团的负债率基本都在80%以上。虽然以前这可能是正常的,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发电企业很可能面临更大经营危机。最初五大分拆时,国家的资本金也不过20%左右。所以现在根据资本金不低于50%的标准,可以解读为国资委有望给发电企业进行注资。但具体数额很难测算。
长城证券分析师张霖指出,由于前三季度五大电力集团亏损额巨大,为其进行注资也存在很大可能。但另一方面,国资委提出50%的资本金要求,也是提高电力企业上马项目的门槛,避免在当前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再扩大规模。而降低装机增长速度,也能使得现有的发电机组利用率调高。
她也表示,国家应该并不会因为煤炭企业要求明年重点煤合同涨价,而为电力企业注资,满足煤炭企业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09: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行业亏损 电企整合各显神通

据国资委最新统计,今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但由于政策性亏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企业整体效益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前11个月累计实现税前利润6830.4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石油、电力行业受到政策性影响较大,亏损最为严重。

两大电网企业因上网电价调整而售电价格未调整影响利润49亿元,五大发电企业因电煤价格和售电价格倒挂影响利润551亿元。面临全行业首年亏损的电力行业,并购重组或称为其应对危机的一条出路。并且,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更是大势所趋。

并购重组各有路数

国电电力日前公告,决定拟以现金出资12.66亿元,参与增资并战略重组宁夏英力特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将持有英力特集团增资后51%股权。国电电力表示,通过增资英力特集团,一方面可以壮大电力资产;另一方面,还拟将英力特集团打造成发展化工产业的战略平台,结合英力特集团宁夏宁东工业园的建设进入煤化工、精细化工和太阳能新材料领域。据研究机构预计,此举将显著增厚国电业绩,完善产业链结构。

此外,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公告,表示将以约6743万元收购江苏电力持有的淮阴电厂10%的股权。

此前,鲁能泰山也发布公告:接控股股东的控制人“鲁能发展”的通知,鲁能发展与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于2008年12月11日签署了《鲁能泰山电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合同》,华能山东收购鲁能发展持有的鲁能泰山电缆电器有限责任公司56.53%的股权,双方参考《资产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结果确定目 标股权的转让价款为人民币63,741.00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国电电力收购英力特后,由国电电力、华能为代表的并购重组把整个行业此前朦胧的预期充分蔓延开来,扩散到整个板块,电力行业重组并购亦在近期掀起小高潮。

无独有偶,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桂冠电力近期也备受关注。桂冠电力是国内第一家自筹资金建设水电站的股份制企业,大股东大唐集团曾在股改中特别承诺,逐步将岩滩以及年产值高达48亿的龙滩水电开发公司的发电资产注入桂冠电力。

虽然桂冠电力并购岩滩的项目一拖再拖,并购事项将到明年才会有新消息,不过近期桂冠电力的股票表现良好。市场人士分析,桂冠电力的基本面良好,全年盈利可期,而一旦岩滩资产注入,将大大增厚公司业绩。不过,具体的还要看资产的注入时间和注入方式。

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电力需求结构的不同。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重化工业进程尚未结束。不考虑短周期的经济波动,未来5-10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未完成阶段。因此,中期来看,我国的电力需求仍将体现出弹性系数较高、波动性较强的特点。预计09年上半年电力需求仍处于探底回升过程之中,随着经济回升趋势的出现,09年下半年电力需求增速将出现回升,预计全年电力需求增速将在6%-7%之间。由此可见,电力行业还处于探底回升的过程中。

电力行业是一个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其市场竞争格局的常态是寡头竞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电源投资主体比较复杂,老、小、自备电厂较多,市场集中度很低。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并购整合逐渐增多,行业整体朝着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中有三类具备较强实力的集团公司,第一类是全国性的五大发电集团,即华能、大唐、国电、华电和中电投集团;第二类是新兴的发电集团公司,如国家开发投资总公司、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等积极拓展电源建设,权益装机容量增长较快;第三类是区域性能源集团,如粤电集团等依靠区域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这三类集团公司具有资金、规模、技术等优势和极强的外延式扩张能力,是行业整合的中坚力量。可以预见,未来行业利润将越来越趋向这些集团公司集中,整合重组也是势在必行的一步。

自2005年股改实施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收购集团资产,实现资源整合。而且,在“央企整合、集团上市”的趋势下,一些国有发电集团表达出把集团电力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的意愿。此外,国内证券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大唐发电这种优质海外上市公司的回归,提升了国内电力板块的整体价值。

针对电力行业的整合,一直有“五并三”的市场传闻,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五大电力集团重组起来会相当困难,差距不大,谁也不让谁。而且,把这五家变三家合并成更大集团,并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也与当初电力改革消除垄断相违背。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电力央企重组应该更多会发生在五大发电集团之外,通过合并较小型企业,从易到难,来实国资委要求的央企数量减小和做大做强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9:32 , Processed in 0.0203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