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2|回复: 13

[转贴]许小年博士2008年部分经济预测言论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5 07: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richard999 ):

许小年博士2008年部分经济预测言论集锦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954184>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18361958_d.html
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18315960_d.html
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18056791_d.html
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21034634_d.html
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20557036_d.html
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20526562_d.html
http://xuxiaonian.blog.hexun.com/23005778_d.html
许博士最近的言论就不再链接了,因为和大多数人的见解也没有重大的区别,实际上,他(们)的预测何时又与大多数人有过大的区别呢。请牢记:预言家的墓地里,躺的大部分都是经济学家。</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不想说翘皮话,新年了就先娱乐一把吧。

首先,我对经济学家这个行当没有恶意,只是因为他们总在股市里晃悠而觉着“经济学家”这几个字太悲哀。“越俎代刨”这几个字对他们太合适了。
进入股市以来我一直有个大惑不解的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都自以为是股市自然而然的“专家”?为什么这些人会不自觉地把股市当成他们专业上的事?为什么物理学家们从不把自己当作很懂股市的“专家”?
当你习惯于一谈到股市就想到经济学家的时候,不妨听听林奇的妙言:“如果华尔街的经济学家都死光了,对投资人也许是件好事”。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9-1-5 9:30: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6: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真是好笑 对别人的观点那么苛刻 ,可自己呢? 认知具有本质的缺陷性 ,一切已有的体系都是伪证对象.言论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发表于 2009-1-5 1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ewie 发表于 2009-1-5 10:22:41 :
接一下福探的话,因为大家普遍见到和听到的经济学家,都是专挑当下最流行、最热门的东西来说事的,目的只是混个耳熟和眼熟,以让大家确认他虚浮的“经济学家”名号。而真正做学问、做研究的,可不会象青楼红粉一样到处抛头露面。
顶liwie大大!没1,没黄国英,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17: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tbtb兄的股市成就!虽然我不同意大家嘲讽许小年,但是说实话,还是实干的投资者来得实在,靠嘴巴子混饭吃的人总是没那么讨好??说话变不来钱,还经常被人抓住话柄。

有句话说得好,做人难,做名人更难。虽然人人都会经常谈谈未来,但普通人说错了就没人关注,但是名人说错了那就是人见人踩了??做人难?!

[此帖子已被 星海测量师 在 2009-1-6 21:05:53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一下福探的话,因为大家普遍见到和听到的经济学家,都是专挑当下最流行、最热门的东西来说事的,目的只是混个耳熟和眼熟,以让大家确认他虚浮的“经济学家”名号。而真正做学问、做研究的,可不会象青楼红粉一样到处抛头露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经济学家有其专业之长,即在经济领域的解释的预测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见地的,如果我们因为经济学家预测经济有时侯预测错了,也并不等于人家就应该被嘲笑,因为未来是难以预知的,就象医生手下也会医死病人,但你不能说经济学家就是混白饭吃的。

其次,经济学家的评论首先是针对经济本身,而不是主要去预测股市大盘的运行。查尔斯?道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了“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即股市的运行领先于实体经济。如果经济学家根据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去预测股市的运行,那么是不合时宜的做法,如果真有经济学家这么做的话,你不要去信就可以了,如果有人要去信,那是股民朋友自己的悲哀。

第三,如果真要预测股市,那么经济学家并不会比其他人(包括股评人士、业余散户、巴菲特和大猩猩)更准一些。既然大家都预测不准,那么经济学家也不应该因为他是经济学家而被嘲笑(股评师预测错了,反而没人发帖嘲笑呢)。

第四,很多经济学家的对股市的评论语言都是由于记者问起的,而不是由经济学家自己撰文论述的。由记者问起话题你不能不答,因为这是采访,但一回答则可能只是站在业余的角度随便和顺便说说而已(当然人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这是言论自由),大家不必去信即可。但是如果是经济学家自己撰文论述股市将怎样怎样,那就代表他对股市的专门看法了,这种观点才代表他的真实的、有准备的意见和看法,如果看法太离谱,再来嘲笑也不迟。

第五,经济学家也有“猜”对股市的时候,从这个角度看,为什么他们“猜”对的时候没有人发帖来表扬他们呢?当年(2001)许小年抛出“千点论”,当时很多人嘲笑他甚至攻击他,可是当熊市在2005年初夏真的跌到1000点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还记得许小年当初的观点呢?本人相信,就算许小年先生不能经常预测对股市,但起码还是有学识的人,把他当作反面典型来归类是不合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0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了一下楼主提示的链接,人家许小年在这几篇文章中根本不是专门谈股市,而是就是在谈宏观经济。文章主题如下:

许小年:只调准备金率力度不够 抑制通胀应该加息 [原创 2008.04.17 10:10:01]

许小年:结构性通胀是笑话 [原创 2008.04.15 10:58:40]

许小年:抑制通胀已到关键时刻 [原创 2008.04.03 09:44:13]

许小年:中央政府需顶住压力,严控通胀,坚持紧缩 [原创 2008.07.17 09:30:17]

许小年:要遏制通胀必须继续加息 [原创 2008.07.02 10:07:27]

许小年:今年下半年到明年 中国都要对抗通胀 [原创 2008.07.01 10:01:12]

人家根本没有直接评论股市,某些人却把许小年当成预测股市的反面对象来嘲讽,牛头不对马嘴了。

下面是许小年评论股市问题的一节,怎么看也不象应该被嘲讽之人:

"看点位炒股的股民应退出股市"(2008/11/20)

  昨日,在股市中被深深套牢的不少与会人士也不忘借机向专家请教股市的问题。曾经提出中国股市需要"推倒重来"的许小年表示,中国股市应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让股市在真正的市场机制下运转。

  面对听众关于股市后市的看法,许小年表示,股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这家上市公司"。如果单纯只在乎点位和股票的绝对价格,他建议这样的股民应该选择退出股市。

  此外,许小年呼吁,中国经济必须转换增长模式。目前,政府投资在GDP的占比为45%,超过了东南亚所有国家以及日本在这一指标上的峰值。"单纯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迟早要吃大亏的。"许小年认为,"效率指标应当在规模、速度指标之上。"

??看到没?人家并没有直接预测股市,给股民的建议也是很有深度和价值的。我认为,嘲讽许小年的人也应该反思反思了。就算他预测错了宏观经济,那也不是轮到我们去嘲讽的。换了你去预测,你也不可能比他预测得更对。但是人家的工作是经济方面的,人家就要给出点评和分析意见,就算错了也要去做,就象股评师每天要发表盘面评论一样,这只是一种工作而已。人家说的东西就算错了,又没有强迫你一定要去信。天气预报也经常报错,但我们不会去嘲笑气象台的专家吧??他们还是每天都发布“预报”呢。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9-1-6 14:24:5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12: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点位炒股的股民应退出股市"??许小年

就经济学学问,本人不敢在许先生讲一句话。但在做股票上,许先生恐怕没资格与我来比。至少我有13年了没拿政府和企业一分钱的工资,全靠股票使我小康,换成许呢?

我想回一句:看着经济形势炒股的人应退出股市!

[此帖子已被 tbtb 在 2009-1-6 12:38:1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1: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经济学家怎么看怎么象算卦的,而且自不量力的评判股市,我没听说过能在平地上学会游泳的事,可经学学家就是没下过水,整天在岸上瞎嚷嚷的一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14:29 , Processed in 0.0226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