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4|回复: 0

全国首批54个农配网智能化试点工程江苏投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0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中国电力新闻网

  中电新闻网讯 9月14日,江苏溧水、溧阳公司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项目正式通过江苏省电力公司验收组验收。验收组专家认为,溧水、溧阳公司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工程项目在国网系统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该试点项目是国网公司2011年农网科技进步实施计划的一部分。2011年初,江苏公司确定南京、常州公司及溧水、溧阳公司为试点建设单位。2012年6月中旬,试点项目正式竣工。

  此次项目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监控及管理系统(RPM3000)开发及和两个供电所共54个智能配电台区的现场建设工作,实现了对供电所管理低压农网设备的监测和预警;完成了农村小动力客户能效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通过采集试点用户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最佳节能方案,指导用户合理用电;完成了两个营业厅智能化改造工作,实现了营业厅自助互动服务、综合信息展示、智能排队等功能;完成了两个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发电容量分别为5千瓦、储能容量为10千瓦*2小时,为农配网的分布式电源接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运行经验。

  此外,试点项目还开发了应用低压管理系统,较好地将分散的配电台区数据进行系统集成、分析、处理和应用,对今后供电所配电台区精细化管理具有示范性,该系统界面友好、功能齐全,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在国网系统处于领先水平;台区自动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功能有效提高了低压供电质量,降低了线损,台区电压合格率由项目建设前的99.93%提高到99.98%,台区平均线损由项目建设前的8.5%缩小到项目建设后的3.5%;低压供电线路的监测和故障定位,能精确查找380伏低压出线的故障点,缩短故障查找时间,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项目建设前的3小时缩短到项目建设后的1小时;小动力用户的能效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对用户负荷的能效分析,帮助电力客户更加合理地使用电能,对供电企业负荷控制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用户用电信息通过GPRS通信方式采用1发2收,同时向用电信息采集主站和供电所配电台区的智能配变终端发送信息,有效解决了数据安全和共享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7:33 , Processed in 0.0191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