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8|回复: 0

我国首支艾滋疫苗I期临床安全性获肯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2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日,随着最后一组接种疫苗的志愿者回访工作的完成,参加我国首支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实验的49名志愿者回访结束,整个Ⅰ期临床实验顺利结束。研究人员表示,根据目前临床观察结果,疫苗的安全性得到肯定,有望进入Ⅱ期实验。

  11日,在本次疫苗临床实验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后一组15名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接受了研究人员的验血、验尿、心电图检查等全面体检。至此,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我国首支艾滋病疫苗实验,顺利结束长达15个月之久的Ⅰ期临床研究。研究人员将根据临床观察数据和实验室资料结果,形成整个临床Ⅰ期的观察报告,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复,以决定是否进入Ⅱ期实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杰说:“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疫苗的安全性。从志愿者注射疫苗到完成临床观察,实验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目前临床观察数据显示一切正常,研究人员有信心确定疫苗的安全性,疫苗的研究单位和临床研究单位已经开始着手准备Ⅱ期实验。”

  陈杰介绍,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考察相关的国家技术要求,参考国际上临床研究的经验,并开始考虑Ⅱ期临床实验方案的筹备。

  据了解,艾滋病疫苗临床研究阶段主要分为三期。Ⅰ期临床研究考察疫苗的安全性;Ⅱ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考察疫苗的安全性并观察疫苗的免疫原性;Ⅲ期临床研究,主要在高危人群中观测疫苗对人体感染病毒的保护性,只有通过全部三期临床的考验,疫苗才能获准生产和应用。

  陈杰说,若研究顺利进入Ⅱ期,招募志愿者人数将扩大到数百人,并增加不同人群比例,特别是高危人群,用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扩大安全性试验。

  【相关新闻】

  首支防癌症疫苗申请在中国上市

  首支预防癌症的疫苗已经在美国及墨西哥获批上市,目前正申请在中国上市。

  跨国制药公司默沙东昨天在北京宣布,该公司研制的GARDASIL(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6、11、16、18型”重组基因疫苗)用于预防由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引发的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外阴及阴道癌前病变、生殖器疣和低度宫颈病变,适用人群是9-26岁的女性。

  在全世界范围内,子宫颈癌为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杀手,每年有近50万人确诊,约24万人因此死亡,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9 14:07 , Processed in 0.0235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