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1|回复: 2

海南借力第三方补齐检验短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 0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南借力第三方补齐检验短板

2015-01-21 14:48 来源:[url=]健康报[/url] 编辑:胡轶然中医养生

  基层医疗机构没有检验能力,大型医疗机构患者检验排长队,有些医疗检验项目因成本高或样本不足难以开展。这一局面有望在海南得到全面改变。
  1月17日,在海南省卫生计生委举办“粤琼落地‘9+2’卫生合作研讨会”,与金域检验达成医学检验整体协作协议,通过引进有实力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改变目前医疗检测薄弱的现状。
  海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韩英伟介绍,该省医疗检验滞后,目前能够检验的医学项目仅1000项左右,许多医疗检验项目在省内难以开展,成为海南推进医疗旅游和深化医改的瓶颈,引入第三方医检服务是对省内现有医疗资源的有益补充。
  记者了解到,金域检验进入海南后,将从3个方面开展服务。一是开展医学检验。针对三级医院侧重开发新项目、高端技术服务项目,如血液病、肾脏病、遗传病、分子技术等。
  对二级医院做好临床检验需求的补充与引导;针对一级医院,在全省300余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一体化合作,将在海口地区率先试点。届时,金域检验机构快速收取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的医学检验标本,当天出结果,由网络自动传回。二是承接公共卫生服务检验项目。三是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海南省将借助金域检验集团的国际病理专家团队,联合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病理会诊中心,投放全球领先水平的设备和系统,让海南居民和国内外旅游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病理专家的诊断服务等。
  据广州医科大学金域检验学院执行院长周志峰介绍,金域检验是我国首家获得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AP)和ISO15189双认可的第三方医检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被50多个国家与地区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9: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尝鲜”将CT等医学影像检查交给第三方机构

投入高检查结果难获医院认可 第三方机构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2015-01-21 11:22 作者:许卓 编辑:文瑰婷 0    中国日报网江西1月21日讯 “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注册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至少配备10名医师;建立医学影像所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面积应不小于300平方米、至少配备7名医师……”近日,一项关于建立医学影像机构的基本试行标准在我省出台,江西此标准的制定,从全国范围来说算是一次“尝鲜”,意味着有志于“投身”专业医学影像机构的资本有了官方依据和授权。记者了解到,由于如果检查结果得不到医院认可,全国也鲜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出现。

    据了解,近几年,随着第三方体检机构在我省的日益发展,体检不去医院已经很稀松平常了。那么,今后做CT、核磁共振等更大型的医学影像检查,是不是也能去第三方机构呢?

  实际上,把检验、影像业务交给第三方完成,这在国际上已是一种通行的模式。第三方影像机构的出现,将有利于缓解目前公立医院紧张的医疗资源,并能降低医疗费用,方便患者就医。然而我省情况究竟如何呢?

  我省已出台相关标准

  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注册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面积应不小于400平方米、至少配备10名医师;建立医学影像所注册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面积应不小于300平方米、至少配备7名医师……近日,一项关于建立医学影像机构的基本试行标准在我省出台。

  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此次《江西省医学影像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制定,从全国范围来说算是一次“尝鲜”,也是为加强专业的医学影像机构建设走出的第一步。这一标准的建立,意味着有志于“投身”专业医学影像机构的资本有了官方依据和授权。

  记者了解到,专业医学影像机构的准入标准较为严格,科室设置数量、医生配备数量、注册资金等方面都相对其他医学机构要高。为避免重复设置造成资源浪费,该标准还要求医学影像中心只能设置在省会城市和设区市,医学影像所原则上设置在设区市、县两级。

  医院不认可是大麻烦

  分布在城市各个地方的第三方体检中心经过几年培育发展,已经初步走上轨道。不过,1月中旬,记者走访南昌多家民营体检机构获悉,由于建立医学影像机构要求更高,更不易操作,因此短期内专业医学影像机构或许还很难建立、发展起来。

  “医学影像设备很贵,建立这种机构动辄需要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根本不敢随意进入。”南昌一家体检中心总经理表示。而比起资金问题,前景是否明朗更是多家民营体检中心经营者们共同的担忧。

  “普通健康体检的结果想得到医院认可已经很难,对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的影像检查结果想得到认可更是难上加难。”另一家民营体检中心有关负责人直言,虽然现在大力提倡发展健康服务业,也鼓励民营资本进入,但实际上民营机构进入健康服务业并不容易。以目前市场上的体检中心为例,这些体检中心的检查结果往往得不到医院认可,“好在普通健康体检主要还是针对健康人群,更深入的医学影像检查则更多是针对‘准病人’群体,如果检查结果得不到医院认可,那么怎么会有病人愿意来第三方机构做检查呢?”

  期待更多扶持措施

  为何许多医院不愿意接受第三方机构的检查结果?医学影像检查并不是拍完片子就没事了,这种检查的含金量更多来自医生的准确判断。我省一家公立三甲医院有关人士解释,一份核磁共振的检查报告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才能给出,绝不是一两名医生就能决定的。

  “如果轻易采用其他机构的影像报告,出了问题怎么办?”该人士还坦言,检查也是医院收入的一部分,第三方机构无疑是动了医院的“奶酪”。

  一边是强烈渴望医院认可检查结果的第三方民营机构,一边是担心民营机构诊断水平有限且会抢走收益的医院,有业内人士表示,除非政府有进一步明确且有力度的扶持政策,否则恐怕民营资本不会愿意进入第三方医学影像领域。

  事实上,相比日益发展壮大的民营体检中心,全国也鲜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出现。对此,省卫计委有关人士表示,推动第三方医学影像机构的发展的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制定标准只是走出的第一步。不过,让民营资本进入健康服务领域是大势所趋,相信将来从国家到省级层面都会出台更进一步的扶持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0: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南引进第三方检验 海南居民可享受国际病理专家诊断
2015年01月18日 07:45
来源:凤凰海南 作者:罗世容
1月17日,粤琼落地“9+2”卫生合作框架协议,海南卫计委与广东的国内最大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检验达成医学检验整体协议,引进第三方检验机构,来弥补我省医学检验资源不足,服务外包,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海南省第一个落地的“9+2”卫生合作项目。第三方检验机构不仅要为海南省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并承担全省综合性公共卫生医疗检测服务。



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无需建设检验机构降低医疗成本

第三方检验机构金域检验进驻海南后,将全面对接海南省各级医疗单位。将针对三级医院,金域侧重开发新项目、高端技术服务项目,如血液病、肾脏病、遗传病、分子技术等;针对二级医院,金域将为临床检验需求做好补充与引导,并通过专业学术会议促进临床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针对一级医院,海南省将于金域检验合作,在全省约300多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一体化合作方案,在海口地区的社区、乡镇医疗率先试点,进行“社区乡镇服务模式”的尝试,届时海口的社区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的医学检验标本将由金域检验负责进行快速收取,当天出结果,并由网络自动传输结果,可极大减少社区及乡镇医疗机构的重复投入建设,降低成本,减少政府负担,同时也更方便卫生主管部门对分布零散的社区服务站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承担海南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此次第三方医学检验的正式进驻,是海南新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除各级医疗单位之外,金域检验还将对接海南省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12年起,金域检验就承担了广东省国家免费孕前检查项目,在海南省也有连续3年承担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的经验。今后金域检验将扩大对海南省公共卫生服务的支持范围,加强力度,积极承接免费孕前检查、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慢病监测等项目,为提升海南省出生人口质量、控制过高的医疗成本支出,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助力。

海南居民足不出岛可享受国际一流病理专家的诊断服务


另外,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也是本次医学检验整体协作的重点。据悉海南省卫计委将借助金域检验集团丰富的国际病理专家团队,联合建立符合CAP、ISO15189国际标准的病理会诊中心,投放全球领先水平的系列设备和系统,让海南居民和国内外游客不出岛就可以享受到国际一流病理专家的诊断服务。建设医学院实习基地和检验、病理医生进修学习基地,运用金域检验与美国临床医学病理学会合作共建大中华病理和医学检验教育及认证培训汇总新的优势,为海南省内的医科毕业生、基层医院检验医师、病理医师打开国际进修、获取国际资格认证的渠道;开展“金色国际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启动金域检验海南培训基金,由海南省卫计委选拔优秀人才进行专项培养,为国际旅游岛未来发展储备和培养国际性医疗卫生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9 14:13 , Processed in 0.0242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