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8|回复: 0

应依国情发展乙醇燃料 莫让替代能源流于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0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来源:北国网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生物燃料技术成为世界汽车业发展的一种潮流,但是用什么原料生产生物燃料更值得人们关注。
马来西亚、巴西都是农业大国,因势利导,利用棕榈、甘蔗等为原料提炼替代燃料,合理利用了优势资源,又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开发利用乙醇燃料,由国家批准建成的四家定点生产乙醇燃料的企业进行生产。最初,乙醇生产以国内囤积的近1亿吨陈化粮为原料。据媒体报道,目前陈化粮已经基本消化完毕,乙醇生产开始转向使用新粮。
  
   乙醇燃料对于节约能源的意义毋庸置疑,但当更多的人高喊能源
安全,认为发展乙醇燃料对减少能源进口意义重大之时,不能忽视对粮食的浪费。我国并不是一个粮食充裕的国家,每年要进口大约2000万吨左右的粮食。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节约能源而耗费大量粮食去提取乙醇,这似乎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也不符合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精神。
  
   有专家告诉记者,若以粮食为原料生产乙醇,通常要用3.2吨~3.5吨粮食才能生产1吨乙醇,同时生产过程中还要耗煤2吨~3.5吨。从总的能源消耗角度看,使用粮食生产乙醇燃料替代汽、
柴油并没有总体优势,因此不一定可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寻找其他原料特别是垃圾等
废料、下脚料提取乙醇或许才是可取的办法。目前,业界已经意识到了采用植物纤维等原料提取乙醇的可能性,但还未进入到具体的操作阶段,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或许,欧盟的“三步走”计划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毕竟,有了具体和明确的发展计划,才能逐步实现目标。
  
  它山之石:各国推广乙醇燃料的背后
  
   近年来,随着巴西、美国等国家积极推广使用生物乙醇燃料,“让车喝酒”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三四十个国家的“时尚”选择,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广乙醇燃料更有计划、有步骤。有专家指出,在看到乙醇燃料日渐风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到很多国家和地区对乙醇燃料的谨慎和担忧。
  
   乙醇燃料推广更有步骤、有计划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前日本环境省决定,到2030年日本国内出售的车用汽油应更换成含10%生物乙醇和90%汽油的混合燃料(E10)。
  
   据日本环境省的计划,车用汽油的更换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2008~2012年,日本国内50%的燃料将更换成E3燃料(乙醇含量为3%);从2020年起日本开始供应E10燃料;到2030年日本所有车用汽油都将更换成E10燃料。
  
   无独有偶,就在两个多月以前,欧盟委员会公
了一份“2030年欧盟生物燃料实施计划”。与日本相比,欧盟的计划虽然没有具体指明燃料中掺烧生物燃料的比例,但却设定了这样一个范围:到2030年,欧盟要有27%~48%的机动车使用生物燃料。
  
   与此同时,美国、巴西等乙醇燃料的“老牌用户”也加大了推广力度。今年1月末,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要加快推广乙醇作为清洁替代燃料。在6年内,让乙醇成为与汽油并驾齐驱的车用燃料;巴西最近发布计划,要求今后10年内使乙醇燃料应用到近50%的车辆;另据了解,加拿大计划到2010年让35%的机动车使用E10燃料。
  
   不同的乙醇掺烧比例反映出各国的谨慎态度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虽然有许多国家积极推广乙醇燃料,但乙醇的掺烧比例则不尽相同。日本计划将乙醇比例由3%逐步提高到10%。印度实施的乙醇计划中,乙醇含量在5%以上,而美国最早推广的生物燃料是含有10%乙醇的混合燃料,目前美国大力推广轻型车使用E85燃料(乙醇含量为85%)。
  
   “一般情况下,乙醇的掺烧比例在15%以下,对
发动机来讲问题并不是很大,只要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但掺烧比例过高,如美国推行的E85燃料,必须要使用专门的发动机才适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位发动机专家说,“虽然乙醇技术到目前来讲相对较为成熟,但乙醇自身还存在某些缺点,这让各国政府对乙醇燃料持谨慎的态度,在逐步提高乙醇的掺烧比例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进乙醇燃料的使用范围。”
  
   这位专家解释说,乙醇的热值比常规汽油热值要低,因此理论上使用
醇类燃料后,发动机的油耗随着醇类掺入量增加而增加。以使用E 10燃料为例,发动机的油耗约增加3%~5%;而且,乙醇汽化潜热比常规汽油高,这会影响发动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从而导致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下降,甚至在低温条件下使混合燃料难以汽化,不易起动;另外,醇类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酸等化学物质,对发动机金属部件会有一定的腐蚀作用,需要使用金属腐蚀抑制剂;醇类对汽车供油系统的橡胶部件有一定的溶涨作用……
  
   乙醇的“缺陷”迫使多个国家在推广过程中更加谨慎。以日本为例,日本环境省计划今年用E3燃料在冲绳县宫古岛的加油站进行试点,预计到2007年宫古岛约2万辆汽车将全部使用E3燃料。此外,日本环境省正与国土交通省研究如何使2008~2012年出售的
新车全部适应E10燃料。
  
   原料来源是乙醇燃料发展的关键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是乙醇燃料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不过,用什么原料来提炼,则是这个国家能否发展好乙醇燃料的关键。
  
   “美国和巴西大力推广乙醇燃料与其有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关。”一位行业专家指出,乙醇俗称酒精,主要是从含糖、
淀粉的甜菜、甘蔗、玉米、草秆、薯类、大麦等农作物及木质纤维中提取。众所周知,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玉米上亿吨。美国政府因势利导,利用其优势资源提取乙醇,推广乙醇燃料减少今后对原油的依赖。而巨大的乙醇需求又刺激了美国玉米的产量。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将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20%左右。巴西作为农牧业大国具有可耕地资源充裕、气候适宜等优势,在目前巴西生产的前15种主要农产品的产值排序中,甘蔗位于第二位,而甘蔗也正是巴西提取乙醇最主要的原料。
  
   对于具有农作物优势的国家来说,变优势资源为替代能源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刚刚推出E10燃料更换计划的日本,却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除
大米产量过剩以外,大部分农产品不能自给。记者在截稿前,试图采访日本如何解决乙醇生产的原料问题,未果。若日本采用从粮食中提取乙醇的方法,那么,以进口粮食来替代进口石油或许并非上策。
  
   欧盟委员会表示,将通过多种手段提取生物燃料。其“2030年的生物燃料实施计划”分三步走:2010年以前,主要从谷类及植物油中提取生物燃料;2010~2020年,通过技术突破,利用农、林及工业产品废料制取生物燃料;2020~2030年,主要通过能源作物制取生物燃料,能源作物单位种植面积产量高、成本低,将成为未来生物燃料的主要来源。欧盟的作法似乎可以给人一些启示。
  
  相关链接 关于乙醇燃料的几个观点
  
   1.基础设施配套要跟上生物燃料发展的速度。
  
   “生物燃料比人们熟知的汽油要难找得多。因为美国境内目前出售乙醇燃料的加油站仅有600个,而常规的加油站数量多达18万个”???美国一家媒体报道说。
  
   2.混合燃料与
混合动力是两回事。
  
   “有人认为乙醇燃料是可以和混合动力抗衡的一种技术,但其实这两者基本没有可比性。 乙醇燃料发展的目标是成为替代能源,而混合动力的目标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两者的发展并不矛盾。混合动力也可以使用在多种燃料的汽车上,以提高效率为目标,发展的空间更大。”???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一位发动机专家说。
  
   3.乙醇燃料是解决依赖能源进口问题的一个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案。
  
   “我认为乙醇燃料技术今后将在美国不断升温,我从未见到过如此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和
汽车产业面临的许多问题。我并不期望美国百分之百的汽车都使用乙醇燃料,但只要替换20%~30%,就可以大大减少对于进口能源的依赖,这个技术对于汽车业和美国国家经济来说,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机会。”???通用汽车北美副总裁马克?莱尼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5:55 , Processed in 0.0199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