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3|回复: 0

政策调整,投资燃料乙醇面临更大压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信息来源:中国化工报

2002年,国家为消化陈化粮、替代汽油能源,开始采用定点生产、封闭销售的方式,指定河南天冠集团和上市公司安徽丰原生化等四家企业,以玉米、小麦等粮食生产乙醇,掺混于汽油当中。由于粮食乙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家一直对相关公司给予一定补贴。但是,随着乙醇汽油在全国九省市的推广,陈化粮库存骤减,像河南天冠集团储备的陈化粮基本用完。同时,市场上玉米、小麦价格猛涨,粮食乙醇路线受到质疑。事实上,燃料乙醇除了与民争食外,还存在着产能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但有研究结果明,即使把美国生产的每一粒玉米都用于乙醇生产,也只能满足美国汽车所需燃料的12%。这意味着粮食乙醇最终仍将无法代替汽油成为美国汽车未来的主要燃料。

其实,从生产工艺来看,不仅仅是粮食可以生产乙醇,某些纤维质类原料也可以生产乙醇。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纤维质生产乙醇在未来10年内有望完成工业化进程。纤维质是地球上资源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主要括草、甘蔗、红薯等不与口粮争地、争水的高产、高糖或耐旱、耐碱经济作物,还包括秸秆、农作物壳皮、树枝、落叶、林业边脚余料和城乡固体垃圾。据测算,我国每年秸秆资源一半转化为乙醇,其数量就可以超过我国汽油消费量的1.2倍以上。
综合考虑利弊之后,国家终于出台了将乙醇补贴全部统一为1373元/吨的决策,我们分析认为,国家补贴减少的真实用意还是鼓励相关公司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开发非粮乙醇。
事实上,在出台此政策前,国家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与暗示,比如前一阶段在上海召开的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将不再利用粮食作为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原料,取代粮食的将是经济作物。玉米秸秆、麦秸和木薯等纤维素等成为新的原料目标,将改变以前走的玉米、小麦等粮食原料路线。财政部近日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提出:“石油替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是扶持发展生物乙醇燃料、
生物柴油等。生物乙醇燃料是指用甘蔗、木薯、甜高粱等制取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是指用油料作物、油料林木果实、油料水生植物等为原料制取的液体燃料。”根据上述规定,涉足核能、煤变油、煤基醇醚燃料、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开发,以及垃圾发电、秸杆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公司,至少不会成为“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资助对象。
由此,我国政府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已经有保有压地对乙醇生产线路给出了明确指示。由此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的丰原生化、河南天冠等企业必须在未来改换生产路线,寻找新的原料。
据了解,目前走玉米乙醇路线的河南天冠集团已经开始了转型之路,其年产3000吨的纤维乙醇项目已经于8月底在镇平县奠基,据悉这是国内首条千吨级纤维乙醇产业化试验生产线。当然,由于受规模限制,纤维乙醇的生产成本还高达6000元至6500元/吨,比小麦为原料生产燃油乙醇的成本高500元至1000元。但是随着试验成功,产能扩大后,成本有望降低。总体来说,在政策的扶持下,纤维乙醇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而在这之前,广东首条以木薯作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线也在6月落户广东清远,而盛产糖蜜和木薯的广西也正计划在南宁和贵港兴建两个乙醇燃料生产基地。此外,有消息称吉林华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南方某地洽谈一项并购木薯乙醇的项目。当然,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7:50 , Processed in 0.0194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