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6|回复: 0

打破多晶硅原料不足及价格上涨 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电池将投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2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量产及业务问题,太阳能电池模块厂商Fujipream与球状硅太阳能电池研发风险企业Clean Venture 21展开了合作。Fujipream将提供资金和人员支持Clean Venture 21进行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电池单元的试产车间建设及高效研发。另外,Fujipream还将建设从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的电池到模块的一条龙量产工厂。

从板到球,硅使用量削减至1/5~1/7

  电池单元及模块的供应不足和价格上升目前已成为太阳能电池普及的瓶颈。这是因为:主要原料多晶硅的供应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硅晶圆价格的上涨越来越严重。作为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此次的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电池备受关注。

  目前主流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主要通过厚200~300mm的板状多晶硅吸收阳光来发电。而此次的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电池则通过直径为1mm的硅吸收阳光来发电。通过与利用兼作电极的反射镜进行集光的技术结合,在确保与原来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同等性能的同时,“可将硅使用量削减至1/5~1/7。”(Clean Venture 21社长室园干夫)

  这样一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成本到2007年便“可降至现有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的89%”(Fujipream常务董事、太阳能生产事业部清洁能源负责人手?博文)。另外,通过提高球状硅的转换效率等措施,估计2010年还“可进一步降至现在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模块成本的约58%。”(手?)。

2006年4月开始少量生产,2007年4月开始量产

  两公司的量产及业务计划如下。首先将在2006年4月启动Fujipream从2005年10月开始导入的集光型球装硅太阳能电池单元试产线。生产能力为250kW/月,投资额约为4亿日元。

  量产线方面,Fujipream计划2006年度内建设,2007年4月正式投产。投产初期的生产能力为1MW/月,2008年度将增至3MW/月。与此同时,Fujipream还将启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新工厂,进行从电池单元到模块的一条龙生产。模块工厂将于2006年9月投产。投产初期的生产能力为1MW/月,计划2007年度增至3MW/月,2008年度增至5MW/月。Fujipream将以上计划设定为第1阶段,总投资额为45亿日元。

  第2阶段方面,将在2009年度和2010年度对电池单元工厂和模块工厂分别进行产能达3MW/月的设备投资。到2010年度,将扩大至月产10MW、年产120MW的生产规模。这样,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日元。估计第2阶段的总投资额约为105亿日元。

课题是转换效率,“在量产开始之前达到结晶硅水平”

  集光型球状硅太阳能电池的课题之一是转换效率。目前的转换效率为11.7%,比原来的结晶硅太阳能电池的13%强略低。

  Clean Venture 21的室园提出了改善目标:“在2007年4月开始量产之前实现与结晶硅太阳能电池同等的转换效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比如优化球状硅的结晶工艺以降低结晶缺陷,以及加大对球状硅内的杂质浓度分布的研究力度,来提高转换效率。目标是:通过不懈地进行上述研发,在2010~2011年将转换效率提高到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5:51 , Processed in 0.0195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