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1

电力改革时间表出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7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力改革时间表出炉


日前,备受关注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获得国务院批复并转发。这一实施意见明确了下一步电力改革时间表:前两年将集中精力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巩固厂网分开成果,稳步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和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推进电价改革,对输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开展输配分开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研究;后三年将进一步完善区域电力市场,落实电价改革方案,适时开展输配分开改革试点和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等工作。

按照这个时间表,目前将在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输配分开改革试点,重启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并进一步推进国有发电企业整体或主营业务上市。

今年要解决电改遗留问题

从2002推出《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以来,“十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领域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电力监管体制建设取得进展。但还存在电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

去年11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提出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此次下发的实施意见,仍然以市场化为改革的方向。

此次电改实施意见指出,要抓紧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逐步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巩固厂网分开成果,抓紧完成厂网资产划转移交,解决相关遗留问题,防止产生新的厂网不分。

所谓“遗留问题”,是指“分家”时,为了电力安全调度以及为分流职工需要安置资金,电网预留了920万千瓦和647万千瓦两部分发电厂资产。据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介绍,去年电监会启动了920万千瓦的变现工作,所涉及到的38家标的的资产均已明确受让方,包括央企、地方国企、外商投资以及民营企业;647万资产变现工作也将于近期即将开始,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

此外,实施意见还指出要稳步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工作,逐步实现辅助性业务单位与电网企业脱钩,积极推进电网和“三产”、多种经营企业的分离工作。主辅一旦实现分离,厂电和电网就能“轻装”进入电力市场。

推进电力企业整体上市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国有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革,支持国有发电企业整体或主营业务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继续推进电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规划指导下的电力项目核准制度和优选机制,规范准入、鼓励竞争。为此,必须要求完善发电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此前,王野平在电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目前国内部分地方出现局部限电是由于电网建设滞后造成,其中包括资金不足导致城市配网建设不能满足用户需要。此次实施意见针对电网滞后的问题指出,要深化电网企业改革,多方筹集电网发展资金,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处理好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的关系,促进城乡电网协调发展。

  今年推出输配分开试点

我国当前的电力价格只有电厂上网电价和终端销售电价。如果要满足区域电力市场调配、建设统一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必须要增加一个独立的电力输配价格作为中间环节,否则无法进行区域间电力交易。因为要核算输配电价,有必要研究制定输配分开方案,目前就必须首先推出试点方案。实施意见指出,“先对输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为研究制定输配分开方案,创造条件,积累经验。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输配分开改革试点方案,稳步进行。”

  区域电力市场试点重启

尽管厂网分开后发电方面实现了竞争,但在售电方面仍然被电网企业一家垄断。按照实施意见,要想彻底打破垄断,着力构建符合国情、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必须要将竞价上网、大用户直购电以及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多买多卖的局面。此前电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向海平向本报记者表示,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上网和大用户直购电将结合起来一起做。

根据实施意见,要因地制宜,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十五”期间,我国在东北、华东尝试建立了发电厂竞价上网的电力交易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个试点被叫停。今年电监会有望重启东北、华东电力市场的工作。

此外,要处理好电源、调度、售电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推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逐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1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电改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继2001年广东率先全国实施“厂网分开”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广东电力体制改革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4月12-14日,广东电网公司分别与吴川、廉江、电白、化州、阳春、连平、龙门、封开、新丰、大埔等10县市人民政府和供电企业签署接管协议,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电力体制改革和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全面实现区域直至全省同网同价扫清体制障碍奠定基础。 
  在接管仪式上,广东电网公司黄建军书记表示,省政府开展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是一次历史性的举措,对促进全省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和建设建设主义新农村,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东电网公司接管后,已接管的县(市)销售电价将与地级市实现同网同价,供电服务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 

  按照接管协议,接管后10县(市)供电局将组建成为广东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电网公司要求已接管的代管县供电企业按照南方电网公司《关于贯彻落实“加快农电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施纲要》的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电网投入,加大农村电网的改造力度,使代管县普遍存在电网结构不合理、农网残旧、线损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广东电网将对已接管的县级电网建设纳入到广东电网公司的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程序,尽快使代管县电网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广东电网以覆盖面广、技术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优良的供电网络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相关链接: 广东农电体制改革之路 

  为促进全省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以来,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取消乡镇趸售和县乡电力一体化改革。2002年6月底前,广东省50个趸售县级供电企业全部由广东电网公司代管,全省3.3万个村级管电机构取消,由镇管电机构实现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四到户”管理,广东省形成县镇电力一体化管理新格局。广东电网公司在体制改革、农网改造、经营管理、安全供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代管工作取得了成效,代管县供电企业人员实现了负增长,全省农村住宅电价全部降到每千瓦时0.79元以下,广东电网公司直供范围内实现了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代管县范围内实现了城乡居民住宅用电同网同价,得到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不少地方政府强烈要求省政府尽快启动广东省县级供电体制改革,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2003年12月,省政府十届28次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把50个代管县供电企业划由广东电网公司直管的改革目标,2004年1月,省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省长为组长的广东省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随后,15个地级市政府以及50个代管县(市)政府分别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5月,十届39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广东省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对广东省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人员分流安置、合理测算和统筹解决改革成本等事项作出了决定。8月26日,省政府召开了县级供电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员大会,明确了改革目标并部署了工作任务。广东电网公司按照省政府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了接管50个代管县供电企业的准备工作,制订了接收方案。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人员考试、民主测评、清产核资、接管协议等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7:50 , Processed in 0.0197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