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77|回复: 2

中国信息化新机遇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9 09: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信息化新机遇分析

全球化、虚拟化、消费化的企业IT应用趋势,只有网络才能作为开放、统一的平台满足新的需求。网络的角色势必由原来的传输平台职能转化为综合服务平台。智能化信息网络架构将为中国信息化带来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机遇。

从水电、火电的开发,到风力、核能的应用,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为现代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工业化进程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伴随网络科技的兴盛和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力行业的价值链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直线价值链转变成网络型的价值模型,电厂、电网和用户互相之间都产生了选择和竞争关系。在新的市场交易格局中,电力交易的完成将更加依赖于基础数据的计量以及不同参与方相关信息的交流,因此对信息平台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大。

电力改革、市场化营销带使电力产业生机勃勃。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信息网络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电力自动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专家预测:“电力信息化将由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向企业管理、经营和决策信息化发展;由企业内部管理向为企业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和经营运营、优质服务发展;由信息化基础工程建设向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发展。一些重要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如电力市场运行和评价系统、电网分析决策系统、电力企业级ERP系统、供电企业营销和电力商务系统、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发电厂级别监控信息系统(SIS)等信息化应用系统,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和企业级数据中心,将是今后几年内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行业竞争决胜的关键也将变为能否建立下一代的智能化电力信息网络,以获得更高的效率、更安全的运行、更高效益的应用。”

信息化的挑战

在电力行业,很多重要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如电力市场运行和评价系统、电网分析决策系统、电力企业级ERP系统、供电企业营销和电力商务系统、电力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发电厂级别监控信息系统(SIS)等都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各种IT信息化应用之初,企业是为了实现一个单独的目标而去购买与之相关的系统与软件,这就造成了“有多少个功能就有多少个系统”的问题,其结果是企业内的IT系统变得愈加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在对基础系统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之后,在系统之上引入了应用的概念,这一变革使得IT架构的整体价值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应运而生了诸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HR(人力资源)、SCM(供应链管理)、财务、企业语音VoIP等在内的,部署在企业网络之上的IT应用。但是随着这些应用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逐渐意识到这些应用虽然都“整合”入系统,但并没有真正融合在统一的网络基础上,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的形成一个可以互联互通的“层”,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依然严重。

同时,随着新应用的不断扩展,不仅使得网络承载量增大,网络结构日趋复杂,还增加了整体网络的维护需求。新应用的加载,有时超出了网络的承载能力,出现了作用受限制或闲置的情况,从而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这种种困难都对电力行业的承载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现有网络不断改进升级,并不断强化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和企业级数据中心,以保证各种智能化应用的执行。

归纳而言,信息网络完善的挑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数据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流动,带来了安全性的隐患。随着IT系统成为企业战略性的资源,稍有不慎,即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其次,众多IT设施和应用的部署,带来了IT系统的复杂性,电力企业决策者们在为不断增长的IT投资和复杂系统所需付出的高额维护成本而头疼;第三,电力企业潜在的IT应用需求犹在不断涌现,在推动IT系统变革的同时,如何实现有效的ROI(投资保护),是每个企业IT决策者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NA的演进过程

如果说过去的网络是无人管理的道路,那么智能化信息网络则是完善的交通规则管理之下顺畅通行的高速公路。

在后信息时代,终端用户需要的是能够更加智能,更理解用户需求的网络: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智能化的网络基础为什么是必需的?首先,各种不同应用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大了电力企业的IT投资,同时也使得企业大环境内的IT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随着这种现象的加剧,“统一换装”显然是不可行的,这种隐约的压力变得愈加清晰。其次,数据在各种应用之间的流动并非是从A系统到B系统这么简单,它们的线路是非常曲折且复杂的,而这就造成了安全风险的提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业界的一些厂商提出了SOA(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概念,希望能够对复杂且各自独立的各种应用进行统一的整合、封装与分配,进而节省承办、主动响应业务需求。然而,如果企业的IT系统没有从网络基础架构上对此做出回应的话,那么无论是提升IT设施在商业运营中的影响力,还是提升IT的灵活性,加速IT技术变革,都只是空谈。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科服务导向网络架构(SONA)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协助电力企业构建IP网络平台方面展现其独特的价值。SONA使得信息在企业IT网络内部能够智能的流动,从而整合IT系统,剔除冗余设施,提升网络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从长远看来,安全会成为网络本身的固有属性之一。

智能式SONA

正是看到了全球的网络从简单的链接功能逐步迈向能够感知不同业务和应用的智能化趋势,思科公司提出了IIN(智能化信息网络),这是一个代表业界未来3-5年发展方向的技术理念。IIN不仅是一个技术理念,也是思科公司响应客户需求所提出的商业框架。思科公司正在努力成为行业专家和值得信赖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并赋予不同行业不同的IIN理念。在电信领域,思科公司提倡IP下一代网络(IP NGN)为全球的有线网络和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提供创新的技术支持;落实到商业市场领域,IIN的技术理念则变成了“一站式服务”(The whole offer),为成长型的企业提供简易安全和灵敏的解决方案;在消费者市场上,IIN则体现为“网络家庭”(Connected Home);同样,面对企业市场用户,思科也为其网络赋予了IIN特性,从数据中心到企业分支机构,从广域网到局域网,思科的解决方案在企业网络的各个层面都赋予了其智能性,这就是SONA。

SONA架构将复杂且具有共性的应用集成到网络层面,而将个性化的高端应用部分留给了终端完成。例如,从网络诞生之时开始就一直存在安全问题,过去的解决办法是针对特定的威胁采取相应措施,发展用户识别、防火墙、IPS等多种分离的技术,但新的安全威胁层出不穷使这种策略疲于应对。网络的智能化使得安全问题有可能在统一的智能IP网络基础上得到解决,通过“自防御网络”(SDN)这样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使网络获得自身抵抗力,并能自动适应网络环境下不断变化的威胁。思科首席发展官Charles Gincarlo认为:“从长远看来,安全会成为网络本身的固有属性之一。”同样,像组播、负载均衡、磁盘管理这样的功能也正在成为基础网络服务的内容。

建立在SONA架构基础上的的网络系统,可以同时实现易用性、集成性和功能统一性。这样将使用户获得无缝地访问关键信息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业务灵活性和制定更为准确的决策;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更快地部署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型应用和服务,从而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网络的TCO(总体运营成本);此外,这种方法在一个系统框架中进行持续的创新,从而为用户在其网络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了良好的投资保护。CIO们能够减少冗余系统,消除“管理鸿沟”,从而大大压缩系统运维的开支,将有限的IT预算更多地投入到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创新当中去。

中国电力借SONA腾飞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对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政府每年在能源行业的投资增长达到14%,高于GDP增长速度。自2005年开始,电力企业也由大规模ATM WAN和第一张IP调度数据网的建设,进入第二张调度网的前期规划过程,对于“数字电力”的要求陡增。

以电力信息化发展较早的江苏电力为例,网络基础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演进至SONA架构的进程,它们始终以追求效率与效益作为发展的支撑点。从98年江苏电力的Intranet就连接省电力公司机关和所属十三个省辖市供电局、十三个发电厂以及四个直属单位和一所高校,数据并网综合查询。到2000年初,江苏电力着手实现了从ATM到IP的跨越。在网络基础层面,着手解决了电力调度、语音业务和信息中心的统一组网运做。今天,江苏电力在网络安全,IP电话、智能应用等方面全面推进,从管理要效率,从应用要效益,把SONA的价值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地区即电力企业中,思科基于SONA的解决方案也得到了极大推崇。经过四年的系统性建设,嘉兴电力借助思科网络完成了对于各个乡镇的覆盖。在网络构建方面,思科提供的7609和6509主干交换机无论端口密度、主干速率、多服务支持、联网规模等方面,完全可以满足嘉兴电力局目前和将来的通信和服务要求;嘉兴电力局还可以结合VLAN(虚拟局域网)和可用作基本网络交通控制的Access Control List (ACL)来加强内部网络的安全管理,将来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采用IP SEC(网络安全的产业标准)技术,充分保障网络的安全;而在应用领域,思科的IP电话技术在电信、金融、政府等企业已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到随着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拓展和深入,网络多媒体应用如网络视频广播、网络培训、桌面视频会议系统会成为嘉兴局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科系列产品可以随即通过MULTICAST(组播)技术支持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高效传输。

SONA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的潮流。从代表基层电力机构的衢州电力,到江苏、浙江、黑龙江、云南等区域电网,到新近高速扩张的北京电力 大家都在建设、完善智能网络。以IPT、MPLS VPN、UC、安全等为核心打造自己的SONA体系,通过网络的融合、应用的融合展示自我风采。

归纳而言,SONA对电力企业的价值可以体现为网络乘法效应和网络放大效应:

乘法效应-更简单、更灵活的集成基础设施将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进而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的商业收益。对于电力企业,使用思科SONA,您将能够提高整体IT效率和利用率,由此增强 IT 的效能。

网络放大效应-指通过思科SONA帮助企业IT增强对整个企业的贡献。IT资源的最佳效率和使用将以更低成本对企业产生更高影响,使电力企业的网络成为可盈利的增值资源。

挑战未来

通过思科SONA朝着更智能的集成网络发展,电力企业可分阶段完成:融合、标准化、虚拟化和自动化。与思科渠道伙伴或客户团队合作,您可使用思科SONA框架为企业的发展制订蓝图。凭借思科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标准化领域的领先地位、成熟的企业架构和创建针对性行业解决方案的丰富经验,思科客户团队可帮您实时满足业务要求。

未来,网络的作用正在不断发展。明天的智能网络将不止提供基本的连接、用户带宽和应用访问服务,它将提供端到端的功能和集中统一的控制,实现真正的企业透明性和灵活性。思科SONA使电力企业能够扩展其现有基础设施,朝着智能网络发展,以加速应用并改进业务流程。思科提供设计、支持和融资服务,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您的投资回报。

思科及其合作伙伴提供了生命周期服务方法,以使客户的业务目标与技术实施保持一致。此方法根据技术和网络的复杂性,定义了必须采取的措施,以帮您成功部署并运行思科技术,且在网络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优化它们的性能。

思科及其合作伙伴将针对电力客户环境和能力共同构建适当的部署模式,包括技能识别、能力评估及方法差距评估等内容,以便创建一个定制的解决方案,帮助电力客户迁移到面向未来的思科SONA架构之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2 14: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电信行业二次革命

一度被公众放大、并赋予各种复杂使命的“运营商重组”、“中国3G布局”种种“大义”,被国防科工委等相关部门可能与信产部合并的消息瞬间消解。

“必须等各方面的消息明朗以后,TD建设的时间表估计才会加快。”3月9日,一位承建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的设备商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大部制”消息甫出,中国电信业大调整的布局必然被推到更高层面去探讨。

“国家希望在下一代网络发展中,通过电信业带动中国在高端行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的突破。”该人士分析,此次调整决定了“电信业二次革命”的内涵将远远超越于电信业的内部事务本身,它将站在更为宽泛的产业布局上??以电信业为火车头,总体提高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更多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大任。

“我相信,国家对于电信的布局和战略,绝对不仅仅局限在3G发牌那些排列组合上。”前述TD设备商认为,部委的调整或许会使已箭在弦上的各种电信业布局的节奏慢下来。

“按照逻辑推进,应该首先是部委调整,再电信业重组,只有重组消息明朗后,才会推动TD的下一步建网。”

国家战略:站在重组与3G之外

“根据目前电信业面临的增长瓶颈以及部委、央企重整的大思路和目标,我不认为最近传言的各种电信重组版本和重组后预计的血拼竞争,是一个必然结果。”

前述TD设备商人士分析,部委合并将重新改写行业对中国电信业近期两件大事的定位:

一是争议过热并且版本颇多的电信重组。他认为:“从全球看,电信行业成熟的国家一般也只能容纳三家赢利的运营商,中国较强势运营商已达三家,那么重组的结果也不可能是恶性竞争,而是'适度竞争,部分市场化'。”

“排除重组和3G带来的微妙变化,如果看得更长远,中国电信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事实上也很快要触及自己的天花板。”中兴通讯一位人士亦认为,国防科工委与信息产业部的可能整合,应当“刺激”业界跳出“重组”和“3G”发牌等事件的喧哗,更为理性在看待中国电信未来面临的真正瓶颈。

“王建宙在去年一次讲话中也提到,全国移动用户超过9个亿恐怕就快到头了,而规模一旦触及底限,随着话费降低,利润率也必然降低。”该人士分析,按照目前电信业的发展速度,2010年将是中国移动用户数规模效应的极限。

“触及极限的时候正在到来,而过度竞争将会加速降低行业利润。”他认为,重组的大方向应该朝着增强运营商的现代化管理能力,并提升其为信息化的综合服务能力迈进,而非“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他举例说,“比如,如果移动整合了铁通,不见得非要发展固网,而是继续它既有的移动业务优势,并挖掘行业客户。”

而另一件事则是TD-SCDMA的建设。上述设备商人士认为,“重组等消息明朗后,会让运营商更明确和加速TD网的建设”,并通过TD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带动软件、芯片、终端等产业链各环节走向成熟,从而超越中国电信业现有的行业瓶颈,提升中国电信业的内在价值。

“目前首期奥运十座城市的TD建网已基本完成了原定的合同基站布网,接下来是主要是逐步吸引用户、终端完善,以及该些城市TD网的优化工作。”该TD设备商透露,传说中的“TD二期建网”将有待部委调整、电信重组等明确后方能进一步推进。

触及“天花板”的中国电信业

的确,被各种电信业重组、发牌消息掩盖的是一个即将来临的事实:中国电信业的规模正在接近它的天花板。

信息产业部成立以来的十年,亦是中国电信业超高速成长的十年,中国电信业已经在全球电信市场中,凝聚为一个相当有实力的竞争体。根据国信证券统计,中国电信业每年2300亿元的投资,占了全球的8.5%;约9亿电信用户,占全球20%;每年7300亿的运营收入,占全球5.5%;此外,中国电信业的利润也相当可观??1300亿元的净利润总和,16%-18%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利润率。

但这个年前值7300亿元的庞大竞争体,事实上已经快接近其上升通道的极限:

“中国电信市场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是总体蛋糕和增长的切分的问题,对运营商、设备商均是如此。”国信证券电信分析师廖绪发说,中国电信行业近期由于3G发牌和行业重组带来的强烈预期,未来将更多表现在几大运营商间的“此消彼长”上,也就是说,在2010前,中国电信业总体的蛋糕并不会因为重组以及3G发牌而有所消减,只不过中移动以外的三家弱势运营商“将因存在的'份额转移的增长杠杆'和'估值提升杠杆'而获得非同寻常的重估性超额收益”。

即将发生的行业重组或能因为其“份额转移”效应改变局部格局,但是显然,对于总体蛋糕的做大而言,并无实际推动。

“电信用户规模达到9亿,成立于十年前的'信息产业部'历史使命已经达成。”广东移动人士说,结合3G以及下一代网络的特点,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应该走向电信业与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整合,推动“电信业”向“信息服业”转型,从而拓展动电信的内在增值空间,并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中国电信业的平均ARPU值是74元,远远低于全球平均的35美元;从现有用户实际需求看,仅仅依靠满足'通话'需求,是很难再提升电信业内在价值的。”广东移动人士说,以广东移动为例,“广东移动近期开始尝试和交通、能源等部门等合作,为这些行业提供各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这会是中移动将来一个服务方向,即从个人用户更多转向行业用户,作为一个行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这是电信业未来增值的必然路径。”

中兴通讯人士亦指出,从欧美等3G业务发展来看,需求与服务的拓展方能真正提升3G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而在业界看来,“电信+工业”的发展模式,远远超出了现在信息产业部的职权范围。“相关部委如果进行整合,将大有裨益。”广东移动人士说,它的根本目标将决定今后中国电信业的定位和走向。

电信业:服务“全球500强”

“从部委职能可能重组,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电信业未来的定位将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上述设备商人士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以前都主要是制造业,但这是不够的,它需要信息化的提升。”
中兴通讯人士也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辉煌将在未来十年面临新的竞争,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普及,中国制造业过去依靠低成本、资源消耗等模式打造出来的竞争力将必然逐步走向式微。

中国从低端制造业走向高端制造、服务业的拐点在哪???这需要更为全面与前瞻的布局。

在业界看来,无论包括运营商重组在内的央企重组,以及“大部制”下的部委可能重组思路,其目的都将不约一而同地指向??“建立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而电信业的重组与调整也必然服务于该大方向。

本报初步统计,根据2007年全球500强统计,全球制造业入围企业中,包括大型工程机械、电气、芯片在内的制造业已经明显让位于金融、电信、能源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全球500强中,制造业企业已不足100家,而金融、电信等服务行业企业已经达到了270家。

此间,根据海通证券统计,中国大型央企的改造将成为打造中国优势“500强”企业的龙头:2006年有23家中国企业入围《财富》“500强”,其中内地企业19家,台湾3家,香港1家,而内地19家入围企业中,有13家为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其中包括中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另外企业主要集中在以中石化、中国银行,中国人寿、南方电网、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等能源、金融、交通等行业部门。

很明显的是,与电信行业面临的危机一样,中国目前在交通、金融、能源等行业优势同样来自人口红利,以及低端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在五年以后越来越少,工资等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更新和生产率提高对劳动力就业反而是一种压力。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未来更多来自能否提高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而不是成本及规模优势。”广东移动人士说。

如何将中国企业既有的优势保持并推进,电信业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2007年是央企第二个经营业绩考核期(2007~2010年)的第一年,国资委第一次对当前159年央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整合目标和思路,并提出央企队伍从当前的159家四年间将缩编至80~100家,“实现强者更强,弱者出局”,到2010年时“培养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企业集团”的目标。

根据海通证券统计,《财富》500强排名的主要依据是年营业收入,到2010年其入围的门槛将接近180亿美元。而从全球经验来看,要达到30-50家入围500强的目标,“仅仅依靠强强联合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信息化、网络化等能力来提高中国企业综合服力能力。”

广东移动人士说,在可以预见到的趋势中,“中国信息产业在软件、芯片等产业领域已经很难追赶欧美等发达国家,而电信业或许还有能力承担推动各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09: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中国电信业的融合、变革与机遇

一过十月,天地不同。十月一日,中国电信宣布正式接手C网,在各省陆续进行CDMA网络交割,全方位改造CDMA网络、打造C网服务体系等行动陆续展开。10月15日,新的中国联通正式挂牌,中国网通同日从香港和纽约两地摘牌退市。 而在这些变化背后,有着融合、变革的力量在不断推动,这些力量在为电信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机遇。 融合:越超3G,指引未来 在年初的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原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提到,当前通信业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通信技术继续向IP化、宽带化、移动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并呈现融合化的发展趋势,三网融合进程加快,移动通信网与固定通信网之间加速融合。 “从网络的发展角度看,融合将超越3G,指引未来的方向。”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表示。 近年来,不仅固网运营商大力开展固网移动融合实践,面对融合趋势,一些移动运营商也开始进入宽带领域。按照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刘爱力的话说,这种融合趋势使得一些移动运营商“不得不回过头去进入固网运营”。就在近日,美国第三大无线运营商SprintNextel为进一步发展企业用户市场宣布将成立一个固网业务部门。此前,沃达丰等移动运营商已经开展宽带等固网业务运营。 除了信息服务业外,传统电信网络也正在向媒体、娱乐、消费电子等领域延伸,逐步形成TIME(Telecom,Internet,MediaandEntertainment)融合发展的态势。由此,电信行业的产业链不再是一条而是多条,每一环节都往下游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上下游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尤其是产业链下游进一步复杂、集合交叉,将形成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 因此,中国电信已经确定此次参展将紧扣服务社会信息化、畅想信息新生活的主题,中国联通也将展示手机电视、掌上股市、神眼视频监控、奥运城市通、农村远程信息化教育等多项丰富应用。 变革:以客户为中心 TIME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以客户的体验、客户的偏好为中心,以价值链构建商业模式的创新核心,正在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华为技术高级副总裁车海平表示。 而这正在引发通信产业内一场更大范围内的变革。面对多媒体内容的需求,电信运营商通过自身拓展新业务领域以及以合作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新的融合业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原有的设备商格局也受到冲击。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信C网招标中,这一变革趋势已经显露:以往在国内C网市场份额很小的华为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占了将近30%的份额,而传统C网的强势厂商则面临危机,更多只是保住了现有份额。“虽然在此次招标中,一些厂商采取了低价甚至零报价的市场策略,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可以接受的,可以帮助运营商把招标中的‘水分’挤掉。”上海邮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平本祥向记者表示。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后,通信市场终于又迎来了新的增长期。3G牌照的确立给市场带来了利好信号。有报道称,目前中国电信在C网扩容上已经投入超过100亿元,中国移动也计划花费300亿元建设广覆盖的TD网络,中国联通在GSM网络上的投入也不会低于此。移动通信市场正在迎来一段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如何把握机遇? 在TD领域,传统强势厂商中兴推出了新技术和产品。中兴通讯针对TD-HSPA首创了一项名为“TD-HSPAMX倍速(空分复用)技术”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将室内小区吞吐量提高2倍左右,真正解决TD的室内覆盖问题。 而后起之秀华为则推出了业界第一款最大功率为5W的大功率RRU。 “覆盖问题一直困扰着TD布网的步伐,大功率RRU的出现将有效解决TD穿透性和覆盖的难点。”华为国内市场无线部副总工周建国表示。 在未来竞争的焦点??HSPA和LTE领域,各厂商也推出了模拟样机,一次次将网络带宽带向新的高度。爱立信将现场演示中国首次速度高达42Mbps的端到端HSPA演进技术。这一速度是通过结合使用高阶调制技术(64QAM)和2x2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得以实现的。 此外,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宣布已经将他们的Flexi基站升级到LTE。伴随Flexi多模基站硬件对于LTE的支持,诺西可以提供一条经由软件升级全方位支持LTE的简单可靠、经济高效的路径。从年底开始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将为欧洲、亚洲和北美的十多家大型移动运营商提供全新的LTE硬件设备。 除了移动通信市场,光通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全业务和3G服务对运营商的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40G和100G传输系统从2008年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商用。目前,中电信已在上海无锡段率先采用了40GDWDM系统,据悉中国联通的40G采购也将很快开始。 在本届展会上,中兴、华为、烽火、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等厂商都将展示其40GDWDM传输系统,一场龙争虎斗即将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2 17:21 , Processed in 0.021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