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3|回复: 6

前两月电力企业亏损超四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7 1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月电力企业亏损超四成

新京报

电力企业目前正在面临罕见的大面积亏损,昨日中电联发布数据称,发电企业亏损占行业亏损总额的69.55%,其中火电亏损最为严重,由于燃料成本增加即煤价大幅上涨,导致火电企业前两月利润仅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了75.39%。

  七成电企亏损创新高

  中电联昨日发布的《2008年1-2月份电力工业经济利润情况简要分析》显示,1-2月份,电力亏损企业明显增加,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电力企业4773家中就有1990家亏损,亏损面达到41.69%,比去年亏损面最高值还要高6.35个百分点。1-2月份电力行业累计的亏损额合计达到137.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8.29%,发电企业亏损占行业亏损总额的69.55%。

  其中,占中国装机比例近八成的火电企业前2月的利润仅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了75.3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2月煤炭行业利润增速达66.8%。

  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表示,近几年电力行业的利润增幅落后于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增幅,面对煤炭价格带来的电力成本增加,预计2008年全行业利润增幅在20%左右,低于全国工业企业38%的水平。

  中电联统计信息部侯勇表示,火电亏损主要来自于煤炭价格上涨,年初至今,电煤价格累计涨幅达到8.9%。

  “这使得电力企业主营业务成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都快于主营收入增长率。2008年1-2月份,电力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加了546.58亿元,增长16.92%,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增速快2.86个百分点。”他还表示,由于近几年新建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较大以及国家几次加息政策的累计效应,引起电力行业企业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五大电企四家亏损严重

  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向记者透露,2008年一季度,五大发电集团中,除华能集团外,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等四大集团都已出现集团性亏损。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表示,根据电煤采购合同,2008年标煤单价将较2007年涨40.12元/吨,据此估算,中电投集团公司将面临40多亿元的燃料成本增支压力,而中电投集团2007年全年的利润也就45亿元。

  “华能装机容量是五大电力集团之首,它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火电外,其电厂的整体盈利状况较好,但华能也仅是微利。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因为一旦电力企业出现生产积极性不高,机组运作出现问题,将对全国的供电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上述人士表示。

  一位五大电力集团人士也向记者表达了无奈,“情况确实是这样,我们第一季度的亏损严重,但是作为国企,由于目前政府面临宏观调控的压力也没有办法。”

  面对罕见的电力企业大面积亏损情况,电力企业也曾反映情况,但却并不是业界猜测的再次建议煤电联动。据上述人士透露,3月初,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局长孟建民等在中电投集团召集了国内八家电力企业代表座谈近期电煤涨价情况,电力企业将亏损严重的情况做了汇报,“主要是希望国资委在全年业绩考核时可以考虑此情况,将考核标准适当降低。”而国资委也表示将对电煤价格上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向国务院进行专门汇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4.44%

前不久,中电联发布了《2007年中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发电量达到32559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4.44%,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329万千瓦,同比增长14.36%,增速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

  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的用电产业结构变化不大,工业用电量仍排在首位,达到了2484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5.66%,第三产业用电增长12.08%,城乡居民和农村用电增长比例分别为10.55%、5.19%。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电力装机实现了从6亿千瓦到7亿千瓦的飞跃,电力建设规模持续历史高位,但是增速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中电联认为,其主要原因有清洁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设备容量同比高速增长,装机容量增长已经过了高度增长时期。装机快速增长的江苏、浙江等省份的装机增速已经明显回落,增速高于20%的省区减少为内蒙古、安徽、广西和云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9 1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电联动受通胀拖累可能延至年底推行

在电煤价格大涨、行业亏损加剧的压力下,五大发电集团日前集体呼吁政府尽快启动煤电联动。但在高企的CPI数据面前,这一愿望在奥运会之前几无实现的可能。

  分析人士认为,第三次煤电联动可能在第四季度启动,之前政府将采取干预电煤价格、提高上网电价等方式疏导煤电价格。

  至少错失两次联动机会

  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提出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规定在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内(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如果电煤平均出矿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在电力企业自行消化30%的基础上,相应调整电价;如变化幅度不到5%,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再进行电价调整。

  2005年4月底和2006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先后实施两次煤电联动政策,全国平均上网电价分别上调了1.78分/千瓦时和1.174分/千瓦时,全国平均销售电价分别上调了2.52分/千瓦时和2.494分/千瓦时。

  据中电联介绍,2007年全国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5-40元/吨,涨幅超过10%,2008年新签订电煤合同平均价格再次上涨35-45元/吨。而根据中国煤炭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上半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较第二次煤电联动前已上涨5%以上;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一季度,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供发电用煤平均售价又进一步上涨10%以上。如果按照上述机制,煤电联动至少应启动两次。

  但自去年年中以来高企的CPI数据压制了煤电联动的空间。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日前也表示,由于电力价格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价格,电力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将进一步推高已经高企的CPI。

  近期电煤供应再趋紧张,有关第三次煤电联动的猜测甚嚣尘上。但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许之敏日前表示,是否启动煤电联动,“更要注意现在整个物价的指数居高不下,而且今年的价格调控的目标任务也很艰巨”。因此,煤电联动何时实施、如何实施,还要根据经济形势、价格总水平的走势,在物价指数可容纳的范围之内统筹考虑。

  年底或迎来重启机遇

  “煤电联动在奥运会之前不会启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向记者表示,电价肯定要上调,因为长时间管制的结果必然是供给下降造成电荒。但考虑到通胀形势,煤电联动可能拖到今年底才可能实施。

  专家指出,今年的通胀形势非常严峻,完成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8%左右的任务很艰巨。二三季度CPI涨幅的翘尾因素本来就很高,如果贸然上调电价,必然引发连锁反应,加剧通胀风险。“到年底,随着翘尾因素逐渐消失,如果CPI涨幅能控制在3%左右,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而在煤电联动启动之前,“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还可能随着夏季用电高峰和奥运会的到来进一步激化。对此,专家建议,可以采取兑现重点电煤合同、增加有效供给、干预电煤价格、提高上网电价四种方式进行疏导。

  许之敏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保障煤炭供应方案。而当务之急是督促煤电双方执行重点电煤合同,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和重点产煤省督促落实电煤合同,确保品种、数量、价格完全兑现。由于重点电煤合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这一措施有利于降低发电企业成本。

  他还表示,还可以增加有效供给,有效地组织铁路交通的运输,对价格还会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

  同时,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国家发改委已向重点产煤省打过招呼,希望企业自律,适当控制价格涨幅;如果不能做到,不排除出台调控措施。

  祝宝良则建议,可以考虑提高上网电价而保持销售电价不变,同时对电网公司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一方面,这不会直接影响通胀形势;另一方面,由于主要电网公司仅有两家,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9: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电联动近期无望 电企煤企欲借重组破局

  从中电联4月29日发布的电力工业一季度数据看,不出意外的是,电力企业利润损失非常严重。这是计划电和市场煤政策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煤电难题如何破局?

  在4月29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员的表述已经暗示近期电价不会上调,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许之敏表示,现在要求调整电力价格的呼声很高,但是我们更要注意整个物价指数居高不下,更要看到市场物价涨幅仍然很高,而且今年价格调控目标也很艰巨。

  在电价和补贴这些重大利好短期难以出现的时候,有没有其他缓解困境的举措?中电联日前的《报告》给出了电企长期来看可为的举措。中电联在报告中指出,从长远看,应以能源体制改革为契机,鼓励电力和煤炭企业的重组、联营和多元化发展。

  中电联认为,由于大的煤炭企业和电力集团都是国有企业,按照国外能源市场化发展的经验,许多电力企业本身就是集煤炭、电力生产和运营于一体的能源公司。应借助国家加强对能源行业重视、组建国家能源局的有利时机,鼓励电力企业和煤炭企业的优化重组,进一步总结和研究煤电一体化的方式和机制问题,建立煤电互保的机制体制,这对稳定和平衡电煤市场化带来的煤价波动,减少电力企业经营风险和困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运输上,中电联则建议加强电煤与铁路运力的协调,优先规划和建设重要的运煤通道,解决运输瓶颈问题;鼓励有条件地区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借助电网输电线路包括特高压的建设,变输煤为输电,优化电煤资源及运输流向结构,缓解煤炭运输压力。

  对于市场煤,中电联认为,要实现价格可控性。放开煤价也有市场失灵的部分,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上升的状况下要坚决采取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强对煤炭价格管理,严格提价限价政策措施。

  对于计划电,中电联则建议实现可调性。即建议国家把集中调控改为电煤价格分散疏导,发改委应提出严格的疏导电价的原则和要求,把这次电煤价格疏导责任主要落在各地方政府,各省根据省内电力企业亏损和电煤价格上涨现实情况,有差别的进行适当的价格疏导,或进行适当的政府补贴,在尽量不增加社会负担的情况下维持企业基本的正常经营。

  专家:最有效办法仍是煤电联动

  尽管中电联的政策建议不乏合理性,但是现已经入五月份,面对即将到来的夏天和奥运会,当下如何采取万全措施确保今年夏季不出现“电荒”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原中电联秘书长陈望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实施煤电联动。

  “据我了解,现在有些地方电厂已经亏损得没有钱买煤了。而且,由于电企的现状,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电企已是山穷水尽。”陈望祥说,“上半年来煤价上涨的太快,政府应该考虑上半年就来一次煤电联动,否则电企无钱买煤,如何应对夏季用电高负荷?”

  对于政府忧虑CPI的因素,陈望祥认为,钢价、水泥和有色金属价格在不断上涨,光靠控制电价来平抑CPI作用十分有限。而对于电力企业补贴的方式,他表示,实在不得已才采取补贴的方式,并非市场经济的办法。另外,压制煤价也不是可操作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仍然是煤电联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7 08: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电力集团一季度全部亏损

五大电力集团呼吁煤电联动

  昨日下午在电监会召开的内部座谈会上,电力企业与电网企业和电监会的官员们围坐一起,电煤紧张、电企亏损严重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记者了解到,一季度五大电力集团全部亏损,在电煤疯涨,亏损加大的压力下,五大电力集团异口同声向电监会呼吁,希望能够反映情况,希望政府尽快实施煤电联动。

  煤价上涨致电企深度亏损

  “如果煤电再不联动,电力企业无法生存。”这几乎成为昨日电力企业的共同声音。

  前两个月五大电力集团还有华能勉强维持不亏损,但一季度过后统计,五大电力企业之首华能集团也未能扛得住电煤的疯狂涨价也出现了亏损。华能集团运营部副主任刘波介绍,华能集团30万以上的机组亏损已经达到了60%。

  中电投1?4月份发电量达6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但其中仅因燃料成本就增加了14.5亿元。

  “大唐电力出现了5年来首次整体性亏损,存煤低于3天的燃煤电厂共有10家,占到17.5%,仅燃煤成本就已上涨了23亿,8家电厂的标煤价格已累计上涨100元。”大唐集团市场营销部主任方晓说。

  华电集团市场营销部副主任王锡南表示,华电一季度发电量达到7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55%,但是亏损达到了8.13亿。

  电力企业纷纷表示,不仅煤电没有联动,近期他们又接到了煤价再次提价的通知,每吨上涨50-70元,这对于已经亏损的电力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发的电越多亏的越多。”国电集团市场营销部副主任张文建介绍,国电集团一季度发电742亿千万时,同比增长27.9%。

  电力企业还反映,由于经营亏损,很多电厂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从银行贷款也没那么容易了,部分电厂甚至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如果电煤不联动,或者没有相关政策出台,到年末出现大规模缺电的情况是必然的。”浙江能源投资集团资产经营部副主任安骏对记者表示。

  电企补贴尚不明朗

  昨日五大电力企业在呼吁煤电联动的同时,也建议希望相关部门能购补贴电企亏损。

  目前惟一获得政府补贴的为广东的燃气燃油机组。近日广东省政府下发《关于临时收取燃气燃油加工费的通知》,即对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所有大工业用户(包括趸售转供的大工业用户)收取燃气燃油加工费,每度电收取4.5分钱,以补贴省内部分天然气电厂和柴油电厂。广东电网公司调度中心副主任马煜华告诉记者,广东电力机构复杂,由于火电受到电煤供应紧张影响,只得对燃气燃油机组进行补贴。“政府每月对此补贴数以亿计,自身压力也很大。”

  河南投资集团技术总监李兴佳表示,除了地方政府进行补贴,国家还可以通过减少企业的资本金来缓解电力企业的困难。

  “考虑到CPI因素政府对煤电联动很慎重,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也许有人认为补贴电企和目前不上调电价,对于政府来说只是左手倒右手的问题,但是如果现在不去救电力企业,今后所花的代价会更大。”李兴佳表示。

  昨日五大电力集团再次呼吁煤电联动的同时也不忘再次呼吁政府考虑补贴电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16: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煤告急电企大幅亏损 今夏电力供应面临考验

新华社北京电 一边是全国电力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增幅同比超过两位数;一边是电煤告急、地震灾情、电企大幅亏损等形成诸多不确定因素……

  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逐渐到来,在诸多因素的交织下,我国当前电力供应形势正面临严峻考验。

  需求增长快

  今年以来,全国电力需求保持高速增长。截至5月29日,全国累计发电量1.3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7%。

  根据电监会、国家电网等作出的预计,今夏全国用电量同比增幅将在12%左右。根据判断,今年夏季,全国各地电力负荷均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来自电监会等部门的分析判断表明,迎峰度夏期间,华东、华中、南方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均将出现电力缺口。其中,南方地区电力供需形势最为严峻,最大可能电力缺口将达800万千瓦,分别为:广东550万千瓦,贵州100万千瓦,云南150万千瓦。

  电煤吃紧

  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5月末,直供电厂煤炭库存2087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17万吨;公司经营区域存煤低于3天的电厂超过62座,涉及发电容量约6186万千瓦。

  电监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河北、安徽、湖南、海南等省电煤库存已低于7天警戒线。由于“无米下炊”,全国发电机组已关停35台,涉及发电容量608万千瓦。

  据悉,目前京津唐地区直供电煤库存不足100万吨,仅可耗用6天。

  地震影响

  地震灾情所带来的电力平衡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据介绍,因四川水电比较丰富,在丰水季节,一般承担15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外送任务。地震后,由于四川境内水电站大坝受损或存在安全隐患,水电发电能力下降,可能需要从华中倒送四川200万千瓦。

  亏损加剧

  要确保电力供应满足迎峰度夏任务要求,电力企业能否健康运营,保障充足的发电能力至关重要。

  一个已经引起广泛注意的事实是,由于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内电力企业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全行业大幅亏损不断加剧。

  据了解,由于煤炭成本占据我国火电企业70%左右的生产成本,在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下,今年1至4月,中央直属5大发电集团的发电亏损逐月增加,经营压力巨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0 1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位略有回落

记者4月28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05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157小时,比去年同期降低20小时,若排除湖南、贵州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利用小时下降,其他省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合计仅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小时。由此,从2005年四季度开始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的趋势已经明显放缓。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在2008年前三个月高位回落。据中电联统计,2008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813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4%,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1.88%。发电量增速也略有回落,火电发电量增长回落尤为明显。2008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8051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5%。火电发电量7073亿千瓦时,增长13.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1%,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51%;水电发电量751亿千瓦时,增长11.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1%;核电受新投投产和优先调度作用,生产发展势头较好,用电增速快速上升,达到40.1%。

数据显示,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用电结构变化显著。一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6026.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9%,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04%;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分别为8.61%和12.50%,增速比2007年同期分别降低2.88%和5.60%。全国电力消费结构重型化趋势略有改观,第二产业用电结构降低1.01%,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结构分别提高了0.25%和0.84%。重工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同比下降13.68%。

由于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优先保证居民与重要用户用电、限制高耗能行业生产,高耗能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以及结构调整效果初现等因素共同作用,重点行业用电过快增长的势头回落明显。化工、建材、冶金、有色四大行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为30.73%,比2007年降低了14.11%,增速明显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速的特点已经不是非常明显。

2008年1?3月份,全国基建新增生产能力1246万千瓦,比去年同期下降60万左右。由于南方部分地区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火电装机比去年同期少增197万千瓦。截止到2007年3月底,全国6000千瓦以上电厂发电设备总容量为6.93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其中,水电、火电分别为1.23和5.55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3%和13.9%,核电装机885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29.2%。

在发电装机稳步增长,电力供应持续增强的同时,发电设备累计利用小时下降幅度明显放缓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上升的省份明显增多,天津、河北、吉林、江苏、福建、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省份利用小时上升,上海、安徽和广东上升更为明显。

第一季度尤其是1-2月份,虽然电力供应能力快速增长,但受电煤供应紧张和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有所加剧,缺煤停机和缺电问题比较严重。全国因电煤供应不足影响火电机组出力、持续冰灾造成部分电网设备严重受损、网络能力受限、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装机不足、来水偏枯、机组检修、燃气不足和燃油价格高启等原因,共造成四川、重庆、河南、湖北、陕西、京津唐、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福建、浙江、湖南、江西、上海、广东、广西、云南、海南、贵州等20个省级电网的局部地区和部分时段出现短时电力紧张或拉限电情况。


二季度电力需求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DIV></DIV>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2008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显示,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经济增长不确定性日益增多、经济持续发展困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保障和基础的电力行业,预计2008年二季度我国电力需求增速将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前提下增速有所回落,用电结构得到一定优化。预计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将持续上升到13.5%左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半年将略有上升,全年累计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预计在5000小时左右。


报告显示,2008年1-3月,受自然灾害、电煤价格持续高位、清洁环保上网电价增加,企业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增长等因素影响,电力行业出现了自去年来未有的利润全面下滑。1-2月份,电力行业利润总额由去年同期的216.10亿元下降到95.41亿元,同比下降55.85%,低于煤炭行业利润增速(66.8%)122.85%。其中,火电企业利润仅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了75.39%;水电企业利润仅完成9465万元,同比下降73.45%;核电企业和新能源发电企业分别实现利润7.29和1.3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38%和9.05%。电力供应业因为一方面要消化脱硫上网电价、优先安排清洁电力和大机组发电带来的上网电价增加因素,另一方面受灾抢修电网,利润也下降了37.63%。

1-3月份,电煤供需比较紧张,直供电网日均供煤189.5万吨,日均耗煤189.3万吨;1月底、2月底、3月底直供电网电煤库存分别为1724、2797和2266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534、38和389万吨,可用天数分别为8、14和12天。特别是1月26日库存仅有1649.5万吨,平均可用七天,为历史最低水平。南方电网由于电煤产能不足、煤矿停产、煤价高启等原因,电煤供应也存在很大的矛盾。
一季度,全国3月底库存2266万吨,同比减少389万吨,可耗用12天。日最大缺煤停机容量4000万千瓦,存煤低于三天耗用水平的机组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严重制约了火电发电能力。
电煤价格继续高位上涨。在2007年全国电煤价格平均上涨35-40元/吨、涨幅超过10%的基础上,今年的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签定的电煤合同平均价格再次上涨35-45元/吨,部分地区甚至超过70元/吨。据发电企业反映,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江苏、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贵州、湖南和云南等省区,各电力企业都接到煤炭企业书面或口头的通知,要求上调电煤价格。据不完全统计,煤炭企业要求涨价基本都在30-50元之间,甚至更高。电煤价格持续高位上涨已经完全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2007年以来平均电煤价格累计涨幅超过100元以上。
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上升的状况下要坚决采取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加强对煤炭价格管理,严格提价限价政策措施。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电煤市场价格的必要控制,要加强电煤市场的控制,从稳定市场的角度出发,坚决打击少数煤炭企业不守信用、哄抬煤价的行为,维护良好、守信的电煤市场秩序。建议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对运价和运力也要做到可控,及时做好运力调整和优化,重点做好运力紧张地区的电煤抢运工作。
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显示,预计今年二季度,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在电煤供应正常、外界环境没有突发性影响因素等情况下,华北和华东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华中、东北、西北电网电力总体平衡略有富裕。湖北、辽宁及华北等地煤炭不足,浙江受电网卡脖子影响,仍有可能出现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由于新增装机较少、一次能源供应紧张等原因,南方电网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呈现电力电量双缺局面,全网高峰期电力缺口800万千瓦左右。其中,预计广东最大电力缺口在600万千瓦左右,燃油、燃气供应及气候等因素都将对电力平衡有较大影响。广西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并有外送能力。云南有机无水、有机无煤的情况较突出,枯水期受电煤供应制约,最大缺口150万千瓦左右,汛期电力供应总体平衡。贵州平衡偏紧,电力缺口约100万千瓦,但电煤供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海南大机小网的矛盾突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压力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9:42 , Processed in 0.0700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