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核心提示:英国药品管理局日前发布警告,提醒国内消费者谨慎选用一些没有经过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并表示计划从明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英国禁令对我国中成药出口影响很小,因为我国至今没有一家中成药企业产品通过英国注册。 英国药品管理局日前发布警告,提醒国内消费者谨慎选用一些没有经过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并表示计划从明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英国禁令对我国中成药出口影响很小,因为我国至今没有一家中成药企业产品通过英国注册。 据悉,英国药品管理局发出上述禁令基于,2004年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完成注册,否则不许销售。 “未来药品出口的趋势是,药品就是药品,保健品就是保健品,通过欧盟注册的植物药以药品形式出现在欧盟主流市场,这才是发展的趋势。但是现在注册难,虽然欧盟国家也做了简易程序,但对于中国企业还是难度大。2011年至今又延长了两年宽限期,但也没有一家企业通过。”刘张林说。 刘张林还指出,尽管英国限制我中成药进口,但并未限制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进入市场,因此这对我国中药出口欧盟影响并不大。(曾亮亮) ------------------------------------------------------------------------ 英国禁售令冲击中药老字号 品牌效应受威胁 2013-09-10 来源:证券时报 核心提示:商务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刚刚在8月中旬表态将推动中药国际化,方案尚未实施,英国药品管理局即宣布拟于明年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境内销售。这对于在国内外频遭质疑的中药行业而言无疑是一记闷棍。在发布此次禁令之前,英国实际上已多次警告公众慎用中成药,并且英国也绝非首个对中药给予警告的国家。例如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明文规定了某些中成药严禁进口,同时对拟进入美国市场的中成药启动严格的认证程序,此举导致国内多家具备中成药研发能力的药企在FDA认证关口竞相败走。 商务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刚刚在8月中旬表态将推动中药国际化,方案尚未实施,英国药品管理局即宣布拟于明年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英国境内销售。这对于在国内外频遭质疑的中药行业而言无疑是一记闷棍。 在发布此次禁令之前,英国实际上已多次警告公众慎用中成药,并且英国也绝非首个对中药给予警告的国家。例如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明文规定了某些中成药严禁进口,同时对拟进入美国市场的中成药启动严格的认证程序,此举导致国内多家具备中成药研发能力的药企在FDA认证关口竞相败走。 除中成药外,即便是动植物提取物等原始的中药材料,FDA也较为慎重。目前在美国的中药市场,日、韩、欧盟等是主要的参与主体。 相对于美国对中成药的敌视态度,欧盟则较为缓和。数据显示,欧盟年均使用植物药的规模超过100亿元,并且资料统计约有六成欧洲人曾使用过植物药,这实际上为国内中药出口提供了一个缺口。即便如此,国内中药对欧盟出口规模仍然有限,多年来始终维持在几亿美元左右,而其中的中成药则少之又少。 于是中药出口贸易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即国内中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将中药原材料输出国外,而国外则将中药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即所谓的“洋中药”,或回售至国内,或根据当地法令制成保健品或化妆品。总之,类似于国内中药注射剂之类的中成药很难被取信。 去年以来,国内一批重磅中成药品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检测出重金属及其他毒素,被认为在药理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尽管这些品种在国内历经数百年检验,但却多次因为含有重金属而被质疑甚至遭遇强制召回。此番英国药品管理局宣布禁售中成药只不过是延续了以往的监管风格。 在河北一家以植物提取为主的中药企业看来,西方国家历来对中药存在偏见,尤其是对中国的中药成见更深。除英国外,欧盟其他国家也曾小规模出台过类似的监管规章,只是没有像英国这样大张旗鼓。 上述药企认为,在中药国际贸易中,中成药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禁售令在短期内不会对中成药产业造成实质性冲击,对于中药原材料企业而言,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55家上市中药企业中,仅有17家药企涉及对外贸易,且产生的营收规模在20亿元左右,远未形成中药企业的盈利增长点。 国泰君安一位研究员对记者表示,尽管英国禁售令的形式大于实质,但会对国内老品牌中成药造成不良影响。事实上,经常在国外见诸黑名单的多是国内老牌中成药,英国禁售令虽未指名道姓,但会引发群体联想,而老牌中成药的核心就是品牌效应。 “中药其实是有国际市场的,关键看怎么运作,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申请认证,难度可能会很大。”上述研究员称。(李雪峰)
[此帖子已被 Lainey 在 2013-9-10 9:58:1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