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8|回复: 0

新一轮财富浪潮在健康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0: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一轮财富浪潮在健康产业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公告日期:2014-01-12  
  《红周刊》特约作者 方纪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当我们还在IT行业中寻找第二只腾讯时,是否注意到健康产业才是下一轮更大的财富金矿。
  2014年1月初在北京某论坛上,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认为,作为投资者,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紧跟国家政策走。“今年医药、卫生产业可能达到2万亿,在十二五时期,接近3万亿,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8万亿,大体还要翻三番。再一个我们看看与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相比,我们是刚刚起步,发达国家大健康产业要占到这个国家GDP的10%,美国是17%,我们国家现在是5%还不到。还有就是我国有1/6的人口已经步入了老龄化,2050年我们有1/3的人口要进入老龄化,现在应该说伴随着老龄化的健康产业是我们大家需要研究的,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大健康发展前景是非常诱人的。”
  云南白药的董事长王明辉认为,制胜大健康的落脚点在于“未病先养、未病先防、未病先医”。“这正是中医药相比西药的长处所在,比如我们白药牙膏的探索,不仅说明传统中药能够很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解决现代人的健康问题,而且还将我们许多顾客的口腔健康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对传统中药研究得越深,对传统中药理念理解得越透彻,我们就对应用传统中药解决现代健康问题越有信心。”
  据国泰君安的分析,研发创新与消费品延伸始终是制药企业谋求超额增长的两级。全球范围内,既有大型跨国药企每年投入巨资建立新药梯队,也有诸如强生、葛兰素史克等制药企业向“健康消费品”的蓝海延伸。功能型饮料、药妆、药用洗护用品、保健品等具有药用功能性定位、带有大健康属性的“健康消费品”,比起药品而言有着更稳定的利润率,也有着更为巨大的市场容量。
  数据显示,强生公司的健康消费品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高达23%;而葛兰素史克的健康消费品业务更是在药品业务增长乏力之际扛起大旗,在过去5年增速达10.5%,远高于药品业务0.3%的增速。与国际制药巨头不谋而合的是,在医保控费、支付制度改革、药品降价的政策环境下,中国有多个中药百年贵族纷纷将“健康消费品”作为其价值再造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进军“健康消费品”的企业中,云南白药、同仁堂、王老吉、片仔癀等中药瑰宝企业拥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老字号”的贵族品牌,能激起国人的亲切文化认知,在“治未病”、“药食同源”、“回归自然”理念下,其健康消费品的品质和功能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这种品牌优势是只有数十年历史的快销企业和化药企业所难以比拟和复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9 20:43 , Processed in 0.0281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