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1|回复: 3

新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分析和应用前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1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新兴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分析和应用前景</DIV>

编者按:由于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安全的关注,以及矿物燃料发电的成本越来越高,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广东省海外价格信息采集分析中心搜集了世界各国有关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和地热能发电以及利用生物燃料的情况,现摘要刊发,供参考。

  一、风力

  风力是可再生能源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功案例。过去十年来,随着风电场在世界各地迅速出现,风力发电的成本已大大降低。

  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1980年,风力发电的成本为每度电80美分;到了1991年,其成本仅为10美分。现在,最好的近岸风力电场的生产成本已经下跌至每度电3至4美分,但更多的是在6至9美分(未计补贴),已接近燃煤发电的成本。事实上,风力发电成本正在接近一个关键点,如果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的话,电场无需补贴也能赢利。目前美国的补贴标准是每度电1.9美分。

   美国能源情报署的结论是,如果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开支,使用风力的新型发电厂和使用其他传统燃料如核能、煤和天然气的发电厂在成本方面并无太大差异。情报署在2006年的一份报告中说,到2015年,风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将能降至每度电5.58美分,与之相对的是天然气5.25美分,煤炭5.31美分,核能5.93美分。报告没有提供数字说明他们对环境的不同影响。

  许多因素降低了风力发电的成本。首先,风轮机所用的材料有所改进,现在的涡轮更大、更高效,转子直径达125米,而上世纪70年代只有10米。其次,风电场的融资成本也降低了,因为金融市场对投资风险不像以前那么担心了。第三,政府也在大力推动风电的发展。德国政府自八十年代末以来一直为风电场的建造者提供补贴,并要求公共事业企业高价购买以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美国对可再生能源公司将实行税收减免的联邦《生产税抵减法案》予以延期,激发风能发电企业的空前发展,各州也纷纷制定了可再生能源采购目标。据美国风能协会报告,2006年全美的风力发电量增加27%,预计2007年度风力发电量还将增长26%。

  风电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障碍。选址、风速和资金成本等因素极大影响着风力发电成本。只有风力条件最好的地方才能保证每度电的成本在3至4美分。在一些风力不足的地方,成本仍高达20美分。与此同时,美国过去几年涡轮的短缺和美元走软也增加了建设成本。

  二、太阳能

  多年来,太阳能发电起起落落,投资者下了很大的赌注,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项技术达不到期望。太阳能发电容量目前为5400兆瓦,只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不足1%,这些电量可满足200-300万家庭的日间用电需求(太阳能无法在夜间发电,这意味着需要备用能源)。

  太阳能发电规模相对较小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十分有效地将日照转化为电力,因此,大多数太阳能电力的生产和消费都是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很多时候,只靠太阳能还不足以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新泽西州公用事业委员会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安装一个容量1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需要大约77,500美元。如果没有补贴,该系统需要5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有补贴的话,时间可缩短至9.6年。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以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成本为每度电35至45美分。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说,美国的成本通常要低一些,大约26至35美分,因为这里日照较强。

  现在,新一代的太阳能发电厂已经能够以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大规模地生产电力。新的发电厂使用一种名为聚焦式太阳能或CSP的技术,该技术比传统的光电池板更有效,它使用半导体芯片将日照转化为电力。CSP发电厂使用大量的反射器或太阳能接收器来跟踪太阳的移动轨迹收集热能。这些发电厂可以生产成百上千兆瓦的电力,接近矿物燃料发电厂的发电量。

  主要障碍仍然是把太阳能发电厂的发电成本降低到接近传统发电成本的水平。能源部下属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任CSP项目经理的汤姆?曼奇尼说,虽然CSP发电厂的原材料??阳光是免费的,但三个方面的因素令CSP发电厂的费用比传统的燃煤发电厂更高。由于该项技术是新的,其设备本身就十分昂贵,而且要花更多的钱去运行和维护。而由于风险的存在,项目融资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目前,CSP仍然需要政府资助才能维持,无论资助形式是对发电厂商实行减税还是向购电者提供补贴。这一行业在2006年取得一大进展,获得美国政府批准享受税收抵免优惠,抵免额为太阳能项目成本的30%。另一个正在进展中的是由政府发起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这一制度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者们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收入渠道。希望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企业和公用事业公司可以购买和出售这些配额。

  新技术激发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欧洲的主要电力公司如西班牙的Abengoa SA和意大利的Enel SpA都投入巨资修建新的发电厂,这些发电厂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运行。在加利福尼亚州,爱迪生国际和Sempra Energy等公用事业公司已经签订合同,向列入计划的项目购买大量太阳能电力。在内华达州,Solargenix Energy LLC计划年内将一个64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交付使用。

  能源专家认为,随着更多的CSP发电厂开始运行,这一技术将会得到改进,成本将会降低。但由于现在的成本很高,如果政府没有重大激励手段,很少有公司愿意冒险建设电厂。“这是一个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曼奇尼先生说。

  三、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是指将植物转化为交通燃油(生物燃料)或电力(生物电源),通常是通过焚化垃圾或以化学方法产生可燃气体。还可通过收集和焚烧垃圾填埋气发电。虽然生物能源尚未吸引公众的太多关注,但它如今却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电力来源,比风力、太阳能和地热能源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

  这是一个越来越引人注意的领域,因为由腐烂的有机物生成的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危害更大的温室气体??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将它加以利用,并让它不进入大气。许多城市还在焚烧固体垃圾,以减少运往填埋场的废弃物的体积,这些城市也希望能将垃圾转化成有用的东西。

  美国最大的生物发电厂并不是公用事业公司,而是有大型锯木厂和纸浆业务的林产品公司,如国际纸业、惠好公司和Koch Industries旗下的Georgia-Pacific公司。以惠好为例,对余热进行重复利用以产生电力,并燃烧粉状燃料或废木料以及黑液来发电??黑液是纸浆厂的一种副产品。该公司向当地公用事业公司出售自己生产的电力,可满足140,000户家庭一年的需要。

  由于生物质能发电厂通常规模较小,发电容量一般不到50兆瓦,即传统矿物燃料发电厂规模的十分之一,因此,相对于所发的电量,其设备成本很高。这反过来增加了发电成本,目前的水平是每度电5-10美分(不含补贴)。能源成本还与燃料的成本和其中所含的热量有关,例如橡木比松木含的热量更多。将植物与矿物燃料如煤混合,并在大型发电厂将它们一起燃烧,能够获得更高能效。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垃圾被用于发电,预计成本将会降低。许多专家认为,有更多行业希望能找到废弃物发电的方法,将有更多发电原料从填埋场转移出来,生物能源未来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有政府和行业背景的加州生物能源合作组织近期的一份报告称,加州每年有8,000万吨植物原料可以用于制造生物能源,其中大约3,000万吨可投入实际利用。

  四、地热

  相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地底深处的热能发电的地热能源可能具有更大潜力,且对社会的影响较小。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跨学科小组最近进行的一项有关地热能源的研究发现,到2050年,地热能源可以提供全美总用电量的10%,且相对于矿物燃料而言,其价格颇具竞争力。

  地热可通过多种方法转化为电力。通常,生产商可用工具钻探至地下深处,将被自然加热的蒸汽和水抽取出来,推动涡轮和发电机产生电力。冷却后的液体会重新回到地下,保持这一过程循环运转。

  目前,地热能源的成本为每度电6至10美分(不含补贴)。主要费用是建造钻井和在井上修建发电厂。另外,需要专门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确保适量的液体回到地热循环以获取热量。产生的电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地热场的大小,水压和温度,以及地热场加热和释放水的速度。

  尤为宝贵的是,地热能源可以昼夜不停地制造电力。此外,与风力和太阳能装置不同,地热发电厂占地很小,甚至比许多矿物燃料发电厂还小。目前,全球地热装机容量为8000兆瓦,其中3000兆瓦在堪称地热发电大国的美国。美国旧金山市北部72英里的间歇泉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已开发地热场,总容量为725兆瓦,相当于一个半传统发电站。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发现,如果各大公司,尤其是石油公司运用它们在钻探、地质学和水文学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地热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电力。研究和开发一处地热电厂需要投入8至10亿美元,相当于一间燃煤发电厂的研发费用。

  开始阶段,每发一度电大约需要10美分,但随着工艺的改进,今后的成本会降至每度电5美分,这一点可能10年之内就能实现。这样的话,地热企业将可与现代的燃气发电厂竞争。不过,主张开发地热发电的人士说,地热能源的发展需要政策扶持,包括贷款担保、资源耗减补助、税收减免和加速折旧,这些优惠政策石油、天然气和矿物开采公司都在享受。

  尽管如此,地热能源仍面临风险:如果管理不慎,热能可能会耗尽。以间歇泉地区为例,运营商们不得不让至少六台发电设备闲置,虽然那里的地热场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才开发的。

  五、生物燃料

  自美国总统布什一年前警告说美国“过于依赖石油”以后,人们对可再生交通用燃料(主要是乙醇)的兴趣大增。人们讨论了从生物柴油到氢等多种可能使用的燃料。大多数议题都围绕着用玉米制造的乙醇,它是美国最重要的可再生交通燃料。

  许多讨论是关于单独用乙醇作燃料提供交通动力的可能性,但目前的现实是,美国所消耗的乙醇大多是与汽油混合使用的。这种方法大多用于有严重空气污染问题的地区,因为在汽油中加入乙醇可以减少汽车的烟雾排放量。乙醇的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玉米原料,同时还取决于生产过程所用能源(主要是天然气)的成本。

  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基斯?柯林斯估计,现在生产一加仑乙醇的成本约为1.60美元。考虑到另一种减少排放的添加剂甲基叔丁基醚(MTBE)会污染地下水,一些一直使用MTBE的汽油生产商也开始转用乙醇。乙醇行业2006年上演了一场疯狂行情:由于汽油价格上涨和乙醇需求量增加,夏季时乙醇价格飙升。乙醇价格较汽油高出的部分超过了1美元。乙醇生产商利润激增。但由于大量投资涌向乙醇行业,抬高了玉米原料的价格;并且汽油价格开始从2006年中期的最高水准下跌,乙醇价格也随之下跌,这两个因素导致了2006年底乙醇热的降温。

  美国设立了到2017年每年消耗约350亿加仑乙醇和其他替代性燃料(目前约52亿加仑乙醇)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为此可能需要大大提高混入汽油的乙醇含量。麻烦的是,科学家说这么做有可能带来空气污染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汽油中加入少量乙醇有助于减少某些排放物,如一氧化碳,但却容易增加其他某些排放物。实现政府目标的另一个办法是增加单独使用乙醇做燃料的比例。这需要在加油站安装乙醇加油泵,而石油业为此要拿出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left>可再生能源将迎来产业化机遇(中国企业报,4,23)</DIV>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的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太阳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以规模化建设带动产业化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小打小闹正是可再生能源的最大问题,规模化将给可再生能源带来新商机。

  按照规划,从消费来说,2010年,我国除水电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将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0.4%。与2005年相比,占比增加0.3%;从生产来说,201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0.5%,比2005年提高0.4%,而同期,煤、石油生产、消费比例都呈下降。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将达到3亿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0%。截至2005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仅126千瓦。

  目前,风电与火电等常规能源相比在成本上还处于劣势,上网电价每度仍要0.5、0.6元,几乎是火电的一倍。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认为,我国目前尚没有把煤电的安全、环保和生态成本计算进去。“长远地看,风电成本并不比火电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left>中国可再生能源进入较快发展阶段(新华网,4,23)</DIV>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 刘铮)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20日表示,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社会投资空前高涨,已进入较快发展阶段。

毛如柏在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取得了较大进展,各项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继出台。今后要继续完善各项配套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有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保证可再生能源法的有效实施。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指出,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法实施工作,已经完成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电价和费用分摊办法、可再生能源发展指导目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管理规定等配套措施。

同时,发展改革委采取风电特许权招标推进风电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开展了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评价,积极推动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农村沼气建设、生物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对太阳能、地热能开发利用也做了大量工作。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是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要从目前的7%提高到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3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将出台</DIV>

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认为,《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落实政策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够强等问题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赵剑飞】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相关部门,4月20日在北京举行《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指出,《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落实政策不到位、技术支撑不够强、相关政策不协调等问题。

  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约占69%。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1.8亿吨标准煤,约为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7.5%,相应减少二氧化硫年排放约300万吨,节约年用水量10亿立方米。

  同时,业界认为,《可再生能源法》的落实情况仍有诸多不令人满意之处,并集中体现在“已出台的配套政策不配套、实施细则不够全面、对产业影响重大的财税优惠细则尚未出台”等方面。

  陈德铭表示,发改委将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制订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目标,报国院批准后执行,并予公布。而《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年有余,为业界期盼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仍在酝酿中。

  陈德铭透露,2003年,发改委开始研究起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发改委按照相关要求,对规划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现已上报国务院审议。

该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涵盖了《可再生能源法》的中长期总量目标,提出了今后15年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保障措施。但陈德铭没有透露规划正式发布的时间。

  他还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订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管理的单项规定,以尽一步规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管理规范工作。

  此外,发改委将抓紧研究制订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和绿色能源交易政策,并在《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法》起草工作中,充分体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
  陈德铭指出,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提供上网服务;要求石油销售企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目前这些政策的落实存在不少问题。

  陈德铭表示,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电网经营企业要按照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布局要求和项目建设进度,做好电网接入规划和送出工程的建设,保证可再生能源电力的上网和全额收购。石油销售企业要根据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市场规模,按照国家关于生物液体燃料的政策做好收购和销售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11:44 , Processed in 0.0208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