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5|回复: 2

加紧开发洁净能源责无旁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3 1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加紧开发洁净能源责无旁贷</DIV>

从地球蕴藏的能源数量来看,自然界存在有无限的能源资源。仅就太阳能而言,太阳每秒钟通过电磁波传至地球的能量达到相当于500多吨煤燃烧放出的热量。这相当于一年中仅太阳能就有130万亿吨煤的热量,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万多倍。

  不过,由于人类开发与利用地球能源尚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地理原因及世界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在内的巨大数量的能源,可以利用的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因而,继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人类能源消费的剧增、化石燃料的匮乏至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逼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人类社会的能源问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仗能源的可持续供给,这就必须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人类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千瓦时(3.78×1024J),相当于1.3×106亿吨标准煤。按目前太阳的质量消耗速率计,可维持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但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降低起开发和转化的成本,是新能源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能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发电、提水、助航、制冷和致热等。风力发电是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中国的风能总储量估计为1.6×109千瓦,列世界第三位,由广阔的开发前景。风能是一种自然能源,由于风的方向及大小都变幻不定,因此其经济性和实用性由风车的安装地点、方向、风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

  对于核电站,人们有许多误解,其实核能发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获取方式。对于核裂变,核燃料是铀、钚等元素,核聚变的燃料则是氘、氚等物质。有些物质,例如钍,本身并非核燃料,但经过核反应可以转化为核燃料。我们把核燃料和可以转化为核燃料的物质总称为核资源。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都制订了一系列鼓励民企投资小水电的政策。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全国性缺电严重,民企投资小水电如雨后春笋,悄然兴起。国家鼓励合理开发和利用小水电资源的总方针是确定的,2003年开始,特大水电投资项目也开始向民资开放。2005年,根据国务院和水利部的'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我国将对民资投资小水电以及小水电发展给予更多优惠政策。

  氢是一种二次能源,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虽然氢是最丰富的元素,但自然氢的存在极少。因此必需将含氢物质加工后方能得到氢气。最丰富的含氢物质是水,其次就是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种生物质等。氢不但是一种优质燃料,还是石油、化工、化肥和冶金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和物料。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的精炼需要氢,如烃的增氢、煤的气化、重油的精炼等;化工中制氨、制甲醇也需要氢。氢还用来还原铁矿石。用氢制成燃料电池可直接发电。采用燃料电池和氢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将远高于现有的火电厂。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和贮氢手段的完善,氢能将在21世纪的能源舞台上大展风采。

  地热是指来自地下的热能资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地热库,仅地下10千米厚的一层,储热量就达1.05×1026焦耳,相当于9.95×1015标准煤所释放的热量。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老的技术现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术业已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在能源的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地热能是天生就储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提供使用。

  海洋能通常指蕴藏于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等。海洋能蕴藏丰富,分布广,清洁无污染,但能量密度低,地域性强,因而开发困难并有一定的局限。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发电,其中潮汐发电和小型波浪发电技术已经实用化。波浪能发电利用的是海面波浪上下运动的动能。1910年,法国的普莱西克发明了利用海水波浪的垂直运动压缩空气,推动风力发动机组发电的装置,把1千瓦的电力送到岸上,开创了人类把海洋能转变为电能的先河。目前已开发出60~450千瓦的多种类型波浪发动装置。

  此外,正在研究开发的还有氢能。主要是用电解法、热化学法、光电化学法、等离子体化学法等制备氢气,用压缩、低温液化或贮氢合金吸收等方法贮存,或直接用作燃料,或制成氢燃料电池,用于发电河用作各种机动车、飞行器燃料及家用燃料等;还有生物质能,是指植物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目前发展中的开发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热化学转换技术将固体生物质转换成可燃气体、焦油等,通过生物化学转换技术将生物质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转换成沼气、酒精等,通过压块细蜜成型技术将生物质压缩成高密度固体燃料等。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密切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200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亿吨油当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人能源消费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时,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30多亿吨油当量。然而目前我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我国以煤为主,煤占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3.6%,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大,使用过程中已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我国人均能源资源严重不足,人均石油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煤炭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2。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1亿吨,天然气缺口400亿立方米。因此,开发洁净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紧迫的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DIV>

3月29~30日,记者在国际可再生能源金融论坛了解到,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稳健,成为世界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态势已经显现。为实现近期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我国到2020年至少需要1790亿美元的投资。

本次论坛就风能、太阳能、水电、替代燃料、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讨论了碳融资是否为非资源性投资的敲门砖、可再生能源项目能否在HFC降温后填补大规模碳交易空白等问题。

本次论坛由欧洲货币能源论坛(Euro Money Energy Events)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CREIA)联合举办,是欧洲货币(Euro Money)主办的系列国际可再生能源融资论坛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洁净煤燃烧应用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代表着目前最先进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机组在我国逐渐开始被应用于生产中。至目前为止,在我国云南、四川、河北等地的发电厂中,已建成投产8台30万千瓦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居于世界一流水平。

循环流化床机组与常规煤粉炉机组相比,具有效率高、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好的环保特性。记者参加近日云南省人大组织的"环保世纪行"活动时参观了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国产化30万千瓦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开远电厂工程,它的脱硫效率可达95%;氮氧化物最高排放浓度仅为标准限值的二分之一;除尘效率达99.6%以上;各种废水经多级处理后可实现"零排放"。自1、2号机组分别于2006年6月和8月建成投入运行以来,累计销售电量33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8.1亿元,节约标准煤耗6.6万吨,节约用水200万吨,脱硫7.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8万吨,减少烟尘排放37万吨。

记者从云南省电力设计院了解到,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其首次投入生产是在美国,但主要用于燃烧石油焦。我国的第一台燃煤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于2006年上半年在四川白马电站建成,全套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法国阿尔斯通的设备和技术,带动了之后的完全国产化的开远电厂工程的建成投产。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积极研发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机组。

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我国煤炭燃烧每年产生大量污染物。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排放二氧化硫的总量为2500多万吨,而燃煤电厂正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已成为我国提高燃煤效率、减少燃煤污染的有效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11:39 , Processed in 0.0203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