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0|回复: 5

从操作中石油看巴菲特和中国股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22: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4月,时值中国股市低迷徘徊期,巴菲特以约每股1.6至1.7港元的价格大举买入中石油H股23.4亿股,4年后股神接连7次,以13.47港元的均价全部抛空所持有的中石油股票,净赚277亿港元,四年巴菲特在中石油的账面盈利就超过7倍,这还不包括每年的分红派息。

  这本应是股神的又一次经典战役,但自10月18日巴菲特公开表示已全部抛出之后,受到国际油价屡创新高、公司油气储备新发现以及回归A股等因素推动,中石油的股价一路飙升,最高涨至20.25元,而自巴菲特第一次抛出开始,同时期恒生指数最高上涨近万点。如果巴菲特所持的股份并未售出,其市值将比出售套现获得的315亿港元高出约160亿港元。

  股神真的老了么?

  当中石油A股以48.62元开出时,市场哗然,看来股神真是错的离谱,质疑与猜测之声铺天盖地,国内一些媒体也声称巴菲特不完全了解中国,没有预测到中石油未来业绩的持续性增长,没有看到中石油价值严重低估。

  与股神13元抛空中石油截然相反的是16万A股股民40多元成本的勇敢持仓。当16万中国股民热盼百元股再现时,中石油A+H却联袂滑落, 11月26日中石油H股已接近14港元,已近巴菲特的卖出均价。

  四年前,面对媒体的质疑,巴菲特曾表示,中石油远比英国石油、埃克森或壳牌便宜。四年之后,这支股票已经不再便宜,“当投资标的物的市场价格超过了内在价值、出现了一定的泡沫以后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卖出,而不是继续持有。”这一看似简单的投资逻辑在四十年中被无数次验证是正确的,当迷雾散去后,回过头看,股神还是股神。

  试问,如果不是在投资者们极度狂热的时候卖出,而是等到现在才卖,23亿股能够顺利地卖出去么?这还不包括对市场信心的影响。 “我也会有恐惧和贪婪,只不过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股神的至理名言被无数次重复,但绝大多数人总是每每在事后才会体味。

  巴菲特曾说:“投资的精髓,不管你是看公司还是股票,要看企业的本身,看这个公司将来五年十年的发展,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看管理层是否喜欢并且信任,如果股票价格合适你就持有。”对于A股市场上亿股民来说,做到这些就以足够。大多数人投资股票都是本着一夜暴富的目的,但巴菲特四十余年的投资经历表明,每年平均23.5%的投资回报,利用时间保持复利效应,就足够成为富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2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客气地说,这篇贴与这里福探的《中石油断想》一贴相差万里,从内容到发表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 23: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每当我听到有人说巴菲特卖中石油太早了,我就想起在99年,2000年的时候那些嘲笑巴菲特马上要去作乞丐的人,那些沉浸在网络泡沫中的人。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成为乞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2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内容不错,就是发表的晚了,呵呵,不然很多人也许会放弃买中石油,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中石油投资投机都是两不宜的了,不过股市集中的反映了人性的本性,任何言论的背后都是有其动机和目的的,那些指责巴菲特卖中石油失败的人,恰恰也许就是现在拼命在中国做空中石油的人,所以大而言之,一切股评家和所谓的经济学家,都是反动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1 1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postmessage defaultpost"><DIV id=ad_thread3_0></DIV><DIV id=ad_thread4_0></DIV>

巴菲特还是笑到了最后[zt]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361740> 路透香港2月20日电 半年前,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减持中石油的时候,中国市场不乏耻笑之声。巴菲特在12元港币左右连连减仓,中石油价格却频创新高,不久之後还突破了20港元。不过市场的发展证明他的确有先见之明。港股直通车狂热散去後港股走熊,中石油股价最近曾跌破了10港元。

  当时巴菲特卖中国股的时候,不乏有名人高调增持。有“亚洲股神”美称的香港地产商李兆基就预测,农历年前恒生指数能上摸30,000点。但现在恒指只有24,000点,已经抹去了去年的大多数涨幅。李兆基自嘲“冒牌股神”,并要求香港记者不要再追问他股票的心得。

  股票市场畅旺的时候,买甚麽股票都会上涨,人人都可以自称股神。检验投资者水平的标准,不仅看他在牛市里能够赚多少钱,也要看他能否在熊市里尽量少输钱。巴菲特虽然备受尊敬,但他的很多投资决定,无论是在网络股热潮的时候避开科技股,还是在美元强势的时候就开始做空美元,都曾经一度不被人理解。但历史再次地证明,他在判断大方向上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能力。

  巴菲特2003年买中石油的时候,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还敬而远之。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如痴如醉的时候,巴菲特赚了2到3倍的利润离场。当然,他如果能够再等上几个月,投资的回报可能更为丰厚,但如果这麽做,巴菲特也不再是价值投资者了,而成了投机者。考虑到他庞大的持股量,他没有可能在市场到了最高点,大家都开始看空的时候才抛售。他的见好就收,也显示了他能够坚守个人投资理念,在贪婪和恐惧间走好平衡木。

  巴菲特在中国市场赚到的钱,现在开始用来在美国寻找猎物。上周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其持有了食品公司卡夫Kraft Foods,和英国制药商葛兰素史克美占(GlaxoSmithKline)的股票。

  花旗中国研究主管薛澜指出,巴菲特投资食品公司,可能还有出于抵抗通胀的考虑。钱不值钱了,其他消费可以少一点,但饭总还是要吃的。卡夫生产的食品,不是甚麽花哨的高级货,而是超市里随处可见的切片奶酪之类,如果消费者减少去餐馆吃饭的次数,反而会增加超市食品的消费。巴菲特说,他只投自己看得懂的生意,他之前投资对象,比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和宝洁等,都属于此类。

  尚未重新发现中国股价值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值得中国投资者参考。国内投资者一向是买涨不买跌,去年海外市场红火,国内投资者不怕高位接盘,去年发行的股票型海外投资基金(QDII)供不应求。但随着这些基金全线潜水,今年新发的QDII基金乏人问津,尽管目前的海外市场回调後,比当初更具有投资价值。

  在私募基金发展到高峰的时候,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作为策略投资者,高调参股黑石,但现在该公司股价已经跌去了一半左右。如果是长期投资,那麽进入时机就很重要,千万不能一时心急买贵货。当初参股黑石的时候,中投公司尚未正式成立,决定做得较为仓促。

  当然,要做事後诸葛亮是容易的。给中投公司做顾问的麦肯锡谘询公司的谘询师坦言,如果当初有人邀请他们在黑石上市前买它的股票,大家保证都会一拥而上。中国投资者现在手里有很多钱,这使得他们心痒痒,希望能够尽快找到高回报的投资对象。而看重中国人手里的钱,各路神仙都蜂拥而至,争着给中国人投资建议,希望能够分到一杯羹。

  巴菲特肯定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但他成功地抵制住了诱惑。他甚至有意让自己与世隔绝开来,譬如他不爱用email,每天电话也打不了几个,这一切都是希望能够尽量减少噪音的干扰。巴菲特在市场疯狂的时候坚定地不参与,现在市场终于回调了,大家信心缺乏的时候,也就是拥有大量现金的股神频频出手的时候。

  中国股票虽然大幅回调了,但没有迹象显示,巴菲特会很快回到中国市场。对冲基金汇信资本的董事总经理苏淑敏认为,现在并不是投资中国的最好时机。因为美国经济发展尚不明朗,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而宏观调控则不会很快结束。她虽然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但认为短期内风险溢价上升,会使得股票市盈率下降,导致股价下滑。

  在中国股票目前的高估值水平,的确很难对今年股价的表现持乐观态度。虽然市场上不乏各种资金面为主导的理论,但给股价提供支撑毕竟是盈利。巴菲特对中石油的成功投资,证明就算在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的中国,价值投资法也大有用武之地。</DIV></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2 16: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去追求所谓“可能”的事情,
我是去追求所谓“确定”的事情。

这个就是我们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8:41 , Processed in 0.02082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