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总动员:怎奈何一个“运”字 “要强化电煤的生产、调运、需求化供应的综合协调工作。各地的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电煤的生产、运输和需求问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生产供应,保证运输,保证电厂接线电煤。” 急!急!急! 电煤告急! 蒋张水一脸焦虑。 作为浙江天马热电有限公司的董事长,1月27日,他一直盯着浙江绍兴飞舞的雪花。眼瞅着一时停雪的功夫,马上开车驶向刚通行的高速公路,飞往北京。 和多个发电企业老总一样,他这次是要为自己的企业寻找电煤,好继续发电,为辖区内的企业、学校、宾馆供应热水和电力。 最近两周,随着我国中部、西部一些省份普降大雪,各地的电煤供应开始吃紧,电力供应开始趋于紧张。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通报,全国有17个省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缺电接近3990万千瓦。 焦虑的不止是发电企业。 1月27日下午,国务院紧急召集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电监会和安监总局等五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对策。 1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热电企业生产现状和前景情况通报会上,蒋张水等人在焦急陈述企业目前的煤炭供应紧张形势。而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正召集会议,力图化解目前的雪天困境。 据悉,目前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等多个部门已经全力紧急行动起来,做好煤电油运的供应保障工作,确保经济平稳正常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 而从1月22日开始,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领导分别带队,分赴河北、辽宁、吉林、安徽、湖北、广西和云南等重点产煤省区,进行安全督查。督查各地在搞好安全的基础上,抓好电煤供应。 一场减灾抗灾的硬仗开始打响。 抢运煤炭 记者获悉,目前国家多个部门都在开足马力,采取抓大放小的措施,抢运煤炭,力争打赢这场罕见的抗雪大战。 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经济运行协调机制,建立了监测信息日报制度,对重点产煤省煤炭产量、铁路装车外运、中转港装船、重点电厂煤炭库存和电力生产等情况实施监测,并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煤炭和电力供应问题。 “要强化电煤的生产、调运、需求化供应的综合协调工作。要求各地的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电煤的生产、运输和需求问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生产供应,保证运输,保证电厂接线电煤。”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如是说。 此外,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一份紧急文件,就电煤生产、运输等提出要求。其中要求,国家保证大型电厂企业电煤的供应,暂时不给一些小型企业供电,尤其是小火电供应电煤。比如,秦皇岛地区码头重点保证大电厂的用煤,暂时不给一般企业装运煤炭。朱宏任指出,“不可能用小煤电、小火电的增加发电来解决当前的困难。” 朱宏任在1月28日的新闻会上进一步解释说,“现在的大电厂、主力电厂还存在严重的缺位问题,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应该重视需求管理,把有用的资源集中在重点的、骨干的电厂上。在煤炭紧缺或一些存煤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对这些重点骨干电厂也采取了相应的、紧急的保障措施。” 他强调,优先保证居民用电,必要时对于高耗能行业可以限制用电。 电监会也要求,在电煤供应紧张地区加大对高耗能用户的限电力度,压缩一般工业企业用电,优先保障交通运输、煤矿、医院、广播电视、金融系统等重要用户和居民生活用电。 据悉,国家发改委预备重点保证电网网架结构中的骨干,保证电厂的供应。 在生产环节,发改委提出,为重点煤矿坚持春节正常生产、为经整顿符合安全条件的小煤矿恢复生产创造条件,督促煤矿优先供应电煤。 铁道部调整了煤炭运输计划,以增加电煤运量、提高电煤运输效率着手。从1月26日开始,全路电煤日均装车从34000车提高到36000车,比去年同期增加8000车,增长30%,将空敞车优先向煤炭装车地排送。对发电和居民生活用煤,组织集中抢运。在紧急特殊情况下,确保全国74家重点监测电厂的电煤运输。 交通部则力保重点干线和绿色通道畅通,力保重点物资安全运输,保证电煤的专线运输,运价稳定。在海运方面,暂停外运业务,集中开始转运煤炭,一旦需要将调回国际航运运力参与国内电煤运输。 交通部公路司司长戴东昌指出,“对到达港口的煤炭,绝不压港,立即装船,优先启航,优先卸货,决不允许出现因公路水路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电煤运输紧张。” 秦皇岛是我国北煤南运的节点,从该地码头运往南方的电煤占整个电煤约在70%以上。 本报记者获悉,目前中远集团等多家企业的船只已经被紧急调运到秦皇岛,准备运输煤炭;一些大型国企的船只也被紧急改装成运煤船,以备调用。铁路方面也加大了多条铁路向秦皇岛运输煤炭的力度。 上述措施正在取得成效。据悉,一些大型发电企业的电煤开始装船起运,而一些小型企业都纷纷另辟蹊径。 不过,困难远未解除。 根据发改委的说法,目前全国有17个省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缺电接近了3990万千瓦。而拉闸限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炭供应紧张,全国电煤库存到1月25日大约是2142万吨,不到正常存煤的一半。 1月27日,在全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全国煤电油运紧张的状况还在继续发展,并有可能加剧,最困难的时期尚未度过。” 1月28日早晨六点,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红色警报,指出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当天湖南、江苏以及浙江等地有大雪,部分地区有暴雪。另外,贵州浙江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冻雨。 这样的天气无疑意味着,电煤的供应战役还有很长的仗要打。 并非无煤 对于目前的电煤供应紧张形势,国家发改委有不同看法。 据煤炭工业协会披露,2007年全国的煤炭产量是25.23亿吨,增长了8%左右。朱宏任指出,“在近几年来说这个增速非常快,量非常大。从总量来看,煤炭的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他分析,煤炭短缺受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去年煤矿安全整顿后,一些没有问题的煤矿也停止生产,这也使得煤炭紧张的情况有所加剧。蒋张水也说,浙江天马热电2007年与不少山西煤矿签订的供应合同,就因为矿井被关闭而没有交货。 目前,国家已经提出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增加煤炭的供应。 一些能源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整体上并不缺乏煤炭,电煤煤炭供应短缺存在一些特殊因素。中国能源网的韩晓平指出,一场大雪导致电煤供应紧张,与市场交易的制约因素有关,而一些政策关系从长远看需要理顺。 不过,由于煤价上升很快,电煤短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可能还与电力价格没有联动有关。 今年1月初,南方电网公司就向国家发改委报告,指出春节南方各个省的电力供应紧张,缺煤1000万吨,原因是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大雪使得煤炭运输紧张。 并非无煤,而是煤价太高,电厂呼吁难以承受。以天马公司为例,出厂250块/吨的煤,到热电厂成本变成800元/吨。但是电价没有上升,电厂的利润被挤压。 因此,进一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煤供应短缺问题。 朱宏任强调,从方向来看,煤电价格联动问题应该是向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方向改革,在资源型产品价格中反映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发展。“但是调整的过程和在什么条件下出台,还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 而像天马这样的热电企业希望改革的速度加快。原因是,类似的热电企业尽管热效率高,大大超出大型发电企业,但煤价升了电价反而因是小火电而有所下降,热价上调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煤价上升的速度,使得一些热电企业不断倒闭。而热电企业的倒闭又使小锅炉不断产生。烟台亨通热电公司高级工程师祝凤英发现,自己所属供应电热的几个企业已经投产了几个锅炉。 “如果成千上万个锅炉恢复冒烟,城市的环境将不可收拾。”祝说。 ===================== 电荒突袭13省区冬煤告急 天灾还是人祸大 尘封多年的小型发电机又开始在陕西这个产煤大省的银行、餐馆、学校、药店轰鸣。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接到通知,有限的电力资源要优先保证民用。 电荒不期而至。“我们厂现在的生产时间已经调整到晚上10点到次日上午8点。”西安远东集团一位负责人说。 1月10日,陕西在国内率先启动橙色II级预案,18日,一份紧急报告呈送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监会发布的消息显示,至少13个省份已发生用电紧张,近70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由于电煤供应紧张不能正常生产,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10%。 与2004年夏天由于电力产能不足导致电荒不同,这一次13个省区电荒均缘于“煤荒”。 陕西故事 1月10日,陕西电力公司启动《陕西电网错避峰有序供电预案》橙色II级,通过错峰、限电等措施,减少用电量286万千瓦时;5天后,启动红色Ⅲ级预案,控制电量约1350万千瓦时。 最严重的供电危机在1月18日爆发,陕西省部分机组出现停机,陕西省电力公司拉闸137条,限电工业用户增至900户。 当晚,一份紧急报告上报国家电网公司。报告称,“紧急预案启动后,形势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峻,电网安全和有序用电受到严重威胁。” 陕西省电力公司随即向国家电网调度中心申请协调青海等省富余电量入陕,同时停止向华中电网送电。 此时,陕西韩城、铜川和宝鸡等地电厂共166.5万千瓦机组已然停机。更多的机组提出了减发或停机申请。理由只有一个??电煤供应不足。 这些发电厂绝大部分属于中国五大发电企业之一的大唐集团。大唐集团陕西分公司燃料中心主任卫茂生说:“我们的煤炭储备全线告急!” 据悉,自去年11月份以来,产煤大省陕西便开始遭遇严重的 “煤荒”,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采购员王文军说:“往年从9月份就开始储存煤炭,以满足10月份正式供暖需要。去年一直到11月份才储够,足足晚了两个月。” 更多的火电厂没能足额完成储备,它们的存煤量在持续下降。陕西省电力公司给国家电网公司的报告称,省内发电厂存煤总量从2007年12月1日83.93万吨,已下降至今年1月18日的22.8万吨。 “通常储煤量不足7天就意味着告急,现在我们的实际库存只能维持两天。”卫茂生说。陕西省电力公司的报告也称,目前陕西省10座主力电厂至少有7座煤储量不足两天,“处于严重告急状态”。 中国另一个产煤大省山西的情形与陕西类似。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称,截至1月17日,山西省已有永济、风陵渡、河津等6个电厂的8台机组因缺煤停机,占全省装机总容量的9.15%。受此影响,1月17日至21日,山西电网电力缺口达150万-200万千瓦。 湖北、重庆、湖南、四川、江西等电煤主销区的情况更为严峻。 人造危机? “通常来说,由于江河水位下降,影响水电机组运行,四季度电力供应都会出现偏紧的情况。像今年电煤全面紧缺的情况从来没有过。”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一位人士说。 据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公开数据,2007年10月全国煤炭库存3200万吨,到1月10日降为2000万吨,当日电煤消耗量207万吨;到1月20日,库存下降到1773万吨,当天全国电煤消耗量升至210万吨,库存水平低于6天。这在中国电力史上还是第一次。 大唐集团燃料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大量的煤矿放假停产,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有钱都买不到煤。” 多位煤炭业内人士证实,受国家关停小煤矿、岁末民工休假、设备安全检修等因素影响,煤炭企业确实存在开工不足的情况。 国家发改委一份紧急通知也认为,有的地区对煤矿实施全面停产放假,导致煤炭产量下降。 山西煤炭业内人士透露,煤炭企业休假有着很复杂的背景,“停产放假的命令来自于各级地方政府”,这位人士透露。他解释:“去年末临汾矿难处理的结果对地方政府震动很大。恰逢今年是换届年,政府部门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出现安全生产事故。” 大同煤矿集团一位高层说:“不停产怎么办,出了事故谁来负责?” 但谁都没料到会造成大规模的煤荒。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停产,买不到煤是不可能的。”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原副会长武承厚说。在他看来,电力企业渲染煤荒“有造势的嫌疑”,以借机抬高电价,扭转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煤电价格谈判中的不利地位。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计划发展部谢易复说:“煤炭涨价太快,相对2007年初涨幅超过15%,发电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10%左右,部分老企业出现硬亏损。”发电企业显然缺少生产动力。 山西漳泽电力公司一位负责人亦抱怨:“去年煤炭衔接会上,全国平均电煤涨价幅度超过30-50元/吨。近期,在煤炭供应更加紧张的情况下,有的煤炭企业置刚刚签订的合同于不顾,继续追加30元/吨的涨价要求。” 转机出现 煤电双方的争论还没有结果,电荒已成事实。 1月23日,中国铝业集团宣布,贵州两家子公司因为限电从当日起开始停产。 1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煤电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全力开工生产,保证电力和煤炭供应。“坚决纠正对所有煤矿一律停产的消极做法;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而停产的煤矿,必须恢复生产、保证供应。” 据悉,国家电网接到陕西电力公司汇报后,紧急协调甘肃、宁夏、青海富余电量支援陕西。但目前的问题是,宁夏部分电厂电煤预警、甘肃网内机组故障、青海水电严重超发,对陕西的支援能力相当有限。 陕西省电力公司向政府部门建议,立即减少或停止电煤外运。据悉,陕西省内煤矿停产情况并不突出,缺煤主要原因在于,南方省份电煤价格比陕西省内每吨高100元左右,陕西省内大量电煤外运。而电煤外运占用大量车皮,又致使省内煤炭运力不足。 据悉,目前大量煤炭企业正在重新组织人力恢复生产。山西煤炭交易中心副总经理谷天野说,山西五大煤炭集团已开始 “全力以赴开足马力生产,并且是不计代价优先保证电煤供应”。 陕西省政府已给韩城矿务局下“死命令”,必须立即恢复生产,保证韩城二厂机组本月25日按时开工。” 国家电网公司人士表示,电煤供应能力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武承厚认为,由政府下命令恢复生产是不得已的办法,应该更多考虑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调控。“毕竟煤炭企业现在是参加市场竞争、自负盈亏的主体,来自政府行政命令的干预越少越好。”
[此帖子已被 大国寡民 在 2008-1-29 11:52:2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