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到术,再到道。一级比一级高。所以,取法道,得术,取法术,得行为。取法行为,那真又归于大道了。如果真作到心无杂念地行为,即使只向人请教行为,也是高于叫得出名字的那个道的。为什么?因为已经合天了,合乎自然了,合乎道而与道为一了。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佛经: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古贤大德对于道从不开口,人要在他面前提起,他便骂,或棒喝,或顾左右言他,要么请您喝茶吃饼,要么逃到河边洗耳朵....。 所以,一定要用语言说的话,道就是邻居大妈的意思,管大门的大伯的意思,用学问上的话说,就是上帝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木汗默德的意思,或者马克思的意思......这些大德先贤又是什么意思?没意思。 “论语”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各言其志。子路要强国,求要足民礼民,赤愿为小相。轮到点(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那里是在言志啊,分明是请大家喝茶吃饼,所以孔子喟然而叹。论语中我还比较喜欢的一个人是颜回,孔子众多弟子中,唯颜回与其通心,拈花微笑,同释迦之于迦叶。他们通的是什么心?微的是什么笑?道而已矣。古语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不矛盾,天下事从来就没矛盾过。
[此帖子已被 广告风 在 2008-5-14 10:03:5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