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6|回复: 11

我们可能忽略巴非特选择公司的某个角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 21: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承蒙SNOW与ICE两位美女厚爱,应约发表一个谬论.巴非特的公司订了一份德国出版的杂志,该杂志类似我国的<战略与管理>,专门论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与莱茵模式,他多年前曾经出席年会,探讨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对他投资思路的影响.
为什么美国出现是可口可乐此类型公司,德国出现是众多隐形冠军的中小型企业,这些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不同的国家在国家战略层面上选择不同的模式,从而决定企业的性质.建议大家全面了解此两种模式,可能会增进对公司的了解.我不做任何投资,其它问题就此打主,福利尔莫斯分析中石油的地域问题很是精彩,期待精彩的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22: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企业在工业领域的隐性冠军也不少,只是很多人不熟悉罢了。

虽然美国经济在衰退,但在后工业化时代,它仍是当今世界之龙头。

关于国家竞争战略,战略大师波特著的《国家竞争优势》非常值得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1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dyer是1研究战略的同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4 14: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1的同学!

这样说来这个问题是相当的大了,有机会的话还请当面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5 13: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深意!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0: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期待dyer详细介绍一下上述的两种模式!

我不清楚那两种模式,但我知道一点有关德国企业与美国在价值观上的不同。在德国的企业,劳资关系要比股东关系更重要;而在美国,股东利益是最重要的,由此产生的企业行为也不同(科普兰著的《价值评估》一书对此有详细阐述)。此外,两地的文化不同也有一定影响。总的来看,德国企业更注重“精”或目标聚集,而美国企业更着重“强”和大,但这不是泾渭分明的,德国有“隐形冠军”式的小企业,也有西门子这样的产业巨头,以及奔驰、宝马这样的业内巨无霸。但这与“国家战略”好象关系不很大(至少我没看出来),只是地域文化和经营价值观不同所致。我前些年接触过一位德国政府工业、科技的人士,他的观念中,政府只是为企业经营提供服务,而对企业经营目标等的干预层面极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dyer:

没想到因为一个贴子你竟被1扰了清梦,十分报谦!

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公司经营战略模式,我们也听过一点,的确很吸引人。你所讲的国家战略模式让我听起来其实更抽像,不知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相像之处呢?可能学识浅薄不能充分理解.不过还是期待你的大做,虚心学习,以待进步!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8-6-3 11:16:1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是太神秘的东西,只是只有战略家才研究这个,两者有很大关系,有空会把资料扫描传上来.我得感谢你们两位,不然1那臭小子也不会去,我妈妈和我的面子全丢光! [此帖子已被 dyer 在 2008-6-3 11:22:0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16: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贴中提到了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与莱茵模式,对此找了一篇有关介绍这两种模式的文章,给大家做为阅读参考:

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又称“新美国模式”,是指80年代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发动新保守主义革命后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莱茵模式”是指莱茵河流经的国家,即瑞士、德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也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所奉行的经济模式。欧元区的国家属于这个模式的范畴。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理论,她在1979年上台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放松管制改革。她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打击工会力量,对内推行自由市场,对外采取自由贸易,并实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措施重振了英国经济,使其GDP增长率从70年代的1.9%提高至80年代的2.6%。经济增长延续到了90年代和21世纪的头十年。

里根1980年入主白宫时,他也抱有和撒切尔夫人同样的理念。他弱化了工会力量,解除市场管制,信奉自由贸易。并在电信业放松管制、引入竞争,引发了有益的改革和创新。事实上,没有管制的放松,就没有互联网的产生。

“新美国模式”和“莱茵模式”的差别,可以从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从宏观经济看,美国赋税水平低,欧洲赋税水平高(两者的税收收入大约各占GNP的30%和40%);从中观经济看,两种模式对企业的投资方式不同,美国企业主要是金融市场融资(约占80%),欧洲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约占60%?65%);从微观经济看,企业的领导方式不同,美国是股东领导企业,欧洲则是合作管理制。“新美国模式”体现了新保守主义所倡导放弃管制、削弱国家作用的所谓“国家最小化,市场最大化”原则,“莱茵模式”则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产物,德国奉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是“莱茵模式”的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1: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睡梦中给1扯出来.

回ICE:我不是宏观方面的专家,我研究的是国家战略模式的问题.以上两种模式涉及众多方面,很难作一个详尽的分析,暑期长假我看看能否整理各方面的资料,再经过扫描放上来.

回福利莫斯:国家战略模式是一个非常大与泛的课题研究,无法用简短语言论述.奔驰、宝马等公司只是做高端车型,论产量,定价能力,销售收入与通用和福特相差太远(有人或许用大众来说明,但大众是特例,6-4后只有他唯一一家肯跟中国合资,在中国它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去除中国的收入它也只能是二流的公司),德国公司只能在某个方面是龙头,而不是全系列的.这就关系国家对战略模式的选择!提供一些数据;大家把美国与欧盟各个公司进行一个比较,你会发觉欧盟的公司在产量,销售收入与美国的公司有很大的差别,追根溯源归根于国家战略模式的选择!(美国用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欧盟用的是莱茵模式 中国现在是两种模式都在用,地域不同用不同的模式 柳化,湖北宜化区别于此)

[此帖子已被 dyer 在 2008-6-3 11:14:1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05:23 , Processed in 0.0228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