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6|回复: 4

今后十年我国能源需求仍将处于高增长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6 15: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后十年我国能源需求仍将处于高增长期   

  生意社10月6日讯 中国社科院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我国重工业发展比重大,高耗能产业的大量存在,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很难减少,节能技术的利用也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等多种因素综合来看。在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依旧十分强劲。只有到2018年前后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后,能源消费需求才有可能放缓。

  根据社科院的测算,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消耗的能源占70%。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且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到2005年,只有两个市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有10个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有13个省、市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个别地区还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也就是说还有24个省、市、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初期和前工业化阶段。再加上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仍处于高增长期。

  根据测算,如果2007年~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7,2010年~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值不低于0.5,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9亿吨标煤,2020年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报告认为,从目前情况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还没有降下来,仍保持在1.0左右。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重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曾经走过的老路,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将超过50亿吨标准煤。

  从供给看,无论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都将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按目前探明储量和资源开采利用能力,世界平均资源可用年限,煤炭约230年、石油约45年、天然气约61年;而我国资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上述资源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80、15和30年。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不合理开采利用煤炭和发展高耗能产业(煤炭大多未经洗选直接燃烧),环境污染、水污染也到了难以容忍的程度。

  社科院报告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确保能源供应立足国内。今后我国的能源政策仍然要坚持煤为基础。要发展大型火电,优化火电生产结构,发展煤炭液化、气化,鼓励瓦斯抽采利用,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同时要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水电建设。与此同时,要调整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快核能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8 08: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将突破8亿千瓦

【《财经网》专稿/记者 李其谚】中国电力装机总容量预计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年初突破8亿千瓦,继续保持每年新增1亿千瓦的增长速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在11月3日举行的煤炭市场高峰会上做出上述预测。
  “今年1月-9月,全国电源基本建设实现投资2166亿元,新增生产能力5648万千瓦,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国电力装机又将跨上8亿千瓦大关。”王永干说。
  近年来,中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大型高效发电机组纷纷批量投产。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约3.5亿千瓦,相当于建国后50多年的总和。
  据王永干介绍,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连续突破5亿千瓦、6亿千瓦和7亿千瓦。
  中电联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将保持11%-12%年均增长,到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28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9.5亿千瓦左右。
  至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在7.5万亿千瓦时左右,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亿千瓦,实现人均装机1千瓦、电量5000千瓦时的目标。“其中水电、核电、风电总容量不会超过30%,火电装机仍然是主体。”王永干说。
  在电网发展方面,到2007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32.84万公里,变电设备容量达12.3亿千伏安,1-9月又完成电网基本建设投资1843亿元。
  “目前,中国电网总规模已占世界首位,电源和电网建设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王永干说。
  不过,他表示,目前电网和电源投资比例分别为45%和55%,还要进一步提高对电网的投资比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4 21: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亿巨资夯实电力“软肋”

[中国经济时报]

  11月16日,电监会一位官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我国电力供大于求矛盾突出。业界人士预计,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将在今年底至明年年初突破8亿千瓦,而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才达到7.5万亿千瓦时左右。我国电力行业急需投资拉动。

  弥补历史欠账,电网建设发力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出台了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胡春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相对于电源建设,我国电网建设属于薄弱环节。

   当前,电力供过于求,一方面有近年来我国电站建设“大干快上”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有关。胡春力说,我国电网目前还很不完善,中西部电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电网欠账较多,一些地方刚刚完成通电,而另一些地方设备已经老化,年久失修,急需更新改造,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及电力需求的增长。

   按照中央部署,今年四季度将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以拉动国内投资及消费需求。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近日公开表示,年内将有一批能源项目开工,国家将投资4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

   记者同时了解到,中央年内投资的40亿元资金主要将分配给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其中南方电网将新增中央预算内资本金投资8.1亿元,加上公司自筹资金30多亿元,共计40.5亿元,用于年内的设备采购。国家电网近日则宣布,紧急追加120亿元资金用于电网改造。

   近年来,电源建设成为政府投资重心,我国每年投入发电厂的资金高达四五千亿元,而用于电网的资金还不到一半,出现“重发轻供”,电网投资建设与电源投资建设倒置现象。分析人士预计,针对我国电网建设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电网建设严重滞后问题,在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总投资计划中,中央财政还将进一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农网改造,重点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投资金额。

   南方电网相关负责人近日对媒体表示,未来两年,公司准备每年新增300亿元主要用于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工程。按照“十一五”规划,南方电网未来两年电网投资总额为1159亿元,加上新增600亿元投资,未来两年总投资规划约为1800亿元。

   而对于国家电网来说,120亿元年内追加投资仅仅是其迈出的第一步,真正的大手笔还在后面。据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预计公司两到三年内投资规模将达到1.16万亿。目前国家电网万亿投资方案已经出台,正在等待相关部门审批。

  供过于求,急需投资拉动

   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力过剩迹象明显。由于电力过剩,电企出现亏损,近来陆续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电力行业巨亏,前三季度业绩亏损超过亿元的公司就有10多家,其中不乏像华能国际、华电国际这样的电力巨头。上半年发电设备还一直保持着高速运转,但进入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因用电需求锐减,多家电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受此影响,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出现了盈利减速。

   前不久,在中电联与山东省等部门联合召开的热电联动研讨会上透露出的信息即表明,电力供给过剩的黄灯已经亮起。与此同时,电监会市场监管部相关人士亦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可能降低到5000小时以下。

   “5000小时是发电企业的盈亏平衡点,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低于5000小时则代表着电力供应步入过剩,电企必然亏损。”业界人士认为,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是导致电力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如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投资量下滑导致了下游钢铁、水泥等高耗电行业产能不足,一些电解铝等出口型高耗能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在此情况下,电力耗费量出现了下降。

   从1996年起,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并创造了世界电力发展史上年投产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的发展速度。实际上,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缺电局面已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

   据记者了解,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4万亿投资计划”出笼后,除国家电网公司提交了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方案,国家电监会建议增加对新能源、水电、核电等领域投资外,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申报电厂建设项目。

   胡春力表示,现在电力等行业出现的能力闲置,设备放空,确实急需增加国内投资拉动,以弥补外需不足造成的影响,但他同时也强调,当前启动新一轮投资,应坚持中央提出的“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原则,防止重复建设、单纯数量扩张和导致新的产能过剩现象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3 07: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能源局官员:

  “能源形势可能进入新一轮相对过剩”

  许可新

  在度过近十年的紧张局面后,我国的能源供求矛盾正趋于缓和,这将有利于国家在能源领域进行包括能源体制改革在内的相关调整。

  昨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上做出如上表示。

  正在全球蔓延的经济危机已经给中国的能源产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的能源供应正由持续偏紧向短期相对过剩转变。

  据王思强介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能源需求增速正在下降。用电减少的局面正由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西部省区蔓延,部分省区的用电量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三成。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也在同日透露,中国目前约有30%发电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而最新的统计则显示,今年10月,中国的成品油需求增速较前三季度平均值下降了三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今明两年,煤矿、电厂等能源供应企业在建和待建规模还比较大,这些企业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能源供应。

  王思强透露,近期,为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能源局决定开工建设产业拉动大的一批能源项目。

  下周一,一个投资额超过400亿元的宁东煤电化工基地将在宁夏开工,建成后将新增44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此外,投资将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6台百万千瓦时核电机组、投资达到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期的干线工程等,也都处于建设中。

  “能源形势有可能进入新一轮相对过剩。”王思强说。

  不过眼下的形势,也为中国能源行业解决深层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在王思强看来,本次危机为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清洁高效能源发展提供了条件。

  核电、风电、水电等可持续能源将在未来的中国能源格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根据此前制定的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中国的核电规模将达到4000万千瓦。但王思强透露,根据现在的发展进度,2年后中国的核电将肯定超过这个规模。

  风电是优化当前能源结构的另一重要力量。据王思强介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已明确提出,要“再造一个风电三峡”,期望到2010年以后每年增长1000万千瓦时以上。

  此外,水能、生物质能以及现有能源品类的高能效使用等,也都在有关部门的考量中。

  王思强还表示,经济危机同时也为综合推进能源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环境。“只要我们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就一定能在逆境中培养有利因素,捕捉和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确保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王思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9 07: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能源结构酝酿新变

(21世纪经济报08,12,19)

全球金融危机情势之下,中国能源产业结构正酝酿新变。

  12月18日,本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正计划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决策,同时将新开工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腰古等数处核电站。

  此次调整将突破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目标,当时的目标值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

  同样将大幅调整的是风电装机容量目标值,最终将一举突破去年9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中3000万千瓦的目标,甚至很可能修订为达到1亿千瓦。

  在大幅调高核电和风电规划的同时,国家对火电机组将继续上大压小,加快大型高效清洁燃煤机组建设,并有可能将关停小火电的范围扩大到10万千瓦。此外,决策部门将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快核准开工建设一批影响重大的优质项目,培育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当前全国范围内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速明显回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供大于求,正是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该权威人士说。

  大幅度提高核电、风电规划

  山东海阳核电项目,是本轮国家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一个重点。

  据本报记者从山东方面了解,海阳核电项目是山东省“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总投资1000亿元。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初步同意海阳核电工程一次核准4台发电机组,分期建设,其中,先期建设两台机组就需要投资400多亿元。

  而这不过是中国政府未来强力发展核电的一个缩影。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正计划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决策。

  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当时确定的目标值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如今,这一目标正酝酿突破。

  关于提高既定目标的消息,实际上早在数月前便已不胫而走。有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透露,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可能调高到6000万千瓦。

  与核电相比,中国政府发展风电产业的最新目标更是“野心勃勃”。

  据悉,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酝酿的目标计划是,要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力争用十多年的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的风电基地,实现2020年供电装机规模1亿千瓦。

  而2007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时隔一年半时间,目标值提高了近四倍。

  不仅如此,按照原来的“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而在“十一五规划”中,风电基地数量被提高到5个。

  “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的目标,是偏低的。”能源专家、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牛犁对记者说。他同时表示:“中国风电潜力世界第一,与太阳能相比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大力发展风电也符合国际大趋势。”

  中国能源网CIO韩晓平则更是大胆预计,当中国人口达到15亿的峰值时,核电装机容量甚至应该达到2亿千瓦的规模。

  韩指出,届时,以人均1千瓦装机容量计算(与国际相比这是一个比较低的标准),中国共需要15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这其中需要一部分作为备份装机容量存在,以备不时之需,真正运行的大概需要12亿千瓦。

  而目前中国煤电最高装机容量约为8亿千瓦,水电、风电等能源未来可以达到2亿-3亿千瓦,剩下的空缺便需要用2亿千瓦核电来弥补。

能源优势项目集中化

  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中国政府正在加快大型能源项目向优势地域集中。

  12月15日,中国能源建设史上迄今为止一次开工规模最大的煤电化项目群正式启动。当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银川共同为“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揭牌,总投资近400亿元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建设在该基地正式启动。

  该人士透露,这是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的重大措施之一。

  据专家测算,宁东基地新开工的8个能源化工项目,将形成1300亿元投资规模,直接消耗钢材约60万吨、水泥约100万吨,预计增加就业岗位4.5万个。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探明煤炭储量超过300亿吨,其中仅宁东煤田储量就达273亿吨,占全区资源量的87%,是国家规划的13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根据规划,到“十一五”末,宁东基地煤炭产能将达到7000万吨以上,火电装机容量600万千瓦以上,煤化工产成品总量达到600万吨以上。到2020年,煤炭生产能力将达到1亿吨;火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左右,外送电600万千瓦;煤化工产成品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以上,形成煤炭、电力、煤化工、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在宁东能源项目群正式启动之前的12月5日,位于安徽的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正式竣工投产,也标志着我国大型煤电基地建设正式启幕。相关人士介绍,之前国家已经启动了包括两淮、宁东在内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目标,而实际上,目前更倾向于把之前的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成为大型煤电基地,乃至突破煤电局限的大型能源基地。

  张国宝指出,从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能源需求量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加快大型煤电基地建设,仍是中国能源建设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

  除了煤电基地、核电站建设外,中国还将全面实施总投资达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投资40亿元支持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开工建设四川锦屏至江苏苏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项目。

  专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能源产业带来深刻影响,中国的能源供应正由持续偏紧向短期相对过剩转变。不过,本次危机也为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清洁高效能源发展提供了条件。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需要把危机变成机遇,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张国宝说。

  淘汰传统能源落后产能

  在加快大型、清洁高效能源项目建设的同时,据本报记者了解,2009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

  其中,电力方面将继续关停小火电机组。相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计划关停5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的小火电机组。到今年10月份,小火电机组已经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其中2006年关停314万千瓦,2007年关停1438万千瓦,2008年1到10月份关停了1458万千瓦。

  2009年,国家计划关停1300万千瓦。国家发改委还在考虑将关停的范围扩大到10万千瓦,对12.5万千瓦和20万千瓦的老旧机组,如果有可能也将关闭。

  据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以后,所需的电量由大机组代发,每年可节约燃煤4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0万吨。

  而对于目前占全国煤炭产量40%的1.4万个小煤矿,国家将继续以资源整合为主要手段,引导大型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乃至跨行业重组,同时鼓励煤、电、陆、港、化工、电解铝等相关产业联营和一体化发展,提高国家对能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牛犁看来,上述举措显然有利于节能减排。他指出,小火电机组普遍存在规模小、成本高、污染严重的问题,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取向下必须加以淘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1530.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7%,延续了数月以来不断下行的趋势。电力供求形势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给加大“上大压小”力度提供了更大空间。

  韩晓平则认为,年初的冰雪灾害提醒人们,从电力安全和电力结构角度来看,合理的配置应该是大中小不同类型火电机组的按一定比例配置,其中一部分可作为备份负荷存在,而单纯炸掉小火电机组的方法,反而是对资源的浪费。记者 吴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13:21 , Processed in 0.0217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