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xj9902

中集集团的探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1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答案本身并不是很重要,但原本的低增长由于会计调节的原因变成负增长可能会打击部分投资者,我只不过不满其财务报告多年质量不高的毛病,也许到了该换财务负责人的时候了,其实,做为长线投资者,我欣喜的看到0039利用2004集装箱行业疯狂年和2006-2007股市疯狂年所赚的钱在奋力的转型,06-07年能维持20多亿的利润平台的确不容易,可以说,06-07年是0039上市以来对麦伯良团队最大的考验,目前看来即将挺过去了,尽管这1000点没怎么涨,但我还是愿意与0039共渡时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两周才买了20万中集B,比起楼主差远了,购买中集B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是中国企业中比较出色的,而且13年证明这是一个稳步发展的企业。

看着这13年的发展,感觉到了麦总的雄才大略,现在中集有希望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业集大成者(套用的是另一个中集的饭丝sosme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0039 90%时间会处于郁闷中,向别人推荐0039也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0039只适用于那些信奉闷声发大财的投资者,没有准备好千万别投资0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7 0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xj9902兄,无需郁闷,应该为持有一家好公司而激动。

8月17日,中集B大跌,让我很开心,把中集和另外一只B股今年早些时候的分红全部买入200039。

PS:
同意老兄对公司财务报表质量偏低的看法,个人进行分析时发现报表对上期数据进行调整,往往不做详细解释,让人云里雾里。应该说中集的财务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这也是大家看到净资产收益率数据长期以来都相当优秀的原因之一),但做出的财务报表水平却让人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的限售股份 不同的会计处理
2007年08月28日05:57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德峰
发表评论(0)支持(0)反对(0)

招商轮船在去年首次公开发行时,曾向中海发展中集集团深圳华强等14家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根据有关规定,这些有限售条件的股份自招商轮船上市之日起将锁定12个月,而在中海发展中集集团深圳华强日前公布的半年报中,三家公司对各自所持有的同一性质股份的会计处理却不尽相同。

  中海发展表示:“作为战略投资者持有招商轮船股票,公司将其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按期末市场价认定”。因此,中海发展对其所持有2000万股招商轮船确认了604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上半年净利润,相应增加了股东权益。

  中集集团的半年报显示,其所持有5000万股招商轮船被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了1.2亿元左右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计入资本公积。虽然不影响中集集团上半年的净利润,但增加了期末的股东权益。

  深圳华强则是将所持有的5000万股招商轮船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根据新会计准则,这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期末的账面价值较初始投资成本并没有发生变化,均为18550万元。深圳华强只有在实际收到招商轮船派发的现金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计入净利润,并相应增加股东权益。

  造成上述差异的关键在于,三家上市公司对其所持的有限售条件股份的性质“会计估计”不同。深圳华强认为这些股份“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而中海发展中集集团则均认为这些股份“在活跃市场中存在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只是中海发展取得这些有限售条件股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者说是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海发展今后即使不出售这些股份,也不能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样,即使中集集团将在解除限售条件后的短期内出售这些股份,也不能将其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0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明白,那种会计处理才是正确的呢?才是有利于我们股东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9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会计处理都没有问题,只不过实现利润的方式前后有别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4 0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集和华强的处理比较合理,中海急匆匆把12月方能解锁的股权潜在变现利润写入中期业绩,未免有吹大中期业绩表现,误导投资者的嫌疑。华强把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无可厚非,相对保守。中集这种做法,应该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只是不符合市场人士的胃口。估计机构投资者们都希望其采取中海的处理方法,业绩大幅增长才有炒作的题材,中集却老也不配合,股价也就自然无人去追捧了。

大家看看下面的资料,就知道中集要炒高自家的股票是多么的容易:

上市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前20名


截至8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1435家上市公司发布2007年半年报。统计数据显示,报告期末上市公司共持有2.88万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绝大部分是对其他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牛市之中,这些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交叉持股为上市公司半年报锦上添花,其市值上涨对净利润或净资产起到提升作用。

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前20名

排名 证券简称 金额(万元)
1 中国银行 91,547,000.00
2 工商银行 51,766,900.00
3 中国人寿 30,145,800.00
4 交通银行 14,941,500.00
5 中国平安 13,244,300.00
6 招商银行 12,582,900.00
7 兴业银行 11,756,872.33
8 浦发银行 7,859,089.29
9 中信银行 4,847,200.00
10 深发展A 2,061,649.10
11 南京银行 906,477.74
12 长江电力 805,796.64
13 中信证券 608,804.39
14 雅戈尔 493,110.36
15 中集集团 318,519.39
16 西水股份 267,409.32
17 华能国际 259,448.52
18 大唐发电 253,487.50
19 岁宝热电 250,815.35
20 巴士股份 199,656.97

[此帖子已被 atcoolman 在 2007-9-4 5:28:3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30 22: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权激励方案评论:

2006

车辆集团

中集集团

占比

收入

58.11

331.68

17.5%

毛利

10.12

44.48

22.8%

营业利润

3.27

27.60

8.4%

净利润

2.05

27.71

7.4%

净资产

8.72

111.17

7.8%

ROE

23.5%

24.9%

资产

41.11

229.23

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09:05 , Processed in 0.02208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