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上讲,价值和当期业绩高低关系很小,有否价值和PE的高低也基本无关。 如果能够很大概率地判断一个企业在未来多年能够以高速度可持续发展,由小市值走向大市值,那么市场即使再普遍高估,也很难高估它,尤其是这种成长性尚未显现之时。福探举的2001年历史高点万科、中集的例子就是说明这个问题。同样,巴爷讲买入的安全边际原则,并没有讲持有的安全边际原则。讲长期品种基本面没问题继续持有,没有讲长期品种高估就不持有,否则就没有邮报等等的非卖品。 当然,如果依据市场节奏,高抛低吸地波段,可以大大改善长期品种的收益率,但是一次不当,就会失之交臂。因此巴非特面对永恒的价值,强调永远持有;罗秸斯面对大趋势,甘愿忍受百分之三四十的波动;德国教父安德列面对大机会,希望利用安眠药忘记波动。 投资之所以流派众多,是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理论。得到了一些,注定会失去另一些。 新兴市场波动大,提供了更多波段机会。即便如此,波段之前,我们还是要反复问自己:它真的很过分吗?
[此帖子已被 petter9988 在 2007-8-31 11:44:2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