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由平安巨额融资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9 18: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豪华办公楼之类,感觉这个问题得?体公司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象招行,平安这样的公司,豪华办公楼或许是他们的一张名片.没有什么不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9: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awqyxjs 发表于 2009-5-19 16:45:59 :

随着平安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交叉销售平台和统一后援平台的完善,平安独特的金融经营模式已经初露端倪,当然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福探说的在行业内建立其独有的商业模式,平安正在努力之中。


综合金融服务.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加快发展,但运用不当,则会双倍伤害自身.特别是遇到大的金融危机.同时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立,其过程非常复杂,成功的不太多.我本来不喜欢这个模式,但目前来看,平安做得还不错,成效开始显现.从这一侧面,我也看到了平安的内部协调,沟通,融合的优良机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8 1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迷惘兄,牛市和熊市本身对一家公司的价值不会产生影响,只是看法不同而已。

理解保险公司有点难。纯粹靠保险盈利难度并不小。即使不做股权投资也需要各种投资来覆盖资金成本。巴菲特的公司应该算比较稳健也足够聪明,其目标也不过是尽可能降低获取资金(浮存金)的成本,而真正的获利来自于投资。

当然财险和寿险是不同的。但如果平安不难在投资方面学会稳健的话,早晚还是要付出代价的。毕竟保险本身只是获取资金的渠道,将来还是要连本带利付出的,如果不能在付出之前赚到钱怎么办,更何况,获取资金的成本并不小(保险佣金也是不小的开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0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惘兄提的上述两个问题提出了作为股东的心声,但平安高管们要么答非所问,要么避而不答。这多多少少能说明问题。作为被认为是“国内最优”的保险公司尚且如此,可知整个行业是如何的呢。。。?

目前金融股中600109国金证券的股市投资有自己的策略模式(或者说正在摸索一套区别于其他人的策略模式),在投资方面,我认为国金的摸索比平安强多了。

另外,我也不喜欢招商银行,自从招行上市之后,就在深南大道那里起了一栋又高又尖的塔楼作为公司总部,大楼装修极其豪华,并且在外墙装点了无数彩灯,每天晚上灯光照着大楼外墙,浪费无数的电能。(相反,兴业、民生、华夏、深发展等银行的楼从未如此豪华过。)遥望着如此豪华的大楼,我根本没有意愿以公众股股东的身份走进这栋大楼去走访公司。(注:好几年后才读到林奇关于调研公司的一个结论:公司办公场所的豪华程度与回报股东的意愿成反比。)

平安和招行,都只是大、小非的公司,而不是公众股东的公司。公众股东的钱是如此的好拿、又是如此的“好用”,且他们自认为在行业里高人一等,可是同行公司追赶的步伐却是那样的紧迫。对于这样的公司,本人望而却步。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5-19 9:18:4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8: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平安巨额投资,进入欧美市场,投资富通,我当时虽然有些担心.认为:平安的胆子有些过大.但看到平安如此坚决争当富通单一大股东,以为平安对欧美国家及富通了如指掌.也就不太在意.目前来看,我认为,平安投资富通的失败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草率,急亍求成;客观原因,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此前,平安对之不可能有体会和经验.西欧国家对中国有长期以来歧视因素,富通的解体或许另有琛层原因.平安不是正在维权吗?听说国家商务部也介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2 20: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为止,我从媒体上介绍的公开信息来看,这20年来,中国平安一直引领行业的发展.可以这样认为平安是行业内的卓越公司.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平安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金融企业,当然要想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卓越公司,还得看每股权益的增长情况.这个还有待验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9: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当时就已经看到,综合金融将是全世界金融业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了,老百姓富裕了,满足温饱之余,开始需要各种理财服务。然而,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多样,如果人们今天找银行,明天找保险公司,后天找资产公司,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于是,综合金融在市场的呼唤下,在现代IT技术的支持下逐渐成为主流。”马明哲回忆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认为:“交叉销售关乎业务队伍的定位,也是公司战略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97年,深圳的一次平安会议上,平安将未来业务队伍用金牌、银牌、铜牌分成三类。铜牌业务员是产险或寿险专业的保险代理人,银牌业务员能够销售产险、寿险、健康险、年金等多种保险类产品,而金牌业务员能够销售所有金融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控股架构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标的。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中国平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控股集团的投资标的,作为寿险、产险、健康险、养老险以及资产管理、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行业主要经营牌照最齐全的集团公司,中国平安这一投资标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存在明显的稀缺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的品牌优势不仅将强化其在保险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于其在信托、证券、银行等其他领域的业务拓展也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00:51 , Processed in 0.02157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