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tbtb

熊市的大底找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3 2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消息:汇金增持三银行各200万股,未来一年内将继续增持。23家央企共计增持4.3亿元股票。

四两拨千金?

法律原因,汇金在10月份不能继续增持三银行股票,10月前要增持也就是这三天。看是否能继续把市场托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07: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股市长期的恶性暴跌,不但对企业融资、投资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造成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实实在在大幅缩水,使得中国社会最有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对国家的认同发生动摇,从而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和社会稳定
  

日前,美国财政部宣布了对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商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拯救方案。这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中国A股自去年10月创下历史高点后,还不到一年时间,指数就跌去65%,市值损失近3万亿美元。投资者更是惨遭财富缩水的痛苦。美国这个被认为是最市场经济的国家,却在用行政手段救市,那么,以维护金融稳定运行,并把保护投资者利益作为自己工作重中之重,也已渐渐开始"市场化"治市的中国监管部门,是否能从中得到某些借鉴?
  

美国政府之所以要"干预市场",出手挽救"两房",除了担忧由此发生金融危机外,一个更大原因是为自己当初信用监管不当买单。美国"两房"的创建是隐含了美国政府的信用担保的,如果在"两房"出现危机而自身无力解决时,政府不出手挽救,也就等于美国政府撕毁了隐性担保协议,任由"两房"债券变成废纸,以后美国金融机构和政府发行的债券就别指望外国投资者来购买。所以,美国政府出手救助"两房",实际上也是在救自己,是要维持美国政府与 "两房"债券最起码的信誉。
  

这也正是目前中国股市的症结所在:管理层滥用政府信用和缺乏政府信用并存。前者表现在,不仅让一大批居市场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还以政府信用和国家优惠政策支持让它们获得高额市盈率。即使在股市非常疲弱,管理层依靠各大主流媒体连篇累牍强调维稳的奥运非常时期,大盘国企股也照发不误。后者表现在,当股市出现自由落体式的暴跌,广大投资者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跌势时,管理层却迟迟不愿出台实质性的措施来提振股民的信心。
  

股市当然应该市场化而最终也必然要走向市场化,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转轨市场而言,市场化只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千万不能"揠苗助长"。而且,市场化后也不是说政府就可以不闻不问,在市场自身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政府必须干预。
  

何况,中国的股市现在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市场。从上市公司的IPO和再融资的审批,到基金的发行和QDII的开放,一直到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设计等等,哪一个环节不都是由政府部门掌控?在政府政策仍然涵盖股市运行的主要方面时,一味强调用市场化思路来治理股市,任由市场自行寻找底部,这实际上是在撕毁此前政府与投资者之间达成的隐性担保协议。
  

股市本是信心经济。股市的信心来自于投资者稳定的预期,而预期很大程度上又来自政府的信用。所以,要稳定暴跌不断的股市,管理层为自己的信用失误买单,重塑政府信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由政策失误造成的股市危机,再由政策纠正过来;二是在救市的过程中,政府与投资者建立一种新的信用模式,这就是基于市场规律的信用模式。因此,此轮救市,不是简单地采取降低印花税或发基金之类的行政手段,而是制度救市,或者是行政手段救市加制度治市的结合。
  

英国在撒切尔时代一样进行过股改,用以民为本的思维,将好的国营企业上市,将改革的利益归于全体老百姓,造就了一个各方受益、稳定而多赢的英国式股改。而我国管理层推崇的股改,却造就了大起大落、多方受损的动荡格局。而且对中石油在海外低价上市高分红而到国内则变身为超高价上市低分红致无数百姓血本无归、老公司对价放出巨量大小非而大量新公司不付对价继续产生无穷无尽的大小非等劣行,任社会各界如何提醒呼吁都不及时过问,任由市场崩溃,实在难说是以人为本。
  

具体来说,对目前影响股市发展的核心问题---大小非,无论是采用征收暴利税的形式,还是锁定出售期限,或者是像管理层主张的那样采用可交换债券的方式等,政府应该尽快找出一种市场认可的方式,妥善地解决这一历史问题。
  

但长期而言,股市问题要彻底解决,必须对股市进行重新定位方有可能。股市的定位要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应也不能再把股市作为国企解困、重组和融资的手段,而应有更高目标。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股市应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构建自主创新经济体系,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也呼应了十七大提出的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要求。
  

股市长期的恶性暴跌,不但对企业融资、投资和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不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造成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实实在在大幅缩水,使得中国社会最有消费能力的一个群体对国家的认同发生动摇,从而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和社会稳定。所以,保持股市的平稳发展不但是资本市场的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漠视不得。(?望编辑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08: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声明,在此跟帖,绝无和LZ唱对台的意思,只是说些个人看法。有些地方可能和LZ观点不一致,望能谅解,不要把我叫作愤青,我已不年轻了。呵呵。

分析主要的2个利好:

1、 单边收税只是降低交易成本,并无扭转任何供求关系,更遑论基本面;

2、 增持3大行应该是针对H股市场的护盘,和A股关系不大,因为A股比例太少,不可能再买多少了。

 

A

H

中央

工商

4.48%

13.40%

70.66%

建设

3.85%

17.87%

67.97%

中国

2.56%

29.95%

67.49%

当然,和948月的三大政策一样,这些都是引子,实质如何是不重要的。所以我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目前有不少投资人把今年的行情和94年作类比,认为会出现井喷式的反弹,著名市场人士花荣是典型代表。但是,我想提醒一下,94年时,权重股少而精,机构集中攻击就容易推高指数,这样就能激发赚钱效应引导其他资金入场。但现在,权重股分散,又全部都套了很多钱,601板块每只股都套了几千亿,就算真是拿4000亿出来,都是杯水车薪。946-7两个月的日均成交是4.22亿,而8-9两个月放大到68.11亿/日,是前者日均成交的16倍。这里,我仅算今年8月到现在的平均成交,是346亿/日,如果想出现类似94年的行情,上海成交要到5500亿/日以上,即使降低要求,一半吧,也要2800亿,如果没有这个量的巨变,井喷行情是那么容易出来的吗?TBTB兄研究技术十几年,这些应该比我更精通吧。

在目前环境下,上海要做到1-2月平均每天成交2800亿,是否现实呢?

如果有得罪的地方,再次请原谅。只是想跟TBTB兄以及其他一些朋友说声,冷静些,象你说的那样,今天不买或买不到,以后都没机会了,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只有两个:1、中国A股市场明天就关闭;2、中国A股指数以每天开盘即涨停的方式直飚万点。起码到目前这一刻,我都觉得两种情况发生的几率都很低。

如果兄台觉得这里就是历史大底,那应该很心平气和才对,因为以后再不能比昨天更低了,只会步步高。

[此帖子已被 lewie 在 2008-9-19 8:30:4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lewie 在 2008-9-19 8:31:0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09: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甚至不认为1800是历史大底,而认为3000是历史大顶。底部远比1800要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09: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1802很可能不是本轮的大底,调整没到位。这就像一个人弹跳摸高,要下蹲到足够的位置才能跳的高,现在有些像猫腰就跳的感觉。 看看现在的市场上,随机选出100只股票,值得现在买入的有多少,我看远不到一半。如果1802就是大底,那这个底真的不深。 三季报10月份会陆续出来,我不乐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牛市中的下跌是啥样,熊市中的涨是啥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1: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举行完聚会市场就出现转机,一点都没错,黑暗撒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事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8: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TBTB兄:我说你老兄怎么好像变成了个愤青了呢?别人的不理解和攻击就让他去吧,我们这些爱好者最关键的是要有个地方来交流和沟通,至于其他的言论等等就当没有看到好了,你不学雷锋,我怎么从你那里学到东西呢

市场到底是反弹还是反转,我个人觉得还需要验证。由于从6124以来,上证指数走出来一个清晰的双重锯齿形调整(七浪调整),按照理论,七浪是调整浪,如果结束,后面跟着的就是一个推动浪。结束这个级别的调整浪,后面跟着的,就是一个和从1004到6124那个推动浪一样级别的推动浪,即开始新的牛市。

但必须要验证,即这个调整浪是真的结束了,而不是在2520附近徘徊,再次向下,变成一个9浪推动浪。这是我认为的最坏的情形,如果走成这样,那么未来大B后还有大C,熊市的调整就要持续到明年底了。但可以参考94-96年的调整形态,虽然调整还在继续,但不一定会再次创新低。

所以,再耐心等待几天看看,如果是新的牛市,那么会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进入;

[此帖子已被 阳光下 在 2008-9-19 18:09:4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9 19: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测度底部非常的累,关键是底部形成的因素太多了,有宏观的,有微观,底,谁知道在哪里。别说楼主想测底,我也想测底,可是谁有能测的到呢?

我个人这些天非常矛盾,感觉很累,为什么呢?主要是思维混乱,一会从趋势投资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会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考虑问题,总是找不出一个答案。

到底是等股市上升趋势确认再开始投资,还是发现低估品种,接飞刀买入呢?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12:09 , Processed in 0.02224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