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petter9988

抛砖引玉,也谈天士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6 15: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nettravel兄,吃药是一方面,平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早睡晚起,生活有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15: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nettravel兄,肝脏疾病要注意多休息,早睡晚起,别吃刺激的食品,多吃点水果,多休息是很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6 17: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这里回帖子的40岁以上的人中,10个里面有9个有脂肪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7 00: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火焰驹君,无名无姓君。价值投资,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如果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就得坚持的越久越好。愿大家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3 07: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探兄:受教了!的确,我觉得自己的投资心态还不稳,其实我一直就是想做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但最近受到周围一些同事的影响,呵呵。我能充分理解你说的道理!

从现在开始,不再盯它了,最好把它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4 11: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悉,今年上半年,中药出口继续保持增长,出口额达到5.6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9%。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全球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根本性变化,但目前我国中药国际化的大环境仍然是以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方式出口。

“在国际药品领域里的主流中药也只是盖上中国人的印记,如果中药不以成品药的形式走向市场,国际化的市场是做不大的,所以我认为应该考虑中药国际化的路子如何走的问题”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坦言。随着国际植物药研究的迅速崛起,我国中药现代化也进入了复杂而艰巨的攻坚阶段,以药品的形式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是中药国际化的真正目标。作为现代中药创新企业,康缘药业深感自己肩负着的中药国际化的重任。据记者了解,从今年4月份起,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正式在美国开始了FDA二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首个以药品形式进入美国主流药品市场的中药产品。在申报美国FDA项目中与美国FDA的专家接触多年,肖伟率领的康缘药业在创新中药及中药国际化方面逐渐形成了其独到的思考方式。近日,肖伟董事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的中药继承创新、与国际接轨的新观点得到了众多制药人士的广泛关注。

寻找中医药理论和现代临床医学的共通点

二十年来康缘一直坚定创新中药的道路,在中药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有很多经典药方的疗效被证明是非常好的,但不可否认,传统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和现在的医学临床理论有很大的差别,虽然两者之间也有一些渗透性,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找到很大的解码。二十年来康缘一直坚定创新中药的道路,肖伟认为创新中药就是要找到中西医临床理论的共通点,找到现代中药和西医药结合的“密码”,所以他和康缘所做的创新中药,就是一个“解码”的过程,即“把复方中药中的核心成分筛选出来,把机理和作用靶点搞清楚”。FDA对于中药国际化所设置的门槛,也就是要求中药呈现明确的组方成分及药品作用机理,不搞清楚这个“解码”,中药真正的国际化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康缘在创新药品研发及药品质量控制标准方面,都在努力与国际化药品安全标准接轨。以中药注射剂产品为例,康缘始终保持一个原则,以安全性为第一标准。康缘强化管理,从源头上把关,建立GAP药材基地;在4个控制点建立严格的SOP(标准作业程序),用9张指纹图谱控制质量,从药材进厂到分离提取、混合过滤,直至成品,保持产品指纹图谱的一致性。到目前为止,热毒宁注射液已有50多万人临床使用,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

填补现代临床医学空白领域

中药产品要得到国际主流市场的认可,肖伟认为药品品种和适应症选择也是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中药产品能够通过FDA临床试验,能够证明它对现代临床治疗的某个病种是有效的,能对现代临床医学治疗手段起到补充作用,FDA就认为这个药是有效的。据记者了解,98年康缘拿到科技部支持的80万元经费后,并没有急着向FDA申报药品,而是花了三年的时间,在北京试点医院选适应症,把桂枝茯苓胶囊能治疗妇科内分泌紊乱病症针对的十几个病种筛选了一遍,最终只筛选了一个适应症,就是妇科原发性痛经。桂枝茯苓胶囊选的适应症有效填补了目前在美国西药领域的一项空白。

记者了解到,目前桂枝茯苓胶囊的FDA二期临床试验的开局良好,并且临床反应也不错,是一个亮点,很有希望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FDA批准的复方中药。但不利的因素主要在于资金的压力,据介绍,二期临床做完需要八千多万,三期临床做下来的话资金更大,大概需要两个亿,康缘药业考虑今后将项目放到资本市场上去募集。肖伟谈到,桂枝茯苓胶囊这个复方中药之所以会做FDA临床,是为了响应当年国家科技部的号召。当时被选送的8个中药,7个已经牺牲了,现在只剩桂枝茯苓胶囊一个品种在继续往下做,这不仅是一个产品的责任,一个企业的责任,而且还是民族的责任。

来源 : 腾讯财经

真的有点糊涂了!

[此帖子已被 antaiz1975 在 2007-10-14 11:10:0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19 15: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对于媒体的记者报道,各位还是应有点基本的判断。现在国内记者们利益熏心,连最起码的事实可以不顾,闹的笑话还少吗?

上面的报道,最起是码谬误百出,主观臆造,不值一驳和看。

天士力从1997年作为第一个(全球范围内)中草药通过FDA_IND,进入II、III期临床。由于天士力的近10年的努力,FDA在中药临床试验方面终于做了重大让步,修改了植物药(中药)在美国临床试验的一系列规定,并于2005年正式启动了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的FDAII期临床试验(是国内第一家),至今已有两年多,并已取得临床多方面的初步成果,临床效果超过预期。天士力取得的成果,也为其它中药植物药进入美国FDA临床打开了绿灯,使得国内中药厂商掀起了一股到美国做FDA临床的热潮。同时,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还进入了欧洲进行同步的临床试验。这是目前唯一在同时在美国欧洲进行临床试验的中药。

上述事实,不仅有正式的文字记录,且也为各大券商研究员的调研和研究工作的公认。

而记者们呢?则可以随意编造说法。中国新闻界的悲哀啊!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新闻太“自由”了,自由到了文革时期那中可以不负责任,胡说八道的地步。这也许得益于某些官员,信口雌黄后再来个澄清完事。而记者们呢?连个澄清也不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2 2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的看了一下,基本符合预期!只能用平淡来形容...

但从天士力经营所处低谷,能交出如此成绩,还算说的过去!

不过从股东持股看,UBS AG清仓目的何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三季报业绩不好,低于预期,看看其它医药公司都预增,最少增长百分二三十,天士力落伍了,他的优势什么时候才能转化为胜势,才能体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3 16: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士力07年3季度业绩简评

天士力公司07年第3季度及前3季度的报表的业绩,如果以绝对值来看,比较差,净利润出现了下滑,特别是第3季度净利润再次出现了同比下滑。其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

第三季,主营收入同比增长29%,而毛利率保持稳定。这说明公司的主要盈利部分中药生产销售的实际增长程度差不多。而本季净利润下降10%是由于各项费用出现不同寻常的大的增长(下面再说)。母公司报表在第一季主营收入出现大幅增长,但第二、第三季则保持了相对的平稳。这里需要说明,有人过分看中母公司的报表,这是片面的。其实,母公司的收入状况并不能代表公司总体的经营情况,因为真正的收入确认是在公司合并报表里。比如第一季,可能由于订单充足,母公司向子公司的收入确认就“激进点”,但并未在终端实现。就造成了合并报表在随后的2、3季度的较大增长。

以上情况说明:天士力在下半年开始,经营开始提速。说实在,这是超过本人的预期的。因为复丹参滴丸的提价消息是在年初,从道理上讲,经销商应在上半年囤货,而第三季应是低谷季。但是第三季却出现经营收入近30%的增长!由于粉针是刚刚开始销售,不可能贡献多少收入,因此,传统产品(复丹滴、养血清脑等)的放量应是可以确认的。

第三季度,造成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大幅增长。是什么原因?这些费用增长的合理性在哪里?未来的结果及趋势如何?这是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如果是因为第一粉针益气复脉刚上市的各项费用(包括转固后的折旧、及本来属资本化的开销等),那么应该说是正常的。不必为短期收益的下降而耿耿于怀。

过分注重短期业绩,往往不易认清一家公司的总体趋势。至少这里关心天士力的网友都希望看到传统产品的“第二春”尽快来临,但是如何把握其“启动点”,并不是一个“每股收益”的变化能得到的。至少从第三季来看,传统药的销售提速已经开始,“第二春”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如果说,今年以来,一些医药公司的销售已经开始出现增长??行业环境开始转暖,那么天士力至今的报表业绩并没有使我本人失望??主要是第三季报表(之前我跟一位朋友提到过,天士力今年如何主要看第三、四季报表)。分清一家企业的发展阶段,需要客观而综合的分析及对企业整体情况的透彻了解。

长期投资者,尤其是想以“安全边际”持有的投资人,是不可能在象“每股收益”都已经表现出来后试图在市场上轻松还能获得廉价筹码的。当然这需要分清真正在转折的企业和继续下滑企业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5 06:41 , Processed in 0.02751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