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缘?好像以前也比较讨论过吧? 简单说,个人认为,康缘还不能天士力比,主要有两点: 1。发展阶段不同。目前康缘的中药工业规模仅为5个多亿,不足天士力中药工业的一半。规模是判断一个中药企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参数。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尤其是拳头产品达不到一定规模,这家药企的各经营环节就未经受真正的考验,未来的前景不定。另外,当年天士力在4、5亿规模时,都是每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长。康缘前几年和近年达不到这个水平。 2。经营战略上还未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康缘目前来看与其他药企类同,经营战略模糊。这难以让人相信或看到未来如何构建本身的经营优势。未来的前景不定。 中国的中药企业,到一定规模后都有个“休整期”(比如同仁堂、白药等等近年都后于天士力进入“休整期”)。只有迈过这个休整期,才能真正发展壮大。而这将由公司内功是否强大来决定。 另外,康缘还不能说这两年业绩如何“增速快”,其工业销售收入也是不足两位数的增长率,利润是在费用降低后才有两位数增长,增长的质量较低。这么小的规模就陷入到“低速增长”,只说明其综合竞争力偏弱。特别是考虑到其销售收入增长是在其它新药贡献的结果,那么这种增长就更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有人说康缘“产品梯对好”,呵,辉瑞可以去这么讲,中国这么小的药企,这个阶段去将“产品种类的丰富和梯队”,那就是“狗熊掰棒子”,永远做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