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fei898和火焰兄的认识很有代表性,也与我所知道的一些基金经理们的看法类似。 但其实这是个外行看内行的问题(恕我直言)。 如何集中资源去搞中药?把N个传统古方药拿来换换包装和挤型就是“集中精力”去搞“现代中药”了吗?把中药材地收购过来就是去布局中药了吗? 首先应明白一点的是,中药相对于现代医药的一大不协调之处就是无知识产权。在现有基础上想在中药里搞“垄断”,是完全不可能的;真正去把中药产业做起来,做到融入现代医药里,我以为天士力是目前我看到的唯一有希望的企业: 1。将中药的生产标准化,与国际现代医药规范一致。这一点目前尚无其它中药企业能与之相提并论; 2。将中药的现代药理以产业的方式诠释出来。如何以“产业”的方式?探索以FDA认可的方式是其中之一;以现代的最先进的制药方式(生物和部分化学药、中药粉针)来提升中药的技术水平和积累高级人才是另一种方式。在这方面,外行的只会从字面上去看企业,但真正在里面做事的人才会真正明白个究。“只有那些拉开与同行的技术差距的企业,今后才有希望真正占有中药的资源!”(阎希军言)??其实,德国、日本甚至韩国已经悄然在很多方面超过了我们。近年我国传统中药的各种危机,并非其它原因,技术上落后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什么很多人不去认识天士力在上面两方面在中药产业化上的巨大努力与持续投入(在这两方面上的这种投入,国内还有第二家吗?),而仅仅从形式上(去搞了生物药,去搞了化学药)去看待呢?有何来分散了“精力和资源”甚至“多元化”之说呢? 仍以所谓“传统中药”的方式做中药??看起来多么“专一”地做中药,有成功和有特色和希望的吗?看看同仁堂吧。这家号称“最正宗中药”的企业,它自己也认为才是中国最“中药现代化”的企业,现在是走到死胡同里了还是蓬勃有希望?仅仅是机制问题吗(2005年之前怎么就没有机制问题)?坐落在京城中央,它为何就网络不来高级人才呢(这肯定不是国企机制问题,而是无高级项目可做!)?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2-15 12:11:4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