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呵,kissingaful兄,讲个故事:
蚂蚁看到地上的一点水以为又遇到“洪水”了,慌不择路地逃,但看到大象竟然不动,就断言大象将“99.999%“将会被眼前的水淹死,以后其他大象将拜倒在它聪明的蚂蚁脚下求生存之道。呵呵!这是最新版的寓言故事。
既然不必操心太多,那就平淡些吧
呵呵,福探,关于你说的这个,我当然也看到了。之所以这样说,基于3点:
1、巴老自己帐户的买入品种,无从稽考;
2、以巴老这样的人品,我想他处理股东的钱比处理自己的钱更谨慎稳当、更有信托责任;
3、巴老自己的帐户,此前全部都是美国政府债券,没有任何股票。巴老在处理自己资金的时候,也有完全空仓等待机会的时候,这对于那些可以“闭眼买入、永远持有”的中国价值投资人不知道是否属于一记闷棍。
引用:原文由 月楼听海 发表于 2008-10-16 22:06:38 :引用: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8-9-24 16:43:46 :但是,如果是熊市的中末段,那么未来新牛市的推动力又是什么?还会是那些周期性行业的重新繁荣吗?为什么这么短时期内这些周期性行业在一片“产能过剩”的预期中又快速地复苏? 现在的情况似乎也一样,想请教一下福探,是什么原因让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快速的复苏呢?基建、房地产等投资拉动?这次,周期性行业如基本金属还有机会吗?
引用: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8-9-24 16:43:46 :但是,如果是熊市的中末段,那么未来新牛市的推动力又是什么?还会是那些周期性行业的重新繁荣吗?为什么这么短时期内这些周期性行业在一片“产能过剩”的预期中又快速地复苏?
但是,如果是熊市的中末段,那么未来新牛市的推动力又是什么?还会是那些周期性行业的重新繁荣吗?为什么这么短时期内这些周期性行业在一片“产能过剩”的预期中又快速地复苏?
买股票吧 现金是垃圾
巴菲特表示,"我看到一家开在空荡荡的银行大楼里的餐馆打出的广告说,'从前你的钱在这里,今天你的嘴在这里。'但今天我的钱和嘴巴都在股市里。" 在金融危机持续的时候巴菲特力挺股市的言论可以提升投资者信心,这正是政府救市计划中所缺乏的重要成分。 Portfolio.com网站编辑丹-科拉鲁索(Dan Colarusso)表示,巴菲特的观点和1987年金融危机之后美林公司前董事长威廉-施莱尔(William Schreyer)的观点非常相似,当时施莱尔主张买入股票,并声称"对美国经济持乐观情绪"。 巴菲特写的社评还回顾了他在1974年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的名言:"要致富买股票(buy stocks and get rich)。" 巴菲特看好股市的乐观情绪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市场恐惧情绪蔓延,即使是久经风浪的投资者也受到了影响。" * 现金是垃圾。巴菲特表示,"现在大家都为持有现金感到欣慰。他们不应该这样。他们其实选择了一种非常可怕的长期资产,这种资产最终不会带来任何回报,而且还肯定会贬值。" 巴菲特同时还提出一些警告: * 巴菲特自己承认,他呼吁买进股票是基于长期投资的考虑。他在社评中表示,"我不能预测股市的短期行情。我对股市在一个月甚至一年之后是会涨还是跌完全没有把握。" * 短期到中期内,仍需解决振兴银行业的问题。就像JP摩根大通集团CEO等一些银行高管所说的那样,他们对财政部出台的向金融业注资方案感到不乐观。 * 没有人永远正确,巴菲特也会犯错误。
回月海、ppmao:
05年我处于一种思考上的矛盾中,周期性行业03-04刚繁荣过并已陷入衰退中了,股市也如期调整了。但是其它方面的分析表明应很快有牛市了,但牛市的推动力来自哪里让我一筹莫展。但事后证明,新牛市的推动力仍然是那些周期性行业的更加繁荣。所以,周期性行业未来如何,是不能靠预测来判断的,就跟不能去单纯的按图索冀地去判断股市如何走一样。
未来的牛市推动力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可能现在讨论还为时尚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找到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因为现在与05年一样的一个基本事实是:股市的历史收益率已经低于实业的历史收益率了。虽然这不意味着不久就会来牛市,但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实业投资不如现在去做股票投资,这就是总的原则。
根据老吧前几次买的情况看,一般他出手,在等1-2年,估计就差不多了
我奉行一条简单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只懂专业知识的挣小钱,懂利用人性弱点的赚大钱。
芒格说靠常识就能在证券市场获胜,我看前提是你能利用人性的弱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2 02:52 , Processed in 0.02122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