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tbtb

09年行情前瞻??小荷才露尖尖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4 22: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K线组合健康?

短线诱多而已。先看破2037吧,不是真突破,双头变箱体,拉起是主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8: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TB兄渐渐变成了“金学伟发言人”,一直很活跃的阳光兄又不见了踪影。很自然的,这一帖的人气也就不断下降。我觉得,身为一个正直的共青团员(曾经)兼波浪理论爱好者,发言的时候到了!

分析的对象是上证指数,方法是波浪理论。开门见山,我目前有两个选择,首选是“5-5”,次选是“3-3”。

1,如果是“5-5”,那么从1664开始,上证指数就是一个引导倾斜三角形。具体的小浪如下:

小浪1:1665-2100,运行31个交易日,涨幅435点
小浪2:2100-1815,运行17个交易日,跌幅285点,是小浪1的285/435=0.66
小浪3:1815-2402,运行28个交易日,涨幅587点,是小浪1的587/435=1.35
小浪4:2402-2037,运行11个交易日,跌幅365点,是小浪3的365/587=0.622

小浪5:2037至今,截止3月30日,已运行20个交易日,最大涨幅355点。目前,小浪5的第5子浪正在运行。

2,如果是“3-3”,那么现在就是一个延伸套延伸的复杂区域,谁也数不清楚。

说实话,如果认真地画出这个图,估计能吓死最乐观的多头……

以上两种选择就是我反复思考之后选出的两个最符合各种规则和指引的划分方式,并没有主观的愿望在里面。其实,无论是哪一个选择,都隐含了一个条件:牛已来,熊已去。


帖子不宜写得过长,否则影响阅读。所有认为老熊还没有走的划分(比如1664-2402是个ABC的调整,现在的确还没有充分的理由来否定),这一贴就不讨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5 23: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来点就图而图之论吧!

2100-1814的调整已经是个平台型调整了,现在2402到2037已经是个很清晰的锯齿型调整了,难道还没调完,还要再来个“平台型”调整2402-2037-2369-?把“交替原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数浪虽然有多种可能,但把规则一条条用上,已经能排除很多“可能性”了。另外,看看B股,你怎么来个再下穿前期低点的“小C”?

调整最多不超过1周,空间非常有限,且随时可能结束而向上突破2402!

[此帖子已被 波浪 在 2009-3-25 23:32:4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1 21: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波浪兄也是戴二饼的啊^_^。

问题是:都知道再调不过是个明显的ABC之C,多少人想买,而谁会卖呢?。。。。。。技术分析所用的K线图形大家看到的都是一个,解读却有千千万万种。虽然解读出的结果可能相同或相似,但真正完全相信这个解读的却是少之又少。所以,有B必有C。

A股似乎暂时还没有什么变化,但道指方面的变化却很有看头。伯南克正式开始开动印钞机,虽然让美元指数大幅下挫,但对美国经济暂时的提振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伯南克说的不会再有银行破产是有原因的。所以,道指在近期内见底应该是个重要的预期。

只是,从长期来看,由于道指走势的第三浪延长,那么一浪和五浪的幅度应该相似。未来的走势很可能和这九年来的调整形态共同组成一个超级扩散顶。个人认为,这个形态所预期的意义和从历史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作出的判断相符合。

90年前,大英帝国艰难地取得了一战的胜利,但,这场战争极大的动摇了帝国的根基,新兴帝国如美国、苏联等开始和这个旧老大分享权利。不久之后的二战给了大英帝国致命的一击,日不落帝国分崩离析,英国势力从哪里来回到了哪里去。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代战争已经不能进行大规模热战了,战争形态进入了“高端”--金融制高点。这次危机同样极大地动摇了美国的根基--美元的权威,新兴势力开始要求分享铸币权。只是,现在看起来美元暂时还能挺得住。不久之后的未来,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一定会发生什么,给美元霸权以致命一击,美元帝国同样将分崩离析,美国势力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将见证这样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2 0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来对技术分析是“不屑”的,抱歉,并非不敬。一来自己不懂,二来也没有看到成功的案例。一些被广为人知的“技术”在股市中很快因博弈而失效了。总结式的技术分析始终不是投资的指南,反而常常误导。不过,看TB兄的文章还是蛮有意思的,在这里不光看热闹蛮有意思,对股市上一些历史事件的也常能温故知新。

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以及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长期投资机会。除了行动,还能有别的选择吗。这一点,与TB兄的意见没有大的区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2 1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tbtb 发表于 2009-3-22 9:49:12 :

技术分析虽有流派之分,实则为技术分析人士的分析层次之别。。。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技术分析的本质其实就是“经验的总结”。虽然很多人都打着“技术分析”的旗号,面对同样的市场、采用几乎相同的分析理论,由于每个人的经验深浅程度不同,得出来的结论却是可能有很大差异的。从这点来看,技术分析其实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人自身的“天赋”。因此,技术分析的追随者失败率很高。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一书最后一章对图表分析方法的点评,指出了技术分析在应用时的困难,非常中肯。普林格的《技术分析》这本书我很喜欢,研读完了之后回头一看,人家在开篇之际就说了:“技术分析研究的是不确定性,而不是确定性”。什么叫不确定性?自己去想想吧!虽然我个人曾经钻研技术分析长达10年之久,理解了普林格这句话之后我才终于醒悟了。

虽然我个人依然会经常运用技术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去看市场,但是这大半年来已经对技术分析的依赖程度可谓是逐步降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19: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调整“随时结束”,基本上就是“说时迟,那迟快”,转眼一见轻舟已近玉门关。

明天挑穿24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09: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分析虽有流派之分,实则为技术分析人士的分析层次之别。今偶尔翻到一篇网络中的文章,怎么看觉得似曾相识,料定非金学伟莫属,用百度一查,果如此。再贴于此,我无需再对当前行情絮道了。

目前处在股市临界点

文 金学伟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中讲过一个例子:关于修草坪的。有A、B两人,A擅长修草坪,但做其他事都不擅长;B擅长做其他事,但修草坪不擅长。现在,每修整一块草坪的报酬是10美元。这一报酬不仅对A来讲很高,对B来说也有很强的诱惑力。因此,A、B两人都愿意加入修草坪的行列。但是,如果每修整一块草坪的报酬下降到6美元时,那么B就会退出修草坪的队伍,转而去干别的事。只有A会依然留着修草坪的行列中,因为B可以通过干别的事获得更高的报酬,而A除了修草坪,对别的事并不擅长,即便报酬低一点,也只能继续干这个行当。

2006年,笔者曾和一位非市场人士谈论过这个例子。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股价低的时候我们这些人都不进场,而非要等大涨后才会有那么多人进来。我当时举的就是这个例子。我说股票投资者基本上可分两类。一类是职业投资者,包括专业投资机构、人士和整天在市场中滚的非专业投资者。这些投资人犹如弗里德曼讲的A,除了做股票以外,可能做其他的事都已不擅长了。对这类投资者来说,即使盈利的空间再低一点,也会以买卖股票而乐此不疲。有20%、30%的上涨空间,那就是一个大机会了。还有一类是非职业投资者,他们寻常都在各干各的事,只有当股票市场出现大机会时,才会陆陆续续地蜂拥而入。对这类投资者来说,别说5%、10%的盈利,即使是30%、40%的盈利都不足以吸引他们进入股市。因此我们就可看到这一现象:对沪深股市来说,50%的涨幅是一个重要临界点,其意义好比弗里德曼所说的每修整一块草坪报酬10美元。凡是熊市中间的反弹,其幅度都不会超过50%。一旦超过这一幅度,行情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逆转。

以1993年以来的几次中期反弹来说:

1993年7月,上证指数下跌到777点,进入中期反弹,最高点为1045点,涨幅34.5%;

1997年9月,上证指数跌到1025点,进入中期反弹,最高点为1422点,涨幅38.7%;

2002年1月,上证指数跌到1339点,进入中期反弹,最低点为1783点,幅度36.4%。

从1993年以来,总共出现过4波大级别调整,其中3次调整中的中期反弹,幅度均为超过40%。只有1995年2月的524点,反弹到926点,幅度达到76.7%。但这一波反弹基本上可看作是特例。一是在此之前国债期货炒得很热,大量做期货的资金拥集于上海证交所的资金账户上;二是国债期货交易被紧急叫停,产生瞬间的资金流大爆发,使整个市场在短短3天内暴涨了70%。

而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每一波行情,总是在涨幅超过了50%以后,才真正进入火热状态。

1994年325点行情,第3天最高涨到495点时,还出现了一条阴线,大量获利盘蜂拥而出。但翌日又一条阳线涨到523点,突破了50%的临界点。接近着就是连续2天巨量高开高走,一气到达754点。

1996年512点,开始也走得很不顺畅,直到有效突破50%的临界点后,其中深综指在4月份还创下了收盘新低。但在突破了50%的临界点后便越走越强,市场气氛越来越高涨,走势也越来越顺畅。

1999年的1047点,从头开始人们就一直把它当作一波反弹,原因是GDP增幅和上市公司业绩均出现大幅下降。直到冲过1500点,超越50%的临界点后,反转才成为市场的主流观点,大多数机构才真正开始超规模增仓,虽然从1756点后发生了一波幅度达23%的回调,但各家机构不断增仓,各路庄家好汉也开始不断向股市聚集。

2005年的998点,从998到1223点走得非常艰难,形态也相当难看。从1079点到1330点,也显得相当吃力。直到冲过1500点后,才开始火爆起来,尤其是增量资金,就是在这以后才开始大规模涌入的,而且涌入规模和速度越来越快,和2000年一样,一直持续了一年左右。

有过的还会再有,发生过的还会再发生,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笔者以为,目前的股市实际上就处在这样临界点附近。

首先,从上涨幅度看,从1664点到2402点,已经达到44%,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波熊市中期反弹,这首先就预示着本次行情可能不同于以往熊市的中期反弹。

其次,从点位看,大盘已再度站上2200点的强弱分界线,向上格局已经形成。

本次行情开始后不久,市场中有一种比较普遍说法,基本上是把2500点看作本次行情的最高目标。但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2500点其实是一个虚无的目标,因为一旦这个点位突破,行情的性质也就改变,新增资金源源不断地入场应该会成为一种现实。只是,作为一个重要临界点,这一点位的突破也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在此之前再进行一段时间的整理蓄势,甚至一定程度的反复也是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6 14: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坤兄:从1664到1815是46个交易日吧,


从1815到今天(3月16日)又是46个交易日,所以今天的走势特别重要,它所提示的方向对于查看本轮趋势是否继续向上具有较大的参考作用。我从上周以来一直在等待今天收阳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15: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修改了,还是改到2140,加了仓位的就算了,不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6:31 , Processed in 0.02193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