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ighlander

股神巴菲特18亿入股比亚迪股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8 14: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右手 发表于 2008-9-28 14:05:34 :
我的疑问是,如果各项要素价格均放开,由市场定价的话,油价和电价的差别还会这么大吗?

我知道右手兄的意思。但应明白,电是人类使用能源最直接最方便的形式。油的来源只能是地球的化石资源,而电则可以由很多种方式来源,比如从化石(煤、油)燃烧中,从核反应,从可再生能源中(水、风、太阳、生物质等等),长远来说,人类发电肯定是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中而不是化石中,所以长期看,电价最终将越来越便宜。而油,用点少点,价格长远看越来越贵。

电价与油价的长期走势历史上也的确如此,电价的涨幅远远小于油价的涨幅。所以,汽车能源用电而不是油,是历史趋势。 此外,从电价的形成方式上,全球来说电价目前几乎全部都是政府定价,就连最市场化的美国,电价也是政府定价而不可能是市场定价。

我前面曾提到过一个问题:如果未来电动汽车逐渐地成为汽车的主流,那么什么行当或哪类类公司会建立突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的大机遇?

我觉着发电企业必将有历史性的变化。近来发电业(火电)的全行业亏损格局,实际上是这个行业将有颠覆性变化前夜的典型征兆,颠覆性企业必将出现。21世纪,将是人类工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18: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颠覆性的发电企业是怎样的?我好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19: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福探的回答。
我想福探说的“人类发电肯定是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中”也许就是“颠覆性的发电企业是怎样的?”的答案之一吧。巴老也一直在收购电力公司。
前面的帖子我看到电动汽车的燃料费在美国大概是用石油的75%左右。所以我觉得用国内现在的电力价格来计算可能不太合适。
短期看,电价上涨,加上国家补贴,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发展好像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后导致电价的下降。那么短期看,水电企业好像会受益。但长远看,谁会脱颖而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23: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贡献一点对能源的了解:

根据IEA,贝克修斯等各大机构及全球能源巨头的未来能源发展报告,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

2005年全球的能源需求接近114亿标准吨油,203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接近180亿标准吨油,其中石油需求约为60亿吨,煤50亿吨,天然气40亿吨,其他核、风、生物及水电等占30亿吨。化石燃料,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依然是全球一次能源的主要来源。它们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比例将从2005 年的 81% 上升到 2030 年的 82%。

这个结论可能出乎很多对新能源看好人事的意料,在未来2,30年内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还是人类的最重要能源,而且所占比例还基本不会下降。如果比亚迪最终的电力还是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又怎么能说它节约了能源呢?政府又为什么要补贴比亚迪?只是为了政治的喝彩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01: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keiffer兄, 1。由于电动系统相对于机械动力系统的高效性,电动汽车会节约不少能源,但这只是其一。关键是节约昂贵的受制于人的能源, 即石油: 1.1。电动汽车的燃料费在大概是用石油的20-25%左右。 1.2。想象一下,伊朗若拥有核武,以色列必攻击之。呵呵,可能的结果是油价上两百,全球大衰退。。。 2。它们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比例将从2005 年的 81% 上升到 2030 年的 82%。。。”-----这些大机构的预测水平大概与证卷公司预测上市公司EPS 差不多。因为他们的基本方法非常神似,都是线性外推。而科技发展常常是强非线性的。 就连石油,天然气田的开采动力曲线也是强非线性的。但线性外推是人们思维的共性。 3。电动汽车刚开始,还需好几年才能在技术经济上具有竞争力。作为过渡,其实天然气汽车经济/环境上最具竞争力,技术上非常成熟。燃料费其一般低于用石油的50%(各国不同)。 不好意思,本想多写点,但我打字太慢。 [此帖子已被 highlander 在 2008-10-18 13:58:0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09: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电池]
2004
1月,深圳市有200辆比亚迪制造的锂离子纯电动汽车投入出租运营,成为全国第一家电动车示范区。
2006
6月,王传福宣布纯电动轿车F3e研发成功,搭载ET-POWER技术的铁动力电池,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零噪音的三无目标,续航里程达350公里。
ET-POWER
E表示环保和电力(environmentelectric的首字母)T则表示技术(technology)Power则表示动力和能量的意思。或者ET同时表示了斯皮尔伯格的《外星人》。
高铁电池成份是合成稳定的高铁酸盐(K2FeO4BaFeO4等),目前市场上的民用电池比功率只有60-135w/kg,而高铁电池可以达到1000w/kg以上,放电电流是普通电池的310倍。高铁酸盐放电后的产物为FeOOHFe2O3-H2O,无毒无污染,对环境友好。不需要回收。
20071010??
深圳国际高交会开幕前一天,比亚迪推出双模电动汽车F6DMDM双模”(DualMode)缩写。纯电动简称为EV,混合动力简称为HEV,比亚迪DM电动汽车即EVHEV,可充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F6DM
双模电动车既可充电、又可加油,而在比亚迪电动汽车充电站快速充电10分钟便可达70%的电量(说法不一,也有媒体报道是50%),即便在家里使用普通插座充电,充满也只需要9个小时。整个DM系统的成本费用为5万元,产量提高后成本还可进一步降低至3万元。
王传福指出:F6DM电动车的能耗100公里只需15度电,折合9块钱,而100公里用汽油是30块钱。
混合动力指汽车同时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其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发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速度,发动机就不工作,因此,便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汽油充分燃烧,相应排放量就比较低,电能的来源仍然是发动机,因此只需加油即可。丰田作为全球首家实现油电混合动力商业化的厂商,其主推车型普锐斯售价在25万人民币左右。
在充满了豪言壮语的企业界,王传福的一段话被忽略:比亚迪2008年将把电动汽车商业化,09年推出纯电动车。我们比日本整整提前了20年,到时候引领世界汽车市场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愿景归愿景,比亚迪还有另一个机会,就是电动车对自行车和助动车的替代,如同王传福所框算的,如果能让1/4的电动自行车用户接受,那就意味着1000万的市场规模。

面对面富士康
2007
6月,富士康两家子公司,即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及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诉状,起诉比亚迪及其附属公司蓄意促使原告前雇员向被告披露机密业务资料。
比亚迪在知情情况下,蓄意促使富士康的若干前雇员违反各自的雇用合约中须向原告承担的义务,而向比亚迪披露机密业务资料以供其使用。因比亚迪非法获得并使用富士康子公司机密资料,富士康向其索取人民币51.3亿元赔偿。
关于富士康,其官方网站介绍: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在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为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并且是全球惟一能在过去五年持续名列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科技百强(IT100)前十名的公司。
两名富士康离职员工柳相军及司少青,在此之前是深圳富泰宏精密、鸿富锦精密公司职员,两人已跳槽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05,富士康向香港法院撤销了原诉讼后而于109提出了新诉讼,诉讼的理由同上次诉讼相同,同时提出共计650.7
万元人民币的索赔要求。116富士康发布公告,在新诉讼中加入了除窃取商业机密外的更多申诉请求,泄漏机密、诱使违反合约及受信人责任、串谋及违反法律构定信托
有关这一知识产权纠纷,如果从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看,可能更为全面。
1128,富士康内部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任何结果都有可能。
这不仅是一起普通的商业战,更是关系着未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大案。如果企业之间都这么做,对于未来市场的发展将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当天,他们也公开指比亚迪营收的取得,与非法获得和使用富士康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密不可分。
我们来看,传统上,比亚迪是一家电池制造商,但是它依据自己在模具及生产组织的优势,正向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迅速渗透。200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汽车业务占26%,二次充电电池业务占37%,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37%。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正是富士康的领域。
另一方面,在富士康在扩张其原有的3C产品线的同时,开始进入其第4C(Cars)??汽车领域,相关业务再次发生了碰撞。
20071220比亚迪电子(0285.HK)
在港挂牌,以10.74港元微幅低开后,震荡上行,最终收报11港元,较10.75港元招股价上涨2.33%。
分拆自比亚迪(1211.HK)手机零件业务的比亚迪电子此次共发行5.5亿股,其中2.2亿股属旧股,发售价每股10.75港元,为招股价范围10.75-14港元的下限,集资净额约34.22亿港元。公开发售仅获40.64%认购,不过,面向机构发售部分还是还是获得了超额认购。保荐人为瑞银。其后,里昂把其评级由买入降低至跑输大市,指出比亚迪与富士康国际(2038.HK)的诉讼纠纷恶化,会打击股价表现。
2008411晚间富士康发布的公告称,公安机构根据有关法规,认为比亚迪有犯罪事实需要追求其刑事责任,目前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夏佐全已被刑事拘留。随后的股价下跌无疑是不可避免的。
而据比亚迪200847延迟的公布显示,夏佐全已于2008320因个人因素辞退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务。比亚迪指出,夏佐全任职比亚迪执行董事及副总裁期间,负责监管集团一般营运,包括法律及审查部门以及电脑中心,从未参与日常业务运作、生产及销售分部及研发部门。
之前,35比亚迪公告表示,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其回归A股市场的计划。该公司25.5亿元的融资计划,希望在2008年完成。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相关规定,寻求上市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正处于刑事案件调查中,则该公司上市进程将被停滞,以等待相关调查结束后再次启动。
最新消息是,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声明称:夏佐全被拘留4天后就因缺乏证据被释放,两位前雇员与公司的雇佣关系已于其被定罪前终止,是个人被定罪,比亚迪集团无需因其被定罪而负责。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五大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更加高度集中。品牌供应商考虑到成本……等因素,进一步将手机生产基地向亚洲转移,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的策略。

结语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真正解决了电动汽车的相关技术问题,即便使用范围仍然是受到极大限制的,毫无疑问,我们将在《福布斯》排行榜的前面找到这个人的名字。
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常常持有否定的态度,但是技术是这样,总是突破不了,然后一下子就突破了。今天的比亚迪已经拥有超过10万名员工和一万名工程师。或者,至少应该认为他们是严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0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中报 相关附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11: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插一句嘴---关于新能源,有一则消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中国关于可燃冰的研究已经正式立项。本来可燃冰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研究,只是那时候石油价格便宜,可燃冰又都分布在深海,所以没有继续进行。现在石油的价格和产量让可燃冰的开发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由于是深海开发,所以,关于深海探测技术方面未来会有大的发展,好像是中集、中海油服、中国船舶在这方面都有切入。

老巴每次动手,都会引起极大的关注。不过,我们能否不要单单关注其买入的具体公司,而是将目光集中在分析其投资理念、投资手段等方面来?A股现在可以说是遍地“和氏玉”--在顽石一样的外表里面包含着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这也是我们现阶段能够轻易买到并且具有了合理价格的“煮熟的鸭子”。按照老巴的投资理念,在A股里,那些是这样的公司呢?

[此帖子已被 阳光下 在 2008-9-29 11:07:3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13: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拍一下马屁,福探是我网上目前遇见水平最高的,也是令我尊敬的投资人士。长期潜水,收获颇多,多谢了。祝你节日快乐,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17: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望尽天涯路的夸奖!一起讨论,别总把我往太阳下暴晒。

一起做个未来的“科幻”,我想我们这辈子可能会体验到吧。与目前做个对比,看看未来的商业机会在哪里:


……在网上订购了一辆汽车,5000美金一辆。等取到车仔细看了看,其实不过就是个“工厂化”生产的小房屋上安了个电动机的玩意而已,结构非常简单,其实自己也差不多能组装,比现在的电脑DIY复杂不到那。到路边随便一个电池站上(比以前的加油站还多),花个十美元左右,几分种就换一个电池组,就可开个百八十公里的。车开起来非常安静,车速随意控制。CO2等的排放减少后,蓝天白云,空气也经常的清澈新鲜……

晚间,是各个电池站给换下的电池充电的时候,以前在晚间发电厂开工率一般都不足,因为晚上用电远比白天少,而现在发电厂基本上任何时候都是满负荷在发电,当然也都是按照电网负荷要求自动控制的发电。发电厂也不再是浓白烟和灰尘遍地,不仔细看看不出这是个发电厂……


梦呓?看谁来给我们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6 01:31 , Processed in 0.0227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