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B这几天大跌,颇为黯然。巴菲特说想买牛肉汉堡的人看到汉堡降价了,应该高兴才对......看来我的修为还不够...... 相对于车辆领域,我觉得中集在罐式领域中的静态罐式装备方面的不确定性会大一点, 我对罐式领域了解很肤浅。 罐式领域包含静态和移动两大方面: 静态的比如静态储罐、罐式码头设备,我们在码头经常看到的那种庞大的圆筒建筑,就是码头静态储罐了。那可都是大工程,耗资都在上亿。随着中国沿海和内陆这样的石油、化学工业品码头和天然气LNG接收站的发展,这样的静态罐式项目应该会越来越多。当然不能只看国内,从整个世界来看,液化天然气这种比石油煤炭更清洁的能源未来极可能贸易量会大增,我们国家今后要节能减排,对液化天然气的需要量必然也会迅速扩大,今年就与澳大利亚签署了好像是上百亿(忘了)的长期液化天然气供应合同。就我所知,在东南沿海就正在建设好几个LNG项目。另外一个静态储罐工程的大市场就是中国极可能会在全国分布式建设一些石油的战略储备基地。其他的还有大大小小的企业自建的中小型的静态储罐,用来存储化工原料、燃油等等。
大型静态储罐方面,如果能够承接到几个项目,那就是几十亿的大单,建设周期好几年,够吃一阵子的。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中集能否拿到这种大型工程?像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国企投资的LNG项目,中集极可能要和它们的关联企业竞争,(声明,只是猜测,可能与事实相差很远),因为我看到一个LNG项目的报道,工程是包?该国企旗下的建设单位的,毕竟是自家人,总得照顾的,呵呵。但是也有一些国际能源巨头开始在中国投资LNG项目、油品码头(比如壳牌石油在广东投资的LNG项目),还有一些化学品存储码头,像这样的项目,中集可能就有机会了。国家的一些大型项目,中集中标的可能性应该也比较大吧,毕竟中集在收购了博格之后,在这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至于中小型项目,以中集的成本优势和人脉,应该有不少机会。
移动罐式装备领域(罐式储藏运输),包括了罐式车辆、罐式集装箱等。我认为罐式车辆完全可以纳入各个车辆分公司来生产制造,可以充分利用中集的产业布局和服务布局这些优势,而且可以平滑车辆的周期性。似乎罐式车辆今后的发展也会遭遇当年冷藏箱的问题:不锈钢主导还是铝合金主导?不过以中集目前的行业领导地位,很可能中集主导的,就会成为今后的标准。当年中集在冷藏箱的不锈钢和铝合金之间选择了不锈钢,实在是一笔精彩之作,让日本人在铝式冷藏箱上的大量专利和经验积累无用武之地,值得目前国内的轿车厂家借鉴----难道国内的轿车厂家也要重新做起,与西方积累了百年的积淀进行竞争?还是比亚迪聪明,开发电动汽车,大家就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了,而且没有包袱,通用大众这些大佬难道肯置多年家底于不顾,起劲地推新型汽车?呵呵,离题了。 罐式集装箱方面,中集已经是老大了。海运方面,罐式集装箱的对手是液体轮船,目前看来,液体轮船不可能挡住罐式集装箱发展的步伐,罐式集装箱有着全球标准化规格,铁路公路海运一体化运输无需中途卸货重装等优势,在非大规模的液体运输时,比起液体运输轮船将极具竞争优势,今后应当会不断发展,空间广阔。 总之,在移动罐式装备领域除了中集,似乎没有巨无霸。静态储罐也没有出现什么大腕,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机会多多。 对于罐式装备,我了解不多,没什么发言权,希望了解的TX多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