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有限的视野范围内中集应该是极少数通过并购不断做大做强的国内上市公司,中集的并购始自90年代并一直持续至今,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低成本扩张阶段,肇始于90年代初,中集依托深圳公司建立的集装箱制造和管理优势,利用行业处于低谷的时机,陆续收购了大连,南通,新会等集装箱企业,并利用收购使韩国人退出了国内集装箱市场。完成了成为集装箱行业巨人的产业布局,这是中集最为成功的并购阶段。成功的原因一是管理层的高瞻远瞩,认定了集装箱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历史趋势,并利用行业低谷期扩张;二是中集自身相对被收购企业处于明显强势,被收购企业自身大多处在亏损状态,只有上了中集这条大船才有生存的希望,故中集的整合相对容易,付出成本不高,收益却很可观。 第二阶段,半挂车产业布局阶段:为了迅速成为自己看好的半挂车市场的主要供货商,中集自大规模进入半挂车行业开始,就始终伴随着大规模的收购,2002年后马不停蹄的完成了对美国HpaMonon工厂、扬州通华、济南考格尔、驻马店华骏等i业内知名企业的收购,此类收购一直延续至今。从中集半挂车的发展看成功之处在于从无到有,迅速实现了5年内产值从近乎为零到产值100亿的跨越,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中集,不如人意之处在于自身的整合能力低于预期,车辆毛利率从04年的16%下降至07年的11%,固然有原料涨价,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的影响,但中集车辆的整合效果不如集装箱是不可否认的。目前,中集车辆的跑马圈地,即行业布局阶段应该说已暂告一段落。此阶段的收购成果只能以喜忧参半来形容,但无论如何,中集车辆已成功完成了布局阶段,接下来的价值整合效果如何将是我们考验中集相关多元化战略执行能力的关键战役,我们拭目以待。 三,价值收购阶段,近两年来,中集的收购进入到了崭新的阶段,我把它定义为价值收购阶段,无论是对Burg,安瑞科还是烟台来佛士,中集都是通过收购一个企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有地缘上的,如Burg,更有技术上的,如安瑞科,烟台来佛士。这种收购对中集来说更是全新的考验,同上两个阶段不同,新收购的几家企业本身都是行业内优秀的公司,本身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各具特色,中集在自身文化上不再是强势(这不一定是坏事)。在文化整合上的难度要大得多,但中集向被收购企业学习的机会也大了,如何在完成行业整合的同时,完成企业文化的整合,并最终使自身企业文化取长补短,趋于完善,这是对中集管理层的重大考验,胸怀,胆略,前瞻性,执行力确一不可。中集,你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