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想着你的笑

隐形冠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4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我的意识表达一下:

具有以企业为家的人,拥有专注的目标;

具有创新的能力,专注于市场和技术,

显著标志:是市场的垄断者和寡占者,占有率甚至高达70%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5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被“发现”的部分浙江隐形冠军公司一览(本刊资料)

企业名称 主导产品 国内市场占有率

* 大丰影视设备公司 座椅、活动看台 95%

*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工业汽轮机、工业发电汽轮机 80%、30%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 船用齿轮箱 79.2%

* 浙江康莱特药品有限公司 康莱特注射液 100%

* 中科生命股份有限公司 医用冷冻/冷藏箱 100%

* 浙江天皇野生植物有限公司 铁皮枫斗晶 100%

* 浙江华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普利类系列产品 85%

* 浙江升华集团公司 碱性蛋白酶 70%

* 浙江佳雪集团 特种微型电机 70%

* 杭州大自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D-R光盘 67%

* 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 无油轴承系统 60%

* 浙江浙大中控技术有限公司 无纸记录仪 60%

* 浙江水晶电子集团 人造石英水晶 50%

* 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 医用内窥镜 36.7%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公司 汽车散热器 35.4%

* 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 超高速包缝机、绷缝机 50% (国外)

* 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 绢纺、麻纺系列成套设备 75% (国外)

* 浙江嘉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农药 75%

* 海宁红狮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观光梯轿厢 50%

* 浙江天通电子股份公司 软磁铁氧体 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5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隐形冠军"这个名词出现前,我们的研究员称之为"细分行业的龙头".只是前者的评选着眼点更宽(是以全球市场占有率为标准).从目前看,伟星.龙溪和600439等大概属于此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6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投资“国产的隐形冠军”,我觉得还是应该谨慎些。

本人亦曾在一国内民营的隐形冠军公司(简称A公司)供职,对此类公司感受很深,以我对该公司的认识,谈些个人看法:

1、公司由创立开始,由于产品适销对路,所以会出现连续数年的快速增长,快速得有点惊人,某些年份,甚至是增长2-3倍;

2、产品是同行业内的硬通货,所以拥有庞大的现金流,A公司在04年的销售达到4亿,其中3/4是内销,内销部分全部是先钱后货,公司每天的现金帐收入最低是70万。公司的净利润率超过50%。老板如果肯高调,2000年就可以进入中国富豪榜的前100了。

3、家族式管理。除老板外,营销、采购、生产、财务等部门的负责人都是自家人。即便各位置的家人能力都出众,总有遇到能力瓶颈的时候。象“乐百氏”那样的老板很少。

4、埋头苦干,对企业文化的创建缺位。

5、融资欲望不大,有的是兑现欲望。这类由“小快灵”发展起来的公司,最大的融资需求是在创业初期,但这个时候,往往无法得到银行的支持,到企业做大后,已经建立了信贷声誉,但由于现金充裕,对融资的要求已不多。而且,一般现金充裕、利润率高的企业,是不愿意上市摊薄自己的股份的,所以上市更多的动机是杠杆效应兑现。

6、对投资和资本管理缺位。这样的公司,通常拥有生产、技术、营销的优势,但对资金的管理知之甚少,当自己拥有了每年数亿的现金收入和留存利润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乱投资、对不明项目的匆忙上马,形成资金黑洞,最后变得有融资的需求了。呵呵。

7、遵纪守法方面的隐忧。主要是偷逃税款。有时不是故意的,但如果创业初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要这样做,否则你同业的价格就比你有竞争力。

8、经营内容遇到阶段性高峰时,如何应对。中国是一个太庞大的市场了,所以某项产品由空白到阶段饱和,总能提供相当大的成长空间给中小企业,但第一次高峰出现后,企业如何面对行业景气的衰退呢?很多企业都是死在这上了,对前景缺乏远见、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部署,最后陷入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由时势造就的英雄回归到时势造就的狗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6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非常同意福探的见解:

1、不研究没有3年完整的企业上市财报的长期投资;

2、单一产品销售达到10亿(600535)的公司的独特之处。这点我的感受殊深,因为在行内第一的企业呆过,所以知道1亿以内的轻易、1亿跨越到2亿的困难、2亿跨越4亿的艰巨!所以,对目前很多年销售5亿以内、净利润1亿以内,每年增长50%甚至更多的企业都看不上眼,因为我知道,他们只是“小学毕业”,还没通过“中考”呢,更不要说是“高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6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LEWIE 发表于 2006-12-16 9:51:08 :

因为在行内第一的企业呆过,所以知道1亿以内的轻易、1亿跨越到2亿的困难、2亿跨越4亿的艰巨!所以,对目前很多年销售5亿以内、净利润1亿以内,每年增长50%甚至更多的企业都看不上眼,因为我知道,他们只是“小学毕业”,还没通过“中考”呢,更不要说是“高考”了。


请教,能详细介绍1亿、5亿、10亿之间,企业在各方面的难易差别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8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EWIN的观点,我也在实业工作多年,有很多感受和您相同, 中国的公司总是在做大做强时比较难,上市公司相当一批大公司都是国有大企业转制而来,由于政策保护等原因, 真正的竞争力并不是很强,但是高兴的是目前的国企在公司治理上逐渐有了起色。我想大部分的隐形冠军多半会从民营企业中产生,而在公司治理这方面,民营企业灵活但不一定规范,我个人认为公司的领导人在推动公司做大做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创业初期的强势推动,到发展壮大后的治理规范,领军人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公司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公司进入内生性增长的良性循环,团队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家族企业不一定不好,但很少有真正的家族企业能壮大到成为真正的冠军,这我想还是和家族掌门人有很大的关系,欧洲很多公司都是家族企业,比如做时装,做红酒的。巴菲特买的很多企业之前也是家族企业。关键还是在人上面,买股票是买公司, 买公司很大程度上是买管理层和企业文化,财务报表是我们看的一个成绩单,但并不是全部的依据。我的观点是基本上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隐形冠军出现的机会,中国在全球产业转移中,会有一批隐形冠军出来。现在回想一下彼得林奇的理想公司的特点,和隐形冠军的一些要素不谋而合,原来林奇也在找隐形冠军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着能够找到隐形冠军,我就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形冠军非常重要,实际上这种公司的几项价值驱动因素都非常的强,无论是竟争优势的持续期,还是股本回报率,那都是顶瓜瓜的,对吗?福探?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形冠军”是好,但光当山寨王,尽管日子过得去舒坦,但终究还是山岱王。如果它们还能有更加广阔的市场,浮出水面,那么它们就真成了霸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00:14 , Processed in 0.02172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