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文由 飞翔马 发表于 2007-10-7 14:12:32 :
华润电力是中国不正常的一种模式,凭借特权得到垄断的利润,国家反垄断将会逐步压缩这些空间的。比如,它可以在湖南建厂,使用湖南本地的低价煤,往广东供电,享受广东的高价电,上网电价可以比湖南高20%,这是暴利,而且发电不受限制,就生产管理来说,只要发电,其余什么都可以不管。但这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市场模式,10年就收回所有的投资和收益,折旧就按照10年计算,与以往的20~30年折旧计算,差异很大。 湖南别的电厂窝电特别严重,为什么华润的就可以送广东,而且高价送?只有两个字:特权,老巴的特许经营居然能到这里体现,只能说中国的政策还不完善,这种特权还能持续多久? 电力系统改革应该说是不成功的,市场煤价和计划电价,以及华润等特权公司的存在,造成很多国内靠贷款建厂的内地电厂生存空间已经很小,利用小时将逐年下降,除了那些坑口电厂还能够实现利润外,大部分火电企业都将举步维艰,特别是缺煤而且运输又受限的省,资产负债率还在逐步升高。沿海各省不一样,煤炭运输灵活,电价高,还能够好好的生存。 反过来可以看到潞安等大型煤企,这几年效益不是一般的好,都必须先付钱,再发货,今年很遗憾错过了潞安(潞安煤质非常稳定,价格相对适中,平煤就差了几个档次),自己多少有点了解的企业没有把握,个人觉得2007~2009这三年是火电发电的谷底,电价不联动,煤价不回落,盲目建设不控制,不会有多少效益的。 水电倒是可以从中得到效益,今年的台风来的很“及时”,一个走了,不久又来一个,内地不少水电发电企业都已经完成全年的计划,估计怎么隐瞒利润都会增加不少。所以比如600236、600900等估计都会不错。 至于火电企业的资产注入,题材而已,没有多大实质性的改变。 没有深入研究,各位老兄指正。
华润电力在内地的运作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看不到有什么特权。 所谓在华润湖南建设电厂向广东送电,电价高20%是不存在。华润电力在湖南只有一个电厂,这个电厂是华润鲤鱼江电厂。该厂的脱硫上网电价0.401元/度,SH600744华银电力在湖南的金竹山电厂和株洲电厂的上网电价是0.403元/度。同华润鲤鱼江电厂的上网电价基本是一致的。广东火电标杆电价是0.458%。华润鲤鱼江电厂的上网电价广东火电标杆电价比要低13%。 对于湖南向广东送电的问题,并不是只有华润电力一个企业独有的。目前国电集团大唐集团集团在湖南规划的项目都有向广东的送电项目。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不是华润电力的特权。 对于电力体制改革的问题。目前还不要下结论。因为改革进行中。今年刚推出的电改指导意见已经明确表示。在十一五期间的后三年,要进行电价体制的改革。所以电力体制改革的成败,还不要下结论。 对于电厂负债的问题。很正常的事情。目前所有的新建电厂都是按75%以上负债比率来建设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机组利用小时的问题就不用担心的。从08年开始新投产机组的规模将大幅下降。机组利用小时从08年就会开始回升。目前除了一部分机组小的老电厂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外。其他的电厂基本都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发改委现在大力推行上大压小政策。这些面临严重的生存问题老电厂将被拆掉转而建设高效率大型机组的电厂。这样利润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 煤炭行业最近繁荣是拜电力所赐。要知道今年的火电发电量的增长率达到18%。目前高位运行的煤价,全部靠如此高的火电发电量的增长来支撑。电力的需求一旦走软。第一倒霉的就是煤炭行业。火电发电量的持续年增长18%是不可能。一旦电力需求降低高位运行的煤价将受到严重冲击。届时火电企业将得到巨大的好处。 火电企业的资产注入,决非是题材抄作。目前大量新投产单机容量大、效率高、能耗低机组都不在上市公司。通过资产注入将这些机容量大、效率高、能耗低机组注入将大幅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 2006是火电企业的利润谷底。目前火电企业的利润已经持续出现增长。伴随更多大机组的投产,新电力调度政策的实施。火电企业利润持续数年的大幅增长。 产业升级、新电力调度政策、资产注入。等重要因素将使一些电力上市公司的利润出现爆炸式增长。
[此帖子已被 楚国能源兵团 在 2007-10-7 22:04:0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