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企业再强也总有一个极限。
另外楼上国内的GDP数值好象少了个“万”字的单位,因为2006年国内GDP已合美元26873亿元,今年的增长约有11%。
上一轮牛市的大热门或大牛股,到本轮牛市至今的最高点,有几个还能创新高?青岛海尔、深发展、东软股份。
但是,这里面有两个问题:1。1997年当时最热门的“一线绩优股”,到现在本轮牛市,它们有几个能创出新高的?这个比例说明什么?2。把这些极少数能创新高的热门股那时的价位与本轮牛市创新高的价格与同期指数的升幅比一比,看看它们长期看是否远远跑输了大盘? 中国年轻的股市也不例外。如果长期投资这些“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其下场会是什么,这是美国人总结的现象,但在中国这么“特殊”的市场上仍然是那么的有效!
能够成为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应该是在一定时间阶段内行业发展到极致(或景气度极高)程度下的行业龙头,并且在此状态下,证券市场体现的是投资人贪婪的人性,肯定会把这种股票价格推到一个超高的位置(没有坏,只有好,没有缺点,只有光环,所以只有买进,买进,价格只能上涨,上涨)。但是此时,行业的后续发展出现了拐点(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因此企业的拐点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行业景气度高峰已过,价格又高高在上,戴维斯双杀的威力开始显现。而对于能够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的企业也往往是在那段时间发展极快的大企业了,管理和控制力远非小企业时可比,因此,能够在景气度高峰过去后短时间恢复的也就寥寥无几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林奇从不买任何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的原因吧。
长虹是机会主义;发展是乱世英雄;深科技是历史局限。
当时的年代无论是股票、还是实体企业,都是这种类型的悲喜剧,风光一时,能存留下来到今天的不多。
现在比当年,企业的生存外部环境和自身的治理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完全以老眼光看现在的企业就有失客观。
牛市英雄与熊市狗熊,即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或许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盖全。
我的理解是:
能够体现企业价值的指标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长期看,一个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企业(这是前提),它的净资产收益率是趋同于一个平均值的,一段时期内会高于,一段时期内会低于,但偏离许多时会有一个拉回的趋势。因此,在它的行业景气度高时,作为优质企业它会偏高的极多,(其实,还是价格偏离企业内在价值很多),因此,就会决定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会在漫漫的回归到它的均值左右,就不会在短时间内发出闪耀的光芒(也就是再次成为明星)。如果它是个小企业的话,还会有机会东山再起,如果是个大象企业的话,那就很难再有机会了。
他们说,现在万科的市场占有率才不到2%,假如到10%,他还可以涨5倍。
但是,按俺掌握的数学来算:
现在的万科2000亿市值,涨5倍,就是1万亿市值。
乖乖,我国的GDP就是5年后才好象30亿吧。
可能吗?俺反正觉得不可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9:27 , Processed in 0.0212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