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星海测量师

[原创]对价值投资问题的思考之一:关于“永续经营”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5 2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秦淮人家 发表于 2008-11-25 20:02:22 :

走在森林里, 周边的树木总是会长到顶, 并老去, 甚至腐烂的...

走在人群里,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尽头...

从哲学的意味来看, 这些想法绝对正确/高尚, 但这种思考方式, 只属于哲学家, 修女, 方丈..., 却不属于商人(投资者).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厂关闭了, 设备不值几文, 但伯克希尔的事业却从此蒸蒸日上;

长江实业的塑料花厂没戏了, 然李先生却历尽数十年奋斗, 逐渐成为商界"超人"...

投资, 只不过是一个极朴素(庸俗)的商业行为. 无论成百上千的企业如何被市场交易/博弈, 其生命力, 竞争力, 业务管理/拓展能力, 留存盈余的运用能力, 等等一切, 仅与"充满铜臭味"的资本逻辑有关, 而与诸如"生命, 死亡"之类的哲学思考无关.

投资者需要做的, 仅仅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 与现实生活中的业主们尽力接近. 并问自己:

"如果我今天决策买进了一只股票, 然后市场突然关闭数年(无从博弈). 数年后, 当市场再度开放时, 会面对怎样的财务命运??"

......


朴素的投资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22: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你幸运的拥有了一家“永续经营的公司”,你也无法用数学公式准确的计算出“内在价值”。千万别估值,估值是给别人看的。

换个角度想问题,如果你能准确判断其他投资者的估值方法和标准,也许你能找到套利机会,不过千万要记住:其他投资者的估值方法和标准是不断变动的,你应该在变动的估值中寻找套利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秦淮人家 发表于 2008-11-25 20:02:22 :

。。。投资者需要做的, 仅仅是将自己的思维方式, 与现实生活中的业主们尽力接近. 并问自己:

"如果我今天决策买进了一只股票, 然后市场突然关闭数年(无从博弈). 数年后, 当市场再度开放时, 会面对怎样的财务命运??"

如果不能回答, 或者不愿回答, 那么, 您的确只是在"博弈". 如果成功, 的确值得庆贺. 但如果未尝所愿, 也请不要对投资的基本逻辑产生任何质疑-------因为, 您仅仅是在"博弈"而已.


秦淮人家的意见很好,我也知道巴老的心愿:“投资的最高境界是买进后永远持有。”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东西??能够“永远持有”的企业少之又少;有些企业虽然还能“持续经营”,但是长期的持续经营并不等于企业能永远为股东创造价值:你怎么能够保证它在未来“永远”的时间里面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呢(ROE永远高于股权资本成本)?

买进股票之后闭市几年都没有关系,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真是长期闭市、永远闭市,彻底没有了博弈的条件了,你不觉得风险更大了吗?市场为价值投资者提供的条件难道就只是买进而不卖出吗?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其实就是等于把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之后你全部成为无法卖出的大股东了。

在概率论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彼得堡难题”,学者伯努利设想了一个游戏:彼得抛硬币,连续抛掷,直到出现头像为止。如果头像在第一次抛掷时出现,则彼得付给保罗一枚硬币;如果头像在第二次抛掷时出现,则彼得付给保罗两枚硬币;如果头像在第三次抛掷时出现,则彼得付给保罗四枚硬币;依此类推。每多抛一次,彼得就付给保罗双倍的硬币。由于保罗在本游戏中“包赚不赔”的地位而且赢的数量和空间是相当的大,那么请问:彼得应该一次性付给保罗多少钱,才能替换保罗在游戏中的位置呢?

对游戏中保罗期望值的评估长期以来一直吸引了大量的学者进行研究。这个游戏虽然只是设想(答案大家可以也自己去进行计算),但作为一种模型,它竟然在证券投资领域中也被不知不觉地运用上了,那就是假定好公司的经营业绩将会永远增长下去(“投资者”保罗永远只赚不赔,而且随着游戏(时间)的推进越赚越多)。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股市中的“漂亮50”组合就是这样产生的,而当这个概念非常红火之际,巴菲特却正在着手进行合伙人企业的清算。。。美国股市后来大跌,“漂亮50”中的股票后来不少也都剧烈滑坡、并在很长的时间内表现落后于大市。

找出能够永远持有的股票无疑是一种理想,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股市中真的有这样的股票的话,那么股市中又有谁把筹码卖给你呢?(保罗觉得自己包赚不赔,他怎么愿意跟你替换位置?)而且,如果巴菲特真的是这样做的话,那么在2007年下半年他就不会卖出那些股票了;在2008年秋季以来,他也没有钱买进那些股票了。巴老何尝不是在“与市场博弈”?

[此帖子已被 星海测量师 在 2008-11-26 0:27:3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6 20: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股市中真的有这样的股票的话,那么股市中又有谁把筹码卖给你呢"

-----------------------投资难道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股市真的那么始终有效??

"如果巴菲特真的是这样做的话,那么在2007年下半年他就不会卖出那些股票了;在2008年秋季以来,他也没有钱买进那些股票了。巴老何尝不是在“与市场博弈”?"

---------------------对于会 "算账"的投资者(商人), 怎么会是"博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6 2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秦淮人家 发表于 2008-11-26 20:22:54 :

"如果股市中真的有这样的股票的话,那么股市中又有谁把筹码卖给你呢"

-----------------------投资难道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股市真的那么始终有效??

"如果巴菲特真的是这样做的话,那么在2007年下半年他就不会卖出那些股票了;在2008年秋季以来,他也没有钱买进那些股票了。巴老何尝不是在“与市场博弈”?"

---------------------对于会 "算账"的投资者(商人), 怎么会是"博弈"? :))


哈哈,秦淮兄,对于上面那位满篇漏洞百出、前茅后盾的话,也值得你去回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6 21: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的博弈并不是大资金该去做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22: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淮兄质疑:“投资难道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股市真的那么始终有效??”??正是由于股市并不是那么有效,所以才有了博弈的机会呀!~

戴三块表的蟹说“对于上面那位满篇漏洞百出、前茅后盾的话,也值得你去回贴?”??看来你是高人呀!可是你为什么要回帖呢?跟我们混在一起,你的水平会降低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8 2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操, 终于能说话了,但我不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0 1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有理有据的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4 23: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准则之一:价值投资者都是疯狂的阅读者

几乎所有投资者都知道阅读是重要的。不过,我们依然要强调这一点,因为重视阅读和学习是价值投资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执行其他价值投资准则的必要前提。如果忽视这一点或者不能很好地执行,恐怕价值投资的理论很难被真正的掌握和应用。

在了解价值投资和那些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故事的过程中,投资百科网发现一个特点,几乎是被这类人所共有的:他们都是疯狂的阅读者。他们天生好奇,有着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方方面面的强烈欲望。他们阅读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在投资和资本市场的狭小领域,他们的视野广阔,目光从心理学、经济学一直延伸到多种自然科学的广泛空间。

沃伦-巴菲特,这个大家都熟知的人,每天要读5份报纸,并把他一天中75%-80%的时间都花费在阅读上。他的老搭档查理-芒格说:“沃伦是一台这世界上最好的学习机器。如果停止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学习,世界就会很快将你抛在后面。沃伦拥有惊人的学习天赋,这使他不断地、有效率地获取,从而让自己得以成长。虽然他早就过了该退休的年纪,但他依然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他65岁之后,他的投资能力还一直保持着飞快的增长。作为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旁观者,我敢肯定,如果沃伦很早满足于现有的东西而止步不前,他绝不可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就。”

芒格补充说,“我认识的所有聪明人,每个都是阅读的爱好者,而且其中没有一个试图停止继续阅读。单就我和沃伦而言,你一定会为我们的阅读量感到吃惊。我的孩子曾经开玩笑说,他们觉得我已经成了本有手有脚的书。”

没错,巴菲特和芒格都是这样的疯狂阅读者。而被巴菲特视作最好的接班人,管理着GEICO保险资金的辛普森也会每天花费5-6个小时来进行阅读。另外,莫尼什?帕伯莱和惠特尼-狄尔森,这两位新生一代价值投资的成功代表人物也是广泛阅读的忠实簇拥。

为什么说广泛的阅读会帮助你的价值投资表现呢?

首先,这有利于投资观点的形成:大量的阅读会帮助你对地区乃至全球的趋势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投资的机会。

其次,能够帮助投资者深入了解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就像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但它有自身的规律。’因此,深入地学习和了解那些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背后的理论基础非常有必要。通过了解这些投资者及其投资案例会帮助你慢慢认识到那些似曾相识的机会。

阅读的习惯还会为价值投资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能够清楚地了解和更好地扩展个人能力范围;
增加投资者独立进行关键分析的能力;
能够增强对投资决策的信心,排除那些所谓专家和大众观点的影响;
能够帮助投资者减少情绪化的负面影响;
更容易建立长期的投资策略而不受短期波动的干扰;
更清楚地认识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更好地发掘投资机会并加以把握。

价值投资准则之二 厌恶亏损

价值投资并不仅是厌恶风险,而是厌恶亏损。要知道,保护投资本金的目标永远要优先于本金增值。我们可以将这一投资导向与军事作战相提并论,因为在现代军事上,也永远都有两个基本目标:

1)完成当前的任务
2)保证安全回家

而士兵的安全永远优先于任务目标(至少美国大兵不会用“人体炸弹”),他们的生命永远不是用来做不必要危险举动的。因此,军队会尽最大努力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果某项任务一旦被认定为风险过高,这项任务就会被取消。

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价值投资:价值投资遵循“安全胜于懊恼”的理念,尤其不认同承担不必要风险的行为。然而,当市场被恐惧、害怕,或者不理性的行为所笼罩时,价值投资者大胆买进的举动和上述不必要风险是两回事。

这点可以引出一些话题。假设你的投资组合价值10万,当市场下跌导致组合价值缩水到只剩了5万(50%的亏损),那么市场要涨多少,才能挽回损失呢?如果你的直觉是50%,那就错了。正确来说,市场需要上涨100%,你的投资组合才能挽回损失。也就是说,市场要涨两倍才能填补亏损的部分,这个难度可不小。

那么,价值投资者要如何评估风险,并把可能的投资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呢?看看下面的4点准则吧:

1)价值投资需要制定一个安全边际
2)价值投资一定要经过严谨的研究
3)价值投资只投资熟悉的商业模式
4)价值投资只投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20:59 , Processed in 0.02232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