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阳光下

对苏宁电器(002024)的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0: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分析苏宁,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把苏宁搞清楚,而是通过这个案例来把《公司估值》这个课程搞清楚。如果这个案例还没有让我深刻理解清楚,那么就再找其他公司继续分析。

这是我第一次详细认真地分析一家公司,对错先不管他,从其中学习并理解了一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纪念这次分析,我决定,在下个月的某个时候,买入100股苏宁电器,持有他5年左右,做个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2: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专业卖场方式比自建渠道能够摊薄交易费用,因而具有潜在成本优势。

作为一个外行,我也不知苏宁把货款用在何方,常识上猜想,一定是用来铺摊子,所以将来铺摊子完毕,估值会下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 2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厂家自建渠道的成本没有优势,这一趋势应该不构成苏宁实质威胁,世界上大型电器品牌松下、飞利浦等等没有自建连锁店的例子。

我倒觉得苏宁的不利因素是电器消费趋势的减弱,高档电器曾经是中国人幸福生活的标杆,现在仅仅是房地产的附庸,随着电器价格不断降低,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低。所以,苏宁的未来出路应该是转型做3C以及网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2: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一个行业或公司,我认识到必须搜集相关资料的重要性。对于家电行业来说这样,对零售业来说也一样。只是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比较“正统”的研究数据,均需要购买,至少要6000大洋。一些公开的数据,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又有些看不大懂,可能没有找到正确的位置,有空再慢慢翻翻。

找到了一些“普通人”的分析评论。本来这些东西看看就好,自己知道最重要,但既然学习分析,就暂且将这个帖子当成是学习笔记吧,免得以后再到处找。

  •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9年,宏观政策将推动消费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实现18%的增长水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以上,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活跃的格局,实际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据分析,展望2009年,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将进一步细化和明朗化,市场发展环境向好的基本走向不会变,中国消费品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空间较大,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将大大低于2008年,而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速将基本上保持近几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在出口增速可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将成为主导性的需求增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进一步增强。第一,4万亿元投资将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第二,降息预期将释放部分居民购买力。第三,物价水平下降将催化更多的低端消费需求。

2009年家电行业有望逐渐复苏

家电行业2009年的增速可能将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但行业增长态势依旧不改。中信证券报告指出,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家电行业的底部略晚于GDP的底部(约一个季度)出现。因此,随着2009GDP增速的逐渐见底,家电行业有望逐渐复苏。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家电行业2009年的出口所承受的压力将首当其冲。同时,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下,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速将下降,并将影响城市2009年的家电消费量。不过,家电下乡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对于加速农村需求增速、平缓城市需求的放缓有积极影响。

同时,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钢材、铜、铝等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跌,2009年家电行业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并维持低位或已成定局。结合国内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的状况,家用电器行业2009年毛利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甚至不排除小幅上升的可能。

  • 上海品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品牌专家博锋先生认为:

进入2009年,中国消费市场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家电消费总量增长放缓;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保持经济增长,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构建新消费增长点。

2009年家电消费将呈现以下新商业趋势及新品类商机。

新商业趋势

一、家电下乡工程促三、四级市场增长放量

理由:在200712月~20089月期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发起在山东、河南、四川家电下乡试点工程,在农村市场销售彩电、手机、冰箱(冰柜),农民凭借农村户口可以享受13%国家财政补贴。根据中国家电协会的初步统计,第一期家电下乡10个月试点期间,辐射农村居民1.67亿人,总销售额在40亿元左右。从2008121日起扩大到全国14个省区和单列市,20092月起向全国推广。据测算,销售品类增加了洗衣机,四类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平均每年可拉动销售超过1500亿元,带动三、四级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5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近4.8亿台,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

其中,三、四级市场受益最大的将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由于冰箱在农村居民中的拥有率较低,很可能取代彩电成为家电下乡最大赢家。统计数据显示,冰箱销量已占到第一期下乡工程总销量的60%,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5.04%。业内人士据此预测,近期开展的第二期家电下乡后,有望拉动冰箱行业每年700万台左右的增长。

商业机会:三、四级市场受益最大的是冰箱、洗衣机。

二、家电渠道下沉,品牌店建设成主流

理由:家电大卖场无疑是厂商最爱又最恨的渠道模式,很多厨卫企业凭借大卖场的全国风靡之势,成就了今天的巨头地位,又苦于大卖场的强势话语权,扣点达30%40%2008黄光裕事件成为了风向转折点,家电企业为了更好控制渠道,企业更倾向于建设品牌店。

商业机会:一些企业需要将渠道快速下沉,而开设品牌店是最好的选择。

  • 08中国家电博览会上,《电器》记者在展会现场碰到了赶来参加此次展会的GfK集团家用电器业务全球总经理弗里德曼?斯多克。为了从这个全球家电市场数据采集、分析机构负责人那里了解更多国内外家电市场的发展动态和特点,417日下午,记者对弗里德曼?斯多克进行了采访。

意识与世界同步

当记者提到近年来中国家电市场的变化时,弗里德曼?斯多克感触颇多。他说:对比几年前,目前中国家电市场的发展基本同国际市场同步,一些产品设计理念很符合国际潮流,如在发达国家市场比较常见的嵌入式家电在中国市场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一些宏观政策层面的意识也保持领先,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中国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家电产品粘贴能效标识,这种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球提倡环保的大背景下显得十分必要。

此外,中国企业分析研究市场趋势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从GfK提供数据服务的情况来看,许多中国企业在推出新品前都会委托GfK对目标市场的环境进行调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开展设计、研发,这在五年前还是没有的。

GfK统计数据显示,亚洲是全世界家电产品销售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这当中,中国同时扮演着规模宏大的制造生产基地和蕴藏广阔商机的消费市场双重角色,对亚洲乃至全球家电市场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弗里德曼?斯多克告诉记者:“GfK注意到,一些中国企业在积极以自有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在很多地区,像中东、非洲,已经可以看到中国品牌的家电产品。他认为,中国的家电品牌知名度仍然不够,当市场需求呈现较大差异化的时候,比较适合中国品牌介入,目前,俄罗斯、东欧、中东等地的家电市场具备这样的特征。

GfK统计数据来看,几个主要因素构成了目前全球家电市场销售额增长的驱动力量,推动着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几大类主要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希望选择容积更大的产品,如更大容量的冰箱和洗衣机。其次,消费者喜欢使用更便捷的产品,融入了新技术、新概念、新设计的产品吸引了消费者。此外,随着消费者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能效高的家电产品变得更受欢迎。

值得关注的是,亚洲家庭数量占全世界总体规模的48.8%,但在全球家电市场上的销售量比例却只有26.8%;与此同时,西欧家庭数量所占全球比例只有10%左右,但家电销售量却占到了全球市场23.5%。弗里德曼?斯多克认为,这与世界不同地区使用电器的习惯有关。在欧洲,基本每个家庭都要置备尽可能多的家用电器,比如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该有的电器他们都会配备。

但亚洲国家则不同,普通家庭往往只选择必需的几样家电,比如洗衣机和冰箱,其他的就不一定购买了。但这也表明,未来一段时间亚洲家电市场非必备产品类别的销售量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从销售额来看,全球家电市场接近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西欧,这主要是由于西欧家庭选择的家电产品大多是非常高端的。而对于亚太市场来说,除了扩大家电产品销售量外,如何使销售额获得增长应该是更为关键的挑战。

连锁渠道主宰全球家电销市场

弗里德曼?斯多克告诉《电器》记者:中国零售市场的变化趋势跟国际市场十分相似,连锁渠道发展迅速,包括家电连锁、超市连锁在内的渠道模式已经成为家电销售的重要战场。 ”GfK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超市家电销售很少,只占2%左右的比例,中国是10%左右,东南亚国家也达到16%,而韩国的这一市场比例则达到了26%

弗里德曼?斯多克告还向记者透露,一些销售渠道模式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比如在南非,家具连锁店除了卖家具也卖家电,在这个渠道里家电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都非常大,而且还在保持快速增长。事实上,在西欧一些国家,家具、橱柜专卖店也已成为家电的主力销售渠道,在过去的4年里家电产品销售额增长非常快。但在东欧的一些国家里,传统专卖零售店占了家电产品总体销售额50%以上的份额。

当记者谈到目前许多中国家电企业都在努力建设品牌专卖店,摆脱渠道的利润盘剥。弗里德曼?斯多克强调说:尽管专卖店的数量似乎在减少,但一些企业的成功转型使专卖店在市场销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不仅是中国,在一些发达国家,专卖店也在转变市场定位,以提供符合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服务为竞争力,继续在家电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

家电销售业绩日渐增长

提到时下比较流行的网上购物,弗里德曼?斯多克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对这一新兴家电销售渠道的看法,他说:互联网对于家电产品来说一定是滞后于其他的消费类产品的,这主要是由于家电产品大多体积较大,物流配送是个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及配送系统的改进升级,家电产品通过网络销售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他还认为,作为家电销售渠道,互联网不会取代其他任何一个渠道,因为家电产品的购买决策是由一个家庭做出的,家庭决策的过程往往是需要看到、摸到这个产品,对产品有最直观的感受。

弗里德曼?斯多克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欧洲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上,互联网完成的售额比重从2006年的6.4%上升到2007年的8.6%;在亚洲,特别是韩国,互联网也成为了消费类电子产品销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他说:重要的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在互联网上的销售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形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学会了通过网络了解产品性能、比较产品价格,这对整个家电业的影响都将是非常巨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8 11: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在恶补会计基础,很多名词的具体解释看了书才知道。虽然有些不明白的,好在老师是现成的,只是这个老师态度恶劣,对我学习的东西不屑一顾,完全不理解

对整个家电卖场来说,未来的连锁化经营已经是个趋势,只有连锁化经营,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但家电卖场未来将连锁化,电子产品未来也将被包裹进连锁经营之中,象过去那样的单打独斗在未来必将被淘汰。

现在苏宁和国美等大型连锁店的扩张,我的理解是:并非完全是新的扩张,而是对过去存量的蚕食和吞并。家电卖场市场本来就比较全面和成熟,现在苏宁的扩张,只是将一些百货商店、超市等等的市场份额占领掉。

在未来扩张的极限,是所有的家电卖场都将连锁化,在全国范围内,几个大型的寡头占领绝大部分市场,他们将现在内地城市、县城里百货商店正在做的事替代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未来家电卖场扩张完毕后,虽然竞争激烈,但也应该能够继续产生利润,只是多少的问题。所以,将这个行业定性为阶段型优势是不对的,应该为长期优势型,但R`应该不会很高,具体是多少要仔细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5 1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阳光下 发表于 2009-4-25 10:16:20 :

早上在半梦半醒之间,突然想明白了:虽然苏宁电器在扩张期结束后,毛利率可能会下降,但ROE却并非必然跟随其同比例下降。我又一次搞混了概念,将ROE和利润搞混了,呵呵。


事实上公司这几年的毛利率并未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但资产周转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老兄你没有研究苏宁的财务报表,所以自己觉得是想明白了,可事实上仍然是在半梦半醒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3: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我并未理解g的含义。昨天重新读了一下教材,发现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的分析里面有深深的技术分析的影子,我分析的部分基础在于:一轮新的牛市已经开始,并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所有的取值都比较乐观,应该是属于大波段性质。对公司的本质方面确实了解的还不够深。

所以,各位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尽管提,本人最大的优点是心理素质极佳,多少砖头都能扛回家去

一起听过课的TX们,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有什么疑难点,不妨一起提出来讨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14: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有限对这些公式不知如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4: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作个小结。

1、明白了为什么分析公司必须先搞清楚其所在的行业。行业的性质和发展空间决定了在其中的公司的性质和发展空间。

2、搞清楚行业必须了解相关行业的数据,最好连其上、下游的相关行业也了解一些。当对一个行业的普遍情况了解得十分清楚时,一旦在其中发现一个和行业平均数据不同的企业,则可以立刻引起注意。这需要搜集相当多的信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些耐心。别人的分析可以做参考,却不是依据。

3、如果发现一个不太一样的企业,这个企业又有可以理解的安全边际和“护城河”,就可以进行详细的研究,对其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的分析。

4、财务报表数据可以印证自己的分析。

5、如果有些疑问,相关信息和财务数据都无法解释时,就可能需要询问公司相关人士了。

6、估值相对来说,是个比较简单的事。

以上是我根据福探课程的启示,结合自己的实际,总结的到目前为止对如何分析一家公司的理解。这只是初步阶段,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总结。

再回到苏宁这家公司,我曾经有两个问题未搞明白:

1、苏宁究竟是有什么过人之处,让家电厂家“心甘情愿”地将货款压在他手里让他使用?当年格力电器与国美闹翻后自建渠道的事例为什么没有再次发生?

市场份额是家电公司的命脉,而大型家电连锁卖场可以提供一个提高份额的场所,让厂家从繁琐的推销和管理中解放出来,专心做品牌和提高技术,这是有利之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能忍受“剥削”。

2、苏宁将厂家的货款留在手里的这段期间用这些钱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咨询公司的人了。不过咨询也不见得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14: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重要的不是如何去计算得到那个值,而是在不断的思考、测试和调查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某公司的认识,包括横向纵向的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10:16 , Processed in 0.0219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